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二胡曲《良宵》想到的三个问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良宵》是刘天华在除夕夜和几位友人欢度佳节,即兴创造的一首乐曲。乐曲悠然如歌,音乐形象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曲子流传至今,成为最有影响的二胡传统曲子之一,但是如何理解这首曲子?有太多的理解差异,听了让人不知对错。在此,围绕人们在二胡学习、二胡艺术审美发展意向,二胡音色的分析鉴定的不同三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理解。


  1、越简单曲子越是难拉好的曲子。


  事物有两面性,《良宵》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没有复杂技巧要求,拉二胡的几乎人人都会 ,许多考级教材把《良宵》列为3级或4级曲目,大家认同《良宵》就是初级阶段演奏水平的反映,这是一面;同时《良宵》也是很难拉好的曲子。会拉容易,拉好不易,《良宵》是刘先生随性拉出的曲子,其难处是它最能显现不同演奏水平的基本功。


  原因在于:


  一是大家都熟悉它;


  二是难以通过技巧表现来掩盖基本功的不足,最开始的几个音就足以反映专业演奏人士与一般爱好者的基本功差异。


  一些年轻的专业演奏家有足够的自信表现难度技巧,但在《良宵》这样显示基本功的曲子里反映出他们与大师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好比写“之”字,笔画简单,小学生甚至幼儿也能写得,但是写好书法要求中的“之”,就是学书法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自信起来。


  《良宵》考验地是二胡演奏中最显功夫的是慢长弓基础,不信,可下载不同演奏者演奏的《良宵》,能融情其中,轻松自如拉出纯正音色来人都是哪些人?


  小结认为,从《良宵》难易的理解,既反映了演奏者水平层次,也反映了欣赏者的理解水平层次。


  2、长期流传下来的曲子证明了其生命力。


  《良宵》的生命力在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凡学习二胡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一首乐曲。原因在于《曲子》追求的不是难度技巧,而是超越二胡技法之上的心境。因为没有技巧难度,各个层次演奏者都能演奏;二是因为曲子本身旋律流露的是一份心境,许多人拉《良宵》自娱自乐,乐在其过程中,这与文化艺术追求之目的很好的统一起来;三是符合大众审美意向,《良宵》具有通俗性、层次性、广泛适应性的特点使得拥有了广泛地群众基础。


  小结认为:


  其一,历史证明了没有群众基础的所谓高雅艺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最终将被历史抛弃;


  其二,《良宵》的三性特点反映了大众的艺术审美意向,也反映了目前二胡艺术追求脱离大众需求,片面强调技法,违反艺术追求之本的错误倾向;


  其三,给予二胡艺术工作者新的启示,提出了新时期二胡艺术创新和艺术追求的新课题、新内容。


  3、二胡音色鉴定分析需要《良宵》这样的优秀曲目范本。


  有胡友说,“如果不是高級使用者又那裡有能力判斷對三把位以下靈敏度?”“不少使用者在拉良宵時對自己的琴還算滿意,等學到高等曲目琴的能力就出問題了”,漠视了《良宵》作为鉴定分析二胡音色分析中这些优秀曲目范本的作用,我以为通过技法鉴定分析二胡本身音色的观点存在片面性。


  把《良宵》作为鉴定二胡音色的优秀范本之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没有高的技法难度,人人会拉,因此人人可以鉴定判断;


  二是反复听,熟悉不陌生,听了上1000遍的胡友有的是,所以容易听出细微的音色差别;


  三是曲子内容证明了它是分析鉴定二胡本身音色音质的较完整的范本。


  《良宵》反映了一、三把位演奏的乐音音色,空弦音、内外弦音色对比、泛音等,一把二胡在演奏《良宵》这个曲子中,能够按照曲子内容要求表现了好的音色,可以断言它在表现难度技巧的曲子也必将出得来好音。所以比较而言,它在分析鉴定二胡本身音色音质过程中比单纯演奏分析鉴定高难度技法的曲子来的更加实际有用。


本文来自:乐器学习网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