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萧非箫——“箫”的字义溯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每次看到下面这些“萧”,我都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萧”,是草做的吗?很多时候,一个错别字,不禁让人怀疑他们的专业度。


(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也许是特别热爱文字之故,每每看到错用滥用文字的现象,我心中便产生一种说不出的不快之感,尤其是今年我出版了平生第一部著作《梦忆箫声第几桥—历代咏箫诗词集萃》,遭遇了几次别人把“箫”错写为“萧”的情况之后,这种不快的感觉愈发强烈明显,遂记此文,以自省同勉。错别字使用情况多不胜举,我志在箫,今不言其他,只对这“箫”字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进而对箫的本意进行一些探讨。

(特别说明:本文考证的箫,是最原始的古箫(排箫形制),目的在于追溯箫之源及最早的取意,跟今天所见的单管竖吹洞箫不同,请勿混淆,至于两种箫的前后继承流传关系,我会专门撰文论述)

 



箫,《说文解字》:“参差管乐,象凤之翼,从竹,肃声。” 注解道:“参差管乐:言管乐之列管参差者,竽笙列管虽多而不参差也。周礼小师注: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饴饧所吹者。周颂笺同。广雅云: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王逸注楚辞云:参差,洞箫也。象凤之翼:排其管相对如翼。从竹,肃声:释名。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淸也。”

从《说文解字》这段记载可以清晰看出箫是一种竹制编管乐器,竹管长短参差不齐,排列相对如凤翼,小的有十六根竹管,大的有二十三根竹管,准确描述了箫的形制、用材和大概的音域范围。进而讲箫的释义:“肃也,其声肃肃而淸也。”箫是用竹做的,取竹字头不难理解,可着一“肃”字,并释为“其声肃肃而淸也”,就有些令人费解了。按照字义理解就是因为箫这件乐器很“肃”,而发出的声音又“肃肃而淸”,便使用“肃”字作为构成要素,那么“肃”与“箫”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

首先来看“肃”字的结构,它由?(niè)和?(yuān)两部分构成。

(一)?(niè)。《说文解字》:“手之疌巧也,从又持巾,凡?之属皆从?。”《康熙字典》:“竹?也,与聿(yù)不同。”参看各类古籍资料,“?”基本就这两个解释:一曰手疌巧,一曰竹?。清饶炯《部首订》:“?篆不从巾。当云‘从又,象形’。即聿、笔之最初古文。古者篆书用漆,以竹榤(jié)为笔,囗即象其所制竹榤上劲直下柔歧之形,而加‘又’以著其所以书也。其义当如?下云‘所以书也’。此言手之疌巧,乃申从‘又’之意。聿则从?加声。笔则从?加意。”


 

(二)(yuān)。《说文解字》:“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mào)。”遍查其他古籍文献资料,基本只有这个解释。


肃。《说文解字》:“持事振敬也。从?在?上,战战兢兢也。古文‘肃’从心从卪(jié),又写作‘?(jié)’。圣?节,次守节,下失节,故从卪。”《广韵》:“恭也。敬也。戒也。进也。疾也。按训进者、羞之假借。训疾者、速之假借。皆见礼。”《字源》:“会意字。西周金文作从?从?,?为手持巾擦拭状,?像蓄水之渊潭,二者结合以临渊擦拭战战兢兢会‘执事振敬’意。春秋时渊潭的两边加了大框,内加水滴,突出其封闭、蓄水特征。……《说文》古文易?为心、卪,甲文作跪跽人形,人跪跽而擦拭,心有所戒惧,与擦拭于?上取意相合。……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王孙钟:‘肃悊(哲)圣武。’?镈:‘肃肃义政。’谓恭敬其法度也。引申指庄重、威严,亦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

《汉字源流字典》:“肃”当是由“建”演化来的。甲骨文“建”是手持篙撑船形,肃与建一样,在金文中人持篙形讹变为?(手持笔形),省去了船形,而加上了行船的深渊,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之意。篆文承之,于是成了“?在?上”了。本意为行船小心谨慎,后引申为恭敬,庄重,威严,严峻,严厉,清净,萎缩,萧条,整顿,清除等意思。

《汉字字源》:篆文“肃”字由手持长杆向两边晃的示意图和“?”构成,意思是用长杆探测深渊的深度,这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由此产生严肃认真的含义,探测深渊的深度要弄清各部位的全部情况,由此产生全部、彻底的含义。箫由“竹”和“肃”构成。“肃”字表示用长杆探渊深时,其留在水面的部分会不断变短,整个字的意思是由一个比一个短的竹筒构成的乐器,引申表示箫。

因为时间久远,文字流传过程中音义不断变化,尽管有相关的古籍文献资料作为参考依据,细细考证,便不难发现,即使是《说文解字》,也有很多存疑之处,人们对汉字最初的构造及含义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也许,今天确实无法准确地考证出“?”“?”“肃”“箫”等字的真正含义,但这似乎对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并无大碍,在能找到的现有资料及条件下,不管这些字最初的含义跟书上记载的是否一样,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已经逐渐赋予了它们这样的含义。

箫,从竹,肃声,《汉字字源》:“从竹,表示箫是用长短不等的细竹管制成的乐器;从肃,肃有恭敬义,表示箫常用于宫廷雅乐。”从西汉王褒《洞箫赋》“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而不淫。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等记载也可以看出,箫是一件神圣而具有教化民风宣扬道德的乐器。


据《字源》记载:春秋金文“箫”或省作囗。汉隶“箫”字所从之“竹”或讹为“艹”,而与姓字之“萧”同形。今简化字作“箫”。箫是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以长短不等的竹管编排而成,俗称“排箫”。《说文》:“箫,参差管乐,象凤之翼,从竹,肃声。”《诗·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郑玄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另单管直吹乐器名长笛者,相传出自西羌,后人谓之“洞箫”。宋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以上所言,仅供参考,才疏学浅,若有错讹之处,请不吝赐教,我们共同为箫正名正义,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箫,了解箫,最重要的是,再不要把“箫”写成了“萧”。喜欢一件事物,请从尊重他的名字开始。

 

参考文献资料:《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字源》《汉字字源》《中华大字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今释》《故训汇纂》《经籍籑诂》《古文字诂林》《中文大词典》《书法字典》《集韵》《中上古音韵》《类编》《说文解字诂林》《汉字源流字典》



作者 张志学

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系贵州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玉屏箫笛研究演奏者,贵州省玉屏箫笛收藏研究会理事,现居四川成都。编著有《梦忆箫声第几桥——中国历代咏箫诗词集萃》

热爱古典诗词、民族器乐、太极拳等传统文化,并坚持文学写作,先后发表作品数十篇。自幼便与箫笛结缘,后深入学习吹奏及理论研究,谨承师训,以传承和弘扬箫笛文化为己任。


素材源于箫园整理发布

感谢原文作者,如有不当,联系即删除

热门文章推荐

箫曲欣赏《平沙落雁》安详恬静,蒙蒙如霜

茶叶买来不知好坏?一个简而准的试茶方法!

箫曲欣赏《听雨》  在静怡的时光里听雨

经典洞箫谱  10期之流行歌曲

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莫错过人生的每一堂精彩课程。

工作室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一路303《西湖夜雨》茗箫茶舍

联系电话:13974999553杨斌

1、按号码添加微信:13974999553杨斌

2、查找微信公众号:西湖夜雨
3、长按二维码添加

        (我需要您的点赞留言支持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