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顾永祥: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古筝是我国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秦代李斯《谏逐客书》中曾写到“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晋代的傅玄在《筝赋》中曾描写古筝为“上圆像天,下平像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乃仁智之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邓鲂张彻落第诗》中有“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诗句。

古筝艺术在历代弹筝人的交流中,由于各地区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以及演奏内容的不同,再加上演奏技巧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茫茫九派流中国”的局面。如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秦筝、蒙古筝、朝鲜筝、福建筝。而每个流派独具一格的筝曲又大大丰富了古筝艺术。山东筝派以它特有的演奏形式、技术特点、音韵和大量的传统曲目,成为有影响的古筝流派之一。

一 山东筝的演变历史

(一)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山东古筝

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有了山东筝的记载。《战国策· 齐策》中就有:“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的描写。而汉魏时期诗人曹植在他的《弃妇篇》中以“抚弦弹鸣筝,慷慨有余音,要妙悲且清,收泪长叹息。”来表达他那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南朝宋时,《宋书· 何承天传》记有“承天又能弹筝,上又赐银装筝一面。”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在他创作的著作《水浒传》(第七十一回)中提到“在忠义堂菊花会上燕青弹筝、各取其乐。”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的《宦娘》故事里提到“宦娘少喜琴筝,筝以颇能安之。”从这些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清楚地推断出,山东古筝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二) 山东筝派的形成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有根源的,根基的。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多代人的力量,慢慢产生和发展的。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使流派产生与发展成为必然。古筝流派的产生也绝非偶然现象,因为艺术中所提到的流派是艺术创作,表演中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一般与古筝地域音乐发展和各地区部分古筝杰出音乐家的特殊创造有关联,各个流派的出现,应是在这门艺术上升,高潮之际,是在这门艺术很长周期内连续不断的传承,积累,同门艺术的交流,竞争,在生存大空间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生存的小空间,并保持自身特点的技艺,风格,独特的色彩。它是由一个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流派形成的越多,就越能反映出艺术的繁荣。古筝在中国是一件历史较悠久的古老乐器。因不同语言,不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背景,而产生了各具特色,风格浓郁的地方音乐,它又在借鉴各民族,地区,地方音乐的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和构建了科学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演奏技法和富有地方浓郁色彩的音乐风格,并由早期演奏家培养了大批传人,形成了几大流派,及大量的各流派筝曲。山东古筝流派就是其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流派。

山东古筝主要流传于山东鲁西南地区,特别是荷泽、郓城、鄄城地区,因为这一地区民间音乐丰富多彩,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又被人们称为“古筝之乡”。

据老一代山东筝家回忆,最早传筝的师祖可能是一位道人,此人在清朝任过宫廷乐师,随后他又将筝艺传给了居住在山东郓城与鄄城交界处黎同庄的黎邦荣老先生,而黎邦荣又有了新的创新发展。他不仅仅演奏宫廷音乐,而且还使用筝为民间的说唱音乐伴奏,使它在结合民间音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派生出很多有乡土风格的筝曲。山东古筝流派已略见雏形。随后黎邦荣又将筝艺传给了四位弟子——黎连俊、张念胜、张为台、黄怀德,而这四位弟子又将筝艺传给赵玉斋、高自成等人,使山东古筝得以流传发展。解放后,随着各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筝专业,很多山东古筝的民间艺人被聘任教,使得山东筝更加丰富发展。其中以赵玉斋先生、高自成先生最具代表。赵玉斋自幼和多位民间艺术家学习传统音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很好地掌握了山东地方传统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学习了出色的演奏技法,达到精湛娴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尤以“小摇”技法的运用,令人惊叹。他改编的《四段锦》打破了传统古筝曲中的节奏、力度、速度等习惯用法。在高潮段中首次尝试使用了双手演奏技法。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庆丰年》,作品中大量使用山东古筝的基本演奏手法和左手技术,把山东筝中左手的颤音,按音,滑音,揉音贯穿全曲,既能很好保持住传统筝的风格神韵,又能使筝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演奏技法更加创新。使得双手演奏技法更加成熟和日渐完美。而高自成先生在出色地继承了山东古筝流派精髓的同时,在上世纪80年代又编辑整理了《山东筝曲集》,改编了筝曲《凤翔歌变奏曲》等,为古筝的继承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演奏技术全面,技巧精湛,粗犷中有细腻,继承中有创新,极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因而使得山东筝流传更广、更为群众所喜爱。

二 山东筝的艺术特点

音乐风格,尤其是民族风格、神韵很难用书面文字说清,它需要平时多注意去听、感觉、实践体验。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音乐最终还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每每听到山东民间乐曲的旋律时,总会让人联想到这与山东人豁达、纯朴、开朗的性格特点相吻合。

