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学术文论】对竹笛技巧运用的研究(四)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总第520期!2017第320期。管乐飞扬,您的音乐世界有我更精彩!


【学术文论】对竹笛技巧运用的研究(一)

【学术文论】对竹笛技巧运用的研究(二)指法技术

【学术文论】对竹笛技巧运用的研究(三)

二)双吐循环换气

双吐循环换气,是近十几年来一些演奏家发展运用的,它难于长音换气。但又不及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使用广泛。在吹奏单吐、三吐时,由于可以采用抢气的方法,使吹奏不间断地进行,而在吹奏双吐时,是不能抢气的。过去往往都是利用半拍或四分之一拍的空隙时间来换气,这就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双吐不得不中途停断。双吐循环换气的发展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双吐循环换气有两种吹奏方法,吹奏者可以选练其一,或两者全学。现分述如下:

第一种是前音换气法。

所谓前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第一个吐字的位置上换气。在换气时那个吐字发音,应变成“普”字发音。“普”音是利用下颌的蓄存气,压冲而出,使双唇碰开之音。在此普字冲发的同时,鼻子吸气并很快转换,接上正常的吹奏,使笛音不停不断。

第二种是后音换气法。

所谓后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库”字音的位置上来换气。其方法同第一种一样,只不过库字音要变成由下颌压冲而出的“虎”字音形。

它们的练习方法如下:

(1)循环换气的基本方法,同前面所介绍的相同,这里不再述。

(2)用下颌(喉腔)处的储存气先吹响笛音,它于吹奏长音换气不同之处是,气流从下颚处压时要短、猛而有力,气速要快,使之能有力地冲响一个吐奏音。口形发音的“普”或“虎”要首先进行单吹练习,能把音吹响,吹结实。这里要注意“普”“虎”两音不是从丹田冲出的气,而是胸腹都处在有控制的止气状气,只由下颚的蓄气冲压而得。

(3)当“普”或“虎”能把笛音吹出吐奏音的效果时,接着就练习舌头的连贯动作,把“普”或“虎”与“库”连结起来练习。前音换气是,当舌头随着下颚压出的气流伸向前发出吐音,立即利用舌的惯性力,从根部急发出“库”字音。这样就把“普”与“库”连起来形成双吐。而后音换气则是当“吐”字音发出之后,用下颚所存之气,迅速冲压出“虎”音的同时抢吸,并准确无误地再接发“吐库”演奏下去。

(4)特别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每发“普”或“虎”音的同时,一定要用鼻急速而灵巧地抢吸一口气。双吐循环换气的难练之处,也就难在这里。它比长音循环换气时,要求吸气与呼气(下颚压出的气)动作更快而敏捷。

(5)由慢练开始,找到正确方法后,渐次加速为宜。

(6)先从第三、四两孔的中音区练起,逐渐扩大音区。

(7)以上练习达到要求时,即可进行同音的双吐换气练习。

使用循环换气技法可以获得演奏所需要的大量气息,在具有焦点集中、声音好、气息通的前提下,使用这种技法吹奏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长句可以做到吐连迅速、高低分明、交替明确地发音,使声音干净、集中、明亮、清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颗粒性;吹奏速度较慢的非连音、断音长句可以获得厚实丰满而集中的声音;吹奏时值较短、连续几十小节的断音可以使短断音的发音既清晰分明,又具有内在连续性。同时,掌握这种技法对于促进辩证思维,克服生理、心理、物理等方面的紧张是很有好处的。

各种技巧的运用使得乐思的表达更生动、形象,它是中国音乐几千年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与中国音乐的生产方式有关,与中国文化的内涵有关,与中国传统中的哲学思想有关,与地方特色文化有关。在新的世纪里,我希望有更多的音乐人,能够更多地发掘出演奏技巧不断提高演奏手法把我国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作品的精髓发扬光大。  

结语

通过对笛子演奏的学习,在这里我对竹笛演奏中技巧的运用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当然对于已有几千年之久历史的民族乐器——笛子来说它的演奏技巧是在历史的前进中不断的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历史的久远无疑说明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平时涉猎的书籍有限、视野不够开阔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不可能把笛子每一个技巧都收集于其中,在总结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广大老师、同学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阎黎雯编著,《中国竹笛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张维良编著,《笛子基础教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5月版

曲广义、树蓬编订,《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5月

曲祥、曲广义编著,《笛子练习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3月 

汉.司马迁著,《史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5月第11次印刷本

金文达编著,《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胡结续编著,《竹笛实用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林克仁、常敦明编著,《中国箫笛》,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周世波编著,中国音乐欣赏丛书《笛箫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鲍敖法编著,《笛子考级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袁静芳编著,《民族器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程天健编著,《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张  宁编著, 《中国唢呐演奏与教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免责声明:资料来源“思,乐?!的博客”,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走过路过 不要错过

              传承国乐  传播国乐  

              管乐飞扬  每天七点

              与您有约  不见不散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牧笛南词  |  泉水叮咚  | 卖菜 | 绿洲 | 欢乐斗地主 | 魂斗三国 | 纵马长歌 | 猪八戒背媳妇 |  御天九式 |  大笑江湖 | 牧云谣 |  杀猪刀 | 千本樱 |  迎宾曲 |  阳光照耀着帕米尔 | 沂河欢歌 | 扮仙 | 梁祝 |  江河水 |  丢丢铜仔  |  运粮忙 | 高原上的节日 | 喜讯 | G大调协奏曲 |  野蜂飞舞 | 牧民新歌 | 百鸟引 | 草原的思念 | 小放牛 | 百鸟迎春 | 姑苏行 | 三五七 | 鹧鸪飞  | 名家谈笛 学术文论 笛子教学 |  笛曲欣赏 | 笛子资料集锦 | 五梆子 | 喜相逢  | 雨碎江南 | 问情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任您看!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