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美的现代性颠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美的现代性颠覆


尤春成



在亚艺节的第十一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的开幕式上、泉州师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隆重推出了大型南音创新节目《凤求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就传统南音如今的现状而言,演唱时,上四管两边摆开、执拍者居中正襟危坐、一曲下来委婉缠绵、如泣如诉……知音者踏拍和韵、如痴如醉深陷情景之中不能自拔;完全陶醉了……!




然而,游客们和有些年轻人一听某个南音馆阁箫起弦动、音律甚妙,便聚集拢来注目倾听。他们急欲将一首曲目的故事内涵、来龙去脉辨出个子丑寅卯而方不罢休,岂料,类似听一曲描述古人张君瑞与崔莺莺爱情故事、反映书生张拱抬头凝望明月、心底思忆情人的《望明月》时,却未能领略其华丽词澡、韵律婉转的清丽柔曼便顿觉拖沓、缓慢即曲未终而人渐散……




所以,姑且认为,今次的创新节目《凤求凰》应是对传统南音美的一次现代性颠覆。我们不谈整台节目的综合艺术尚待至臻至善,但作为主创单位为了让国内外嘉宾、尤其年轻的观众能够喜欢上泉州的南音、雅俗共赏从而由浅入深去探索、考究传统南音的远古历史渊源和现存的珍贵价值,然后再从《直入花园》入门到《元宵十五》、《因送哥嫂》、《出汉关》、《山险峻》去学习传统南音的“指、谱、曲”从而打下扎实的传统基础。此举不能不说总策划人王珊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郑长羚博士有胆略、有气魂和前瞻性!要不,、融入其中。尽管有观后的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大有满城争说《凤求凰》之势!但节目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已经征服了广大观众、特意安排在国际性南音大会唱的开幕式展示更说明了“亚艺节”执委会之良好的用心。




说实在,我非常敬重和佩服那些长年累月坚守在大泉州各县、市、区的乡镇、沿海村落的南音社团和人员为数极少的兴趣小组。他们大到八、九十岁,而面对口传身授的学生则小到五、六岁。有的尚自掏腰包补贴学生和社团之用?正因为有这一大批国家、省、市一级的南音传承人和“南管先生”对传统南音的专注、执着、孜孜不倦地挖掘、继承和弘扬并流播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南音才能得以最草根性、最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经历八年的漫长的“申遗”、终于2009年9月30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正因为南音的弥足珍贵、并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之下、略显萎缩和稀有(且不说面临消失),才需要有人民大众来共同呵护、传承。



当然,像五十年代初办个“扫盲班”来硬性要求他们学习南音绝非上策,还需花费心思、慢慢疏导、谆谆善诱,让他们从喜欢、兴趣到深入学习、直至夯实传统南音的基础;想必《凤求凰》的创新初衷也在于此吧。可能有人不解,现在的院校除了教学和科研外尚有传统文化进院校的重大课题等着你去做。《凤求凰》做到了。但我对艺术品种命为“南音新作”持有异议,整台演出歌之舞之、足之蹈之,且看五、六十年代著名舞蹈家赵青主演的《宝莲灯》以及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连唱、白都没有、却定为剧,即舞剧《宝莲灯》、《红色娘子军》;我们为什么不能叫南音乐舞《风求凰》呢。“南音新作”在艺术词典找不到,更似有畏手畏脚之感觉,此一家之见。而且,我还建议这个南音乐舞可以参与全国、全省的“艺术节”和“校园文化节”摘金夺银;既从另一个侧面弘扬南音,又宣传海丝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动态传统艺术!海内外专家、南音弦友观摩了《凤求凰》之后,深有感慨。有人说,当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編造工X谱,创造了这一美妙的音乐之时,应该不会想到要让她流芳千古,并且随着时光的穿越,这一差点泯灭的传统古音即将成为传说之际,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突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耀眼的光芒!正因为她的稀有、珍贵,才能成功列入“世遗”。当然、从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直到如今,从历史资料看到的是敦煌壁画。北方几个出土文物中的乐器见证了我们现在演(奏)唱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拍板有一样的传统规制。但是,其意象的展示形态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所以、就当今而言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被认为是传统的“指、谱、曲”,既要巩固又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传统南音记录工程”和诸多专家们编校整理成册的南音“指、谱、曲”进入校园、社区进行教授和永久保存便是一例。另则,立足传统才能“万变不离其宗”的尝试性创新;《凤求凰》调动了艺术名家曾学文、吴世安、安凤英及强有力的灯光、音响、舞美、服装等综合艺术的人员进行操作来衫托庄丽芬这位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得主、泉州南音乐团主要演员和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青年教授陈恩慧最佳搭档的精彩演唱,使之成为一幅唯美的画卷!最后,让我借用一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的条文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特质是“世代相传”,并“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尤春成撰文



刊于2016年《福建艺术》第一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