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琴道庄严】客家筝派新一代名家蓝新德先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蓝新德先生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他是客家筝派新一代著名演奏家和教育家。,蓝新德先生作为客家筝派大师罗九香先生的“关门弟子”,深得恩师真传。他通过多年来辛勤耕耘,对客家筝的继承和发展颇有建树。  

我国古筝艺术源远流长,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弹拨乐器,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行于当时的秦地(今陕西、甘肃一带),史称秦筝。古筝音乐经过两千多年的衍变,其艺术发展得更为充分,传播面更为广泛,而且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地域筝派。客家筝派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  

蓝新德先生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古筝爱好者,受家庭的熏陶,蓝新德先生从小就喜欢古筝,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成长为一名客家筝派新一代著名演奏家和教育家。当我们谈到古筝筝派时候,蓝新德先生说:  

“客家筝派与其他地域性流派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河南、山东、浙江、陕西、潮州及蒙古族雅托克、朝鲜族伽椰琴等筝派,都是在某一个省区或民族中流行,而客家筝派则是由中原音乐传入粤、赣、闽三省交界处的广大客家民系地区形成的,具有跨越省界的特点。”  

客家筝派的形成,经过了无数代筝家的创造和积累。但由于缺乏记载,时代久远,许多为客家古筝做出贡献名家都无从考证,未能留下尊姓大名。近现代的客家古筝流派泰斗有何育斋、罗九香、饶竞雄等。   

蓝新德先生说:  

“谈到客家筝的来源,应当追索到中原移民文化传播对客家筝形成的影响。自西晋(公元265-316年)以来,由于战乱连年,自然灾害不断,黄河流域一带移民多次向南迁徙到赣粤闽的广大地区,先后经历了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移民在将中原汉文化的种子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客家地区的同时,也促使音乐在客家地区扎根和发展,形成了客家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曲艺、民间戏曲、宗教音乐等多种音乐形态。其中,客家民间器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汉乐。”  

蓝新德先生说:  

“客家汉乐十分丰富多彩,包括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八音、民间大锣鼓、小调及庙堂音乐等多种演奏形式。在这诸多的汉乐中,丝弦音乐是主要演奏形式。它是由头弦(俗称”吊龟子“)主奏,与椰胡、古筝、提胡、琵琶、月琴、洞箫、小唢呐等乐器组合而成。”  

客家古筝的表现力丰富,深得群众喜爱,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发展,客家筝曲逐渐丰富起来,客家古筝形成了具有质朴委婉,古雅大方的特点。  

特别是蓝新德先生的老师罗九香先生,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客家古筝大师。蓝新德先生师从罗九香先生学习古筝长达六年时间,深得恩师的真传,不仅学会了客家筝代表作《出水莲》、《蕉窗夜雨》、《百家春》、《怀古》、《将军令》、《寒鸦戏水》等30多首乐曲,还教他做人的道理和准则。  

近些年来,蓝新德先生经常参加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及音乐会等活动。现在,蓝新德先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广东省汉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内外的新闻媒体象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中国文化报》以及美国《国际时报》、英国《布拉福德市日报》等都对蓝新德先生古筝艺术进行过报道。每每在追忆向恩师罗九香先生学筝之情时常常溢于言表。他表示,不仅要在演奏实践中展现罗九香传授的客家古筝派的技艺,还要用著述将客家筝及罗九香先生的真传记叙下来并公之于众。  

蓝新德先生根据先父蓝介愚先生生前发表的《琴况二十四则警名-----古筝家罗九香遗作》,结合近40年来学筝、习筝、研筝的体会及罗九香传授的筝艺特点,把客家筝演奏方法归纳二十四字囗诀。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健、轻、重、迟、速”。按照客家筝演奏“二十四字” 囗诀的理论指导,故其风格独特,耐人寻味。“调气则神静、练指则音静”,“指求其劲、按求其实”、“下指不落时调”,形成这种独特演奏风格,生动地表现出客家筝的特色。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作为传统音乐瑰宝之一的客家筝乐,蓝新德先生还于近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民族音乐。蓝新德先生希望采用多种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客家筝乐的历史源流及未来的走向。从蓝新德先生编著的《中国客家筝100课》一书可以看出,他不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客家古筝的代表性曲目及演奏方法,还论述了客家古筝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这对客家筝在新世纪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