(一) 山东筝的左手演奏技术

左手技术主要以颤音和滑音最具代表,它重视按滑音力度,速度,上滑音多于下滑音。1. 颤音,主要是靠左手腕关节的密度很大的上下抖动使音波加速,能够给人轻松欢快之感。古筝一般的揉音和颤音技术是先弹后颤,但山东风格的筝曲中,一般会采用右手弹与左手颤同时产生,这样会使颤音很突然的呈现出来,更明显突出。2. 按颤音,把右手弹过的音,用左手按到高大二度,小三度后加颤音,听起来音很不稳定。3.点颤,即右手弹奏的同时,左手轻按一下琴弦,使这个音在瞬间变高之后,马上又回到原有音高,给人以跳跃感。4. 大颤,右手弹弦的同时,左手借用臂部的力量大幅度颤音,表达一种激昂的心情。鉴于上述所说的山东筝的滑音、颤音等几种左手技巧,使山东古筝的风格变得活泼、粗犷、爽朗,与那些风格文静、委婉、秀丽注重柔滑结合,点按效果的潮州、客家古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 山东筝的右手演奏技术

右手演奏技术,主要是以大指为主,大中指配合的勾搭技巧较多,如大勾搭——大中指交替。小勾搭——大食指交替。特别是很多老艺人提出的“重弹轻随”,即先弹中指“勾”这种指法,音量较大,再弹大指,音量略小于中指。有时也可根据旋律的走势安排顺手的指法而改变这种组合的先后顺序。还有一种叫“小摇”的指法,它是运用大指小关节为轴,大指快速正反运动,其他手指相对固定不动,发音清脆,节奏均匀,颗粒感强,适宜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而且在演奏时不必有准备动作。山东筝曲还把花指作为一种旋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旋律连成一体,大多数花指都根据曲情需要,在时值、音色上都有相应的变化,都在强拍上出现,并占节奏的时值。而潮州、客家筝曲的装饰音出现得很短,并都是以装饰音的音型出现的,河南的花指装饰音多用于弱音处,作为点缀。

山东筝正是基于上述谈到的左右手演奏技巧,与其他各地区流派的不同之处,证明了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是引人注目的中国重要古筝流派之一。

(三) 山东筝的演奏形式

山东筝的民间演奏形式多以独奏、伴奏、合奏、重奏为主。

1. 合奏形式

合奏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器乐合奏,也被艺人们称作“碰八板”、“对八板”、“第一大套曲”等。演奏中主要使用所谓的四大件(古筝、扬琴、琵琶、奚琴)再加以铃、板、碟掌握节奏,形似指挥,这与南派的客家(以筝、琵琶,椰胡为主)、潮州(以琵琶、三弦,筝为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套曲的组合方式是可分可合的,四大件演奏的是长度,调式一致,曲调、曲名不同的“八板体”乐曲。以扬琴为“领”、以琵琶为“配”、奚琴为“合”、以古筝为“主”。从这一点能看出,古筝不仅仅是乐队中的一员,它演奏的声部在重奏中也是最重要的。在这种套曲中几件乐器虽演奏的乐曲不相同但落音相同、总的调式相同,乐句长短基本一致,因此演奏效果比较和谐,各声部从开始到最后都是沿着由慢到快这一思路进行。同时因为它们还是同一曲牌演变而形成的不同乐曲,因此在演奏过程中不同旋律有时会形成一定的复调效果,在演奏到套曲尾声高潮部分时,其它三件乐器演奏的三个不同声部分别反复演奏自己的乐曲四次,形成一种好似背景音乐的音响效果,做好铺垫,这时古筝则演奏四首不同的乐曲。这种组合方式,在我国民间音乐的演奏形式中是很具鲜明特点的。

2. 独奏

在山东民间的套曲组合中,每一件乐器都可单独拿出进行独奏,但筝则显得更为主要。山东老一代筝家张应易先生曾说过:“山东筝本来没有独奏,全是合奏曲,琴曲。所谓的琴曲泛指用丝弦乐器演奏的乐曲,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发展,民间的套曲形式已经日渐衰微,而古筝则因为在原有的套曲合奏中占主奏地位,又因其复杂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进步,没有随着套曲形式的衰微而渐行渐远,而是从套曲中解放独立出来,再经现代筝家的改编、二度创作后成为独奏曲,可以说它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民间的套曲形式。

山东古筝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渊源,独特的演奏技法,乡土浓郁的风格,在中国古筝流派中独树一帜,而赵玉斋、高自成等当代筝家又以艺术家特有的那种敏锐能力,高超的艺术功底、修养,丰富了山东筝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使它更具表现力、流传和影响更加深远。

作者简介:顾永祥 沈阳音乐学院古筝硕士,现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古筝、古琴专业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北国古筝学会理事、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玉斋 《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乐府新声》(J)1983年第1期

2 成公亮 《山东派古筝艺术》,《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

3 邱大成 《齐鲁筝派初探》,《中国音乐》(J)2003年第1期

4 周耘 《中国音乐欣赏丛书古筝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1月

5 李萌 《山东古筝流派》,李萌编《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上》(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