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吹葫芦丝打开口腔之我见:观点明确、论证犀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东老师提议大家写东西,我也凑个热闹。


李志华老师提出吹葫芦丝要打开口腔,我也有个从犹豫不决到逐渐体会进而全面贯彻落实的过程。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我感觉李志华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非常正确也提出的非常及时。

 

我们这个葫芦丝群基本都是初学者,大家水平也相差不大(除有个别葫芦丝教学老师),无论大家自学或上葫芦丝课,打开口腔这一说肯定没人提及过。李志华老师现在及时提出了他的教学理论,尽管有些同学一下子不适应,但我以为多化点时间加以纠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有句话“方向决定成败”。


对李志华老师提出的打开口腔,我请教过一些会唱歌的朋友,他们在学唱歌时,老师也教导他们打开口腔。怎样自我感觉打开口腔了呢,他们给了我发了一段文字材料,现摘录如下:“打开口腔不是指张大嘴巴,是指把舌头压下去、美声的发声方式 (感冒了医生用小棍把舌头压下去说‘啊……’的那种感觉),就是你用手摸你的下巴和脖子相连的位置是硬硬的 向外鼓,嘴巴张大是一点,打哈欠只是为了舒展你的软腭,这个也是扩展通道的一个方法,其他还有舌头要放平,变宽铺在牙床上,这些练习都是无声练习”。


唱歌打开口腔以产生鼻腔头腔共鸣,那么吹葫芦丝李志华老师为什么要提出打开口腔呢,因为我们的气流是直接进入吹嘴的,它的共鸣体在哪呢?李志华老师没有说,但毫无疑问他一定研究过。

 

我跟一个葫芦丝教学老师探讨过这事,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但他很感兴趣。这次到云南参加培训时遇到李仲培老师特地问起“口腔打开”,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并给了我李仲培老师当场演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视频。(视频是人家录的,没得到同意前我这里也不能转发)我琢磨着,我们的葫芦丝的共鸣体应该就是葫芦丝本身。




李志华老师说:“O口型(读作ou口型)出来的肯定通畅圆润。A口型(读作ei口型)出来的是口腔受挤压,肯定不可能圆润,口腔不打开,音色干瘪,不饱满圆润”。

 

助教老师也说过“直接对着手吹气,口腔打开,吐出去的音,你手会感觉到是一股气流。如果口腔没打开吹出来的气息是散的”。

 

根据李志华老师的说法,我想当用A口型吹时,气流是从吹嘴挤进去的散乱的,不能完全饱和葫芦腔体,所以出来的声音干瘪,而当打开口腔,特别是吹长音气流是直线的不散乱,能饱和葫芦丝腔体产生共鸣发出的声音就饱满圆润。

 

我没学过唱歌也缺乏声学的研究,只是根据李志华老师打开口腔的理论提出点想法,目的是坚定打开口腔的傣味葫芦丝信念,以上纯粹一己管见。尽管理论上我也说不清,但李志华老师打开口腔的实际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李志华老师关于吹葫芦丝打开口腔的理论将对葫芦丝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请丝友们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及时收到《傣味儿葫芦丝研修班》学习信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