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民间音乐家(二胡演奏家):孙文明 - 附《弹乐》孙文明1961年珍贵录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上海音乐学院1961年珍贵录音:孙明演奏:弹乐

孙文明(1928~1962):民间音乐家。出生于浙江上虞。

孙文明四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十二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活,曾学算命,到处流浪,后学二胡为谋生手段。他学习时先是模仿着拉奏,善于吸收民歌小调,各类戏曲曲艺无所不学,后来就自编自演。

解放初,孙文明在南京曾创作了《送听》和《弹六》两曲,《弹六》一曲为模仿弹弦乐器,不用千斤;1952年作的《流波曲》和《四方曲》,曾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很高评价和奖励。1959年应上海民族乐团的邀请,到上海传艺,后又到上海音乐学院授课。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富有创造性,并能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八度定弦。他创作的八首二胡曲中,《流波曲》是代表作。香港上海书局出版了《孙文明二胡曲集》。   

孙文明十七岁时他流浪至江苏高淳;依当地风俗,算命先生要随身携带二胡,边走边拉,以招揽生意;因此他开始研习二胡的演奏。还有一种说法:他16岁时,在破庙夜宿,偶遇一位善拉二胡的盲人,从此改习二胡。数年间,他琴艺大进,熟悉丝竹、锡剧、评弹、京剧、民歌等多种曲调,为他后来的技艺打下了基础。

,他被推荐到南京学习广东音乐,并仿粤曲风格创作了《送听》。1950年他到苏州演出,演奏的曲目多达一百六七十首。1951年春他创作了《弹六》,该曲借鉴了弹词与江南丝竹《三六》。1952年孙文明来在上海奉贤南桥镇,入赘潘家并改名潘旨望,从此生活稍有安定。此后,他常在江南各处的茶馆卖艺。同年冬,他创作了《流波曲》、《四方曲》等作品。

1956年他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奖励(一说1952年,待考)。1957年他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并载誉而归。同年创作了《人静心安》和《夜静箫声》。1958年参加中国全国民族民间音乐会演,获得第二名,期间还受到总理的接见。1959年孙文明应上海民族乐团邀请,在上海讲学半年。1960年他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授课一年半,并创作了《春秋会》、《昼夜红》。

1961年9月孙文明返回奉贤。10月创作了《夜静箫声》。因为曾经为上海著名院团授课,他不愿再去茶馆卖艺,生活也因此而清贫。1962年春他的爱子患麻疹夭折,他为此颇受打击,肺病日重,并于1962年12月13日病逝,终年仅有三十四岁。(还有病逝于12月18日、12月23日的说法,待考)

孙文明创作了许多二胡曲目,同时他的二胡演奏技法也富有创造性。林心铭教授于1980年整理出《孙文明二胡曲集》一册,后由香港上海书局出版。上海出版的《中国二胡名曲荟萃》中也收有孙文明的多部作品。

创作风格

孙文明的民间二胡曲及其演奏艺术当时在江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的城镇乡村很有影响,深受百姓喜爱。其原因,一是他熟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和其他民间乐曲,熟悉京剧、锡剧、绍兴戏、申曲、苏州弹词等戏曲和曲艺音乐,并善于从中吸取丰富的音乐营养,二是他有刻苦钻研标新立异的精神,别出心裁地革新二胡演奏方法,模仿四胡、琵琶、三弦、洞箫等乐器的演奏效果,令听众惊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项、周浩等专业二胡演奏家曾专门向孙文明拜师学艺并采风记谱。[2] 

主要作品

1961年上海音乐学院录音室录制了孙文明亲自演奏的二胡曲目,如今这些录音资料已经成为绝响。这些曲目包括

《弹乐》

流波曲

《四方曲》

《人静安心》

《送听》

《夜静萧声》

《春秋会》

《评弹开篇》

《志愿军归国》

《二琴光亮》

《送春》

获奖记录

中国全国民族民间音乐会演  

二等奖

艺术成就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功底颇深,富有创造性,并能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八度定弦,有时甚至不用千斤,有的还用双马尾来演奏,效果奇特,另有一番情趣。他在运弓走指方面,把“托丝”和“轻按”巧妙结合,奏出类似洞箫的优美的音色。他还善于运用虚弓,弹弓,滑音,泛音等技法来丰富表现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外界评价

