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谢闻吉·致生命更好乐章:父爱希声 竹笛藏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语

国乐长音,千年传承;民族的瑰宝,文化的精粹,洗尽铅华后在现代的舞台上绚丽绽放。金牌品质,更好十年;过去十年用金牌营养陪伴,未来十年从更好出发。特仑苏携手王潮歌导演团队与中央民族乐团开启特别策划之“百人百天国乐故事”,邀您一起,品味国乐故事,致敬更好十年,致生命更好乐章。


今日国乐故事人物:谢闻吉



选择走国乐的专业道,每个人有不同的理由,有家学渊源,有机缘巧合,有退而谋生,有进而求艺……对谢闻吉来说,他有一个“文艺”的老爹。30年前,还是文艺青年一枚的谢安仁,弹的不是吉他,而是二胡,吹的不是布鲁斯口琴,而是竹笛。


6岁的生日,谢闻吉的大伯送了他一支竹笛。倘是别家的小孩,长长的竹笛远不如长枪杆子带劲,谢闻吉却是爱不释手,跃跃欲试。谢闻吉央着父亲教指法,指法不难,两三天就教了个大概。但之后,谢闻吉想学着吹,父亲托词事忙,倒不愿意教了。


谢闻吉也不气恼,大伯送他竹笛的时候,父亲也一并送了他张VCD碟子《姑苏行》。他就跟着碟子里的人吹,里面演奏笛子的人鼓腮帮子了,他就依样画葫芦,就这样又过去了一周多时间,他竟然吹会了《姑苏行》。父亲也不多说,只是此后谢闻吉向他请教笛子的技法,就会凭自己所能,指点一二。


谢闻吉第一次参加家乡省里的国乐比赛,是在中学时候。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父亲半开玩笑地说,若是拿了奖,就送他一套笛子。那时候一般人家爱好吹笛子的,最多也就两三支笛子,够用了。而套笛是十多支笛子,每个音调各一支,若非专业,拥用套笛显然是很奢侈的。谢闻吉有了奖品的激励,下了狠心,常常放学后躲在无人处偷偷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闻吉第一次就拿了头奖,父亲兑现了承诺,买了套笛送他。由此,谢闻吉也走上了更专业的求学路。初三开始,谢闻吉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荣政教授。荣政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老家在江西九江的谢闻吉,每个周末都得坐一夜轮渡溯流而上,学了专业课,又匆匆顺流而下归家,两三年里,风雨无阻。

大概只有异地的恋爱能够匹敌这样的“痴情”。谢闻吉少时的记忆里,没有周末,倒是记得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一路过长江。他是孤身一人来去,而相送或是守候的父亲,就这样看着孩子成了当年的自己,只不过,孩子走得更远了。


如今从九江到武汉,不到300公里路途,半天时间足够。常年在武汉的谢闻吉,念及家乡,还援引“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词句。走上国乐的专业道,很多人虽然初衷不同,但都少不了那一段甘苦自知的求学路。谢闻吉的儿时故乡,也是伴着那段学艺的岁月,在长江往返来去,只不过,此间自有深情驻留,无语希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