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阳光灿烂照天山》 访中国著名笛子艺术家李大同老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阳光灿烂照天山》

访中国著名笛子艺术家李大同老师

2012年04月09日

(作者 周林生)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又到了外出踏青旅游的好季节。日前,我携夫人赴江苏江阴旅游,不是为了去徐霞客故里探幽,也不是为了去刘天华纪念馆瞻仰,而是专程去拜访中国著名笛子表演艺术家李大同老师。
火车到无锡,早有无锡笛友赵三南先生在出口处接应,又接李大同老师打来的电话。于是,相约在汽车站大门口相见。
李老师创作并演奏的《帕米尔的春天》,是一首十分经典的笛子金曲。十年前,我携夫人去新疆旅游,可惜只在乌鲁木齐停留了数小时,没能拜访并求教于李老师。这件事,一直成为我心中一个不能释怀的“郁结”。年前,得知李老师在江阴“百灵”乐器厂帮助笛箫制作家戈建明先生研发红木笛,顿时心中大喜,这可是求教的天赐良机啊……。
边走边遐想之际,不远处一个“中年人”正笑眯眯地在向我打招呼呢,原来李老师早就在等待我们了。李老师匀称挺拔的身材,浑身上下透出军人特有的刚毅特征,带一副眼镜,活力四射中又平添几分儒雅的书卷气息。
李老师今年虽69岁了,可是怎么看,都只像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好像“老年人”这个概念和他一点都对不上号。一见面,李老师就调侃我:林生啊,你比我还小5岁,倒蓄着山羊小胡子装老态,你不是在“挤兑”我吗?看到我有点窘迫,他开怀地哈哈大笑起来。说话之际,戈建明厂长开着小车过来了。
从无锡到江阴,路不长,可是因路阻,车开开停停的,走了近一个小时,这正好成了我们聊天的好机会。
李老师是北京人,14岁从艺。他的老师是中国建筑部歌舞团的小提琴演奏家谈玉泉。谈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李老师在少年时期就打下了良好的音乐专业基础。后调入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因工作需要又自学了长笛。如此反倒少了许多传统竹笛演奏的束缚,而是完全按照音乐的需要来吹笛了。
几十年来,他随部队走遍了天山南北的许多边防哨所,养成了他那天山雪域般的豪迈性格和强壮的体魄。只要有空,他常会一个人驾驶着四缸的大排量摩托,独自狂奔在渺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之中。然后寻一个有树荫有溪水的地方,铺上随身带的薄毛毯,摆上小桌子,放上些干粮茶水。然后将笛子忘情地狂吹一通。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茶水,累了在毛毯上睡一会。仰头眺望着远处皑皑的雪山,湛蓝蓝的天空,仿佛人都融化在空气中了,只有清脆的竹笛声声,不断飘荡在天苍地莽之间。
1972年,李老师随部队去帕米尔高原演出。热情彪悍的塔吉克民族虽然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可他们乐观开朗的精神以及那“咚—哒,咚—哒—”的七八拍节奏的鼓声,不断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房而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回到营地,有次开大会,李老师坐在不惹人瞩目的地方,扯几张纸,划几行五线谱,他竟专注地在写他心中的音乐了。二个小时下来,会议结束了,他的乐曲也完成了。当天夜里,李老师又完成了乐队的伴奏谱。第二天排练,大伙儿都叫好。问他这首曲的名字,李老师迟疑了一下说,就叫阳光灿烂照天山吧。领导审听时建议,就叫《帕米尔的春天》吧。
1975年,新疆军区文工团进京,,李老师的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获得了最高优秀奖。经中国唱片社录音,随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从此,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就响彻在人民共和国的山山水水之间,成为一首不朽的经典笛子金曲……。
聊天之际,小车已到江阴周庄长寿镇“百灵”乐器厂里。已到午饭时间,戈厂长夫妇热情地邀请我们去饭店午餐。李老师却对我们说:实在抱歉,我就不陪你们去了。我们正在惊讶之际,戈厂长解释说,李老师不习惯去饭店,他平时生活相当简朴,饮食只需在田里拔一把青菜,洗一洗,在开水里一涮,就着面条就行。
在饭桌上,戈厂长又给我们讲了许多李老师的轶事:李老师是部队中的高级文职。可是,他不喝酒,不抽烟,只喜欢喝点咖啡。来江阴后,他从不上街,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在房间里练功吹笛,每每笛子一吹就忘了时间。几十年来李老师习惯每天晨练。如今,将近七旬的他健步如飞,还能一口气做标准的伏卧撑五六十下呢……。
我们吃完饭,匆匆赶到厂里。一见面,我就冲李老师敬了一个礼:!!惹得大伙儿哈哈一阵大笑。
话题自然转到笛子上。李老师吹了好些个动听的乐曲,也自然少不了要吹《帕米尔的春天》。我近距离听李老师清吹,他的功力非常深厚,指法利索,吐音清晰。笛声一起,满屋子的阳光一片灿烂。
吹过竹笛,李老师又拿出随身带来的长笛,吹了《野蜂飞舞》,《卡门变奏曲》等。
我用戈厂长新研制的红木笛吹奏了刘森先生和简广易先生的几首笛曲。戈建明厂长研制的第三代红木笛,制作精良,音准很好,音质坚实明亮,使用很顺手。
李老师非常认真地听着我吹奏。曲罢,李老师说,我十六岁就学吹《牧笛》,和简广易也非常要好,曾在一起切磋过笛艺。你能吹成这样,风格掌握的很好,实属不易。刘森,简广易的笛子演奏中,最难把握的是“虚音”的控制。假如控制不好,一不小心,“虚音”就会吹成“破音”。通常,一般人吹笛都是“实音”,每个音都是干干净净,扎扎实实的。岂不知,艺术是须刚柔相济,虚虚实实的。我听了,不由暗暗佩服,李老师一下子就点到了关键的“穴位”上。谈到当前笛子的教育状态时,李老师说,假如说老一辈把笛子教学慨括为“气,指,舌,唇”几个环节,对笛子教学曾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今天还停留在以前的理念上,就有点停滞不前了。
李老师吹了几首笛子的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练习曲后说,这些练习曲,现在看来,就显得太浅了。李老师又说,笛子教学,不但要练气,指,舌,唇基本功,还要掌握扎实的视唱练耳,基本乐理,以及作曲,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知识。要深入学习西洋音乐的精髓,熟悉西洋音乐的各类器乐曲,声乐曲,交响乐等等。说罢,李老师又拿起笛子,依次熟练地吹起了十二个大小调的分解大小三和弦,七和弦等练习曲。令我大开眼界:笛子还能这样吹的?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李老师谈笛,谈音乐,谈人生,使我尤如醐醍灌顶,舒畅万千。可惜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了,我谢绝了李老师戈厂长的盛情挽留,起身告辞。李老师戈厂长亲自把我们送到无锡。分手时,李老师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说,中国竹笛,一方面要继承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格,另一方面要学习西洋音乐的长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才会把我们的笛子艺术推向世界。

声明:本音视频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本平台仅作分享请不要用作商业,否则一切后果与本中心无关。此音视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