孙文明是将技巧与音乐二者关系协调的最好的典范。他的二胡实践,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尤其在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方面。值得深思的是对于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方面。


传承发展民间二胡演奏技艺

孙文明

  提及二胡,可能最先让人想到的是“瞎子阿炳”。虽然孙文明没有像阿炳那样在乐坛上享有盛誉,但与阿炳同为盲艺人的孙文明,在二胡表演、乐曲创作、乐器革新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不可磨灭。5月12日,孙文明纪念音乐会将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节目在上海音乐厅献演,其社会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

  奉贤“阿炳”的艺术人生

  孙文明二胡艺术成就的萃成,有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深入民间的体会观察,更有传统艺术的深厚浸润,是他在博采众长基础上的厚积薄发。在1952年至1962年的十年间,孙文明的二胡演奏在奉贤及毗邻地区可谓家喻户晓,童叟皆知。1998年,奉贤县政府还举办了民间音乐节,纪念孙文明七十周年诞辰;2015年2月,奉贤区政府将孙文明纪念音乐会搬上奉贤春节团拜会,再次引起社会对于孙文明二胡音乐的广泛关注。

  同时为继续深入挖掘孙文明二胡艺术,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进一步成果,音乐会后,将在5月13日下午召开孙文明二胡艺术专题研讨会,并邀请了全国音乐艺术界有关专家老师参与本次专题研讨会,其中还有多位80多岁的孙文明学生,包括二胡演奏家林心铭,吴之珉等。同时同名传记《天玄琴梦——民间音乐家孙文明传》也已完稿,即将出版。

  创新演奏技巧列入“非遗”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和乐曲的创作既不是对前人刻板的承袭、也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在传统和民间音乐熏陶的基础上吸收了民歌小调、戏曲曲艺等民间音乐的精华以及前人的优秀成果,而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色。他对二胡演奏技艺的变革与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的实践,并且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目前,孙文明二胡演奏技术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文明在二胡演奏中使用了“箫音”奏法以结合演奏泛音与实音,“双弦双马尾八度定音”奏法和“无千斤”大把位奏法等独特的演奏技巧,创造性地发挥了自己的演奏风格。不但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艺、拓宽了二胡的表现力,而且为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效应。孙文明的二胡作品还充分体现了独创性,他所演奏的乐曲一般都是由自己创作的,他的《弹乐》、《夜静箫声》、《送听》、《人静安心》等乐曲无一不是在二胡曲的创作手法方面开创了先河。而后这些乐曲的创作手法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二胡人和与二胡结缘的作曲家们。

  传承孙文明演奏技艺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技艺出神入化,心境交融,刚柔并济,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谓诉尽人间悲喜,使人如临其境,沉醉其中。但也正是由于孙文明二胡作品的演奏手法和高难度技巧使其难以推广,加上当时向他学习过的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的几位老先生均已进入耄耋之年,有的甚至已经谢世,要传承好孙文明二胡演奏技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悉,为保护与传承孙文明民间二胡曲及其演奏技艺,奉贤区文广局将依托孙文明音乐研究会,从理论研究、演奏技巧等专业方面实现突破,促进孙文明民间二胡曲及其演奏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区文广局将研究策划全国性的二胡演奏比赛,将孙文明民间二胡曲作为参赛必选曲目,使孙文明民间二胡曲及其演奏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二胡艺术网:erhuartwang

中国二胡艺术网是专业的二胡学习平台,每天精选学习资料呈现给大家,是广大专业胡友们的交流平台,欢迎大家投稿:59294311@qq.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