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中老年学习二胡中大型乐曲的意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篇文章已发表在《西江文艺》

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规定为60周岁即可称之为老年。一般来讲进入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

200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礼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08]l0号)指出:

      “六个老有”的具体内容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而老年学习二胡,尤其是学习中大型乐曲,正是在政府的提倡下,进行大胆探索的具体体现。

老年人虽然身体并不如年轻人,思想运转速度减慢,可是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精神追求,现在不乏能在电视上看到,有很多六七十岁了,可以和年轻人一样跳快速的舞蹈,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挑战很多生理或精神的不可能,这些都证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逐渐变化,生活质量在稳步提高,生命体验在逐步加深。

以前,大家认为老年大学的二胡教学,就是带着老年人一起玩,但是我想说,仅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老有所为。

老年人同样具备年轻人一样的好奇心,心里依然有一份追求新奇,追求高精尖的热情。比如,近期重庆老年大学的一群老年人,就集体演奏了《三门峡畅想曲》,虽然演奏中还有很多瑕疵,但是这种学习与演奏一定是极大的鼓舞了演奏者的学习热情,会促使老年学生们要努力练习,争取能够体验更多的他们之前不敢想象的乐曲。

其实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验,业余二胡爱好者希望能够体验专业二胡演奏者演奏的乐曲是他们共同的心声,老年教师就起到了为他们破解难题,化繁为简的作用。有人说,老年人学习二胡,重要的是打好基础,这话一点都没错,但是打好基础之后呢?对于专业二胡教学,不能拔苗助长,但是对于老年二胡学习者来说,拔苗助长不一定就是坏事。

第一,老年人学会大一点的乐曲,可以极大的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说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提高了老年人的自信心,就是提高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明天的信心,对战胜一切所谓病痛的信心,自然也就提高了生活质量。

第二,老年人学会大一点的乐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树立榜样。这个榜样是树立给年轻人看的,是树立给青少年看的。爷爷奶奶这么大年龄了,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为梦想而努力,年轻人更应该树立正能量,敢于正精进。国家现在提倡万众创新,老年人演奏中大型乐曲就是万众创新的一个体现角度,之前没有的,今天有了就是创新。

第三,老年人学会大一点的乐曲,是对二胡教学法的有效补充。老年人自己演奏好中大型乐曲的可能性有但是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这些学习。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这些乐曲,就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教学必不可少,这不仅需要教师有热情,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总之,老年人拉二胡重要的是体验,在自己行动不便的时候,可以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为自己曾经的努力感到自豪与骄傲。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