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著名笛子演奏家林文增:良好的呼吸方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全球艺术文化网,一键关注我们!


  呼吸并没有秘诀,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观察婴儿的那种便易的、自然的呼吸,你会觉得那是最好的范例。注意婴儿那种深而满的呼吸,把这种呼吸给予强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辅助,就得到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婴儿本能的自然呼吸,到后来会出现不自觉的改变,是用不那么深而满的上胸来呼吸。演奏必须有正确的呼吸,即演奏时每一次呼吸都要用强有力的腹部肌肉予以支持,用它去控制横膈膜,并依它作为动力去运用气息引起共鸣。

  在某种程度上,好的呼吸条件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演奏者生来有宽阔的胸膛和大的肋骨箱,他们可以不费气力得到较多的气息供应。可是有这种特殊条件的人毕竟不多,肺活量小的人,可以把他的呼吸控制能力加以发展和改善,只是要依照自然而不施加强力压迫的原则就行,因为施加强力压迫会损伤声带。

  为了产生好的共鸣作用,年轻的演奏者应先对共鸣器官有所了解,然后才便于运用它们来丰富声音。学习一点简单的解剖学是很有帮助的。当一个人了解到最有价值的共鸣腔是位于鼻腔后部与软腭上方,当他在图表上具体看到所指出的气流是怎样通过共鸣腔而引起共鸣作用时,他就一定能获得一个清晰的印象,使他明白怎样使声音产生好的共鸣作用。

  在把气息吐出引起共鸣的过程中,呼吸控制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保留或节约使用气息,使它得以维持演奏较长的乐句。个人在演奏时能够想到应该怎样去奏下一句,他就会逐渐养成能够有意识地去控制呼吸。这种机械式活动的目的是使发音时不浪费气息,保持气息供应的机能,不仅是为了一个个的音而是为了一个完整的乐句。这样,演奏者在奏完一句时,就不致于把气息用完。这种气息控制的方法,只有从长时间的细心的练习中才能得到。至于应该怎样练习,那不是用几条简单条文可说清楚的,那是每一个演奏者,每一个教师的工作,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优缺点,然后再为他设计切合他所需要的练习方法。

  学生通过了呼吸训练得到了良好的发音、气息控制和共鸣的方法,他就要把所有机械性的动作丢掉,形成一种自然的习惯,使一切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而达到非常自如。在呼吸的时候,精神过份集中或紧张,会导致声音生硬、混杂和不自然,因此,应该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到这一点,并研究怎样去掌握它。一旦能够掌握,便要使它渐渐成为本能的活动,不然在演奏时一直想着呼吸、呼吸、呼吸,那么呼吸就要成为困扰他的最大的危害,一些所谓“自然”的因素也将因此而失去作用,所以我们说要力求自然、放松,一切都以达到这要求为前提。

  演奏者应该把表现乐曲的内容,在思想上列为第一位,每个音符和记号,都要切实注意到,把每个字句与旋律进行的性质应该加以了解,乐曲的解释与处理应该有计划用记号标示出来,同时,对段落、风格也要一一加以注明。只有经过这种程序之后,才能很好地开始演奏。浮夸与一味追求效果的作风,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一定要严格按照作曲者的要求去奏,演奏者只许可有较小的运用自由。



  林文增艺术简历

  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一九八O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无止境的艺术追求,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演奏风格。一九八二年曾获得“首届全国民族乐曲独奏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林文增用笛子演奏的《鹧鸪飞》、《云雀》、《荫中鸟》和用排箫吹奏的拉美乐曲《山鹰》等中外名曲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艺术表现力。录制、出版的个人演奏专辑和在舞台上精湛的演奏艺术给国内外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先后随团赴亚、非、拉美、欧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


(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