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古琴现状之思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古琴,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可是却很多人只是知道一个“琴”字,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张冠李戴。“不就是那个琴棋书画的琴嘛,我见过,很大,有几十根弦呢,朋友的女儿就弹,声音很明亮!”很明显,他错当古筝作古琴,虽然古筝也是传统的乐器,可这两个毕竟还是不同的器物,就如椅子和沙发,同为家具,确实是两件不同的东西。


  尽管现在古琴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有很多琴家不遗余力地传播古琴,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古琴,可古琴还是一个“小众”的文化,相比于钢琴、提琴、古筝、笛子等还是势单力薄。


  前段时间有一部关于民族乐的电影《闪光少女》,里面有很多传统的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唢呐等等,这些土生土长的乐器,在民间很是受欢迎,相对来说已经是很“大众”了,然而还是比不上西洋乐,在一片压抑和狭窄的空间中生存。虽然在斗琴片段中胜利了,但这只是人们的臆想,真实的情况是西洋乐占据了音乐的绝大部分空间。纵观整部电影,以宣传民族乐为主题的电影,居然没有出现被国人推崇备至的古琴,是不是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古琴的现状。因为对古琴了解太少,没有人能够把握古琴的精华,所以电影不敢冒然将古琴放进来,万一砸了票房,可不是开玩笑的。



  “小众”的古琴,是否前景堪忧呢?因为人数少,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遇到一些重大的社会变故导致失传呢?这种情况并非不存在,从古至今,有很多小众的乐器或者被遗忘,或者被融合,早已不复存在。就连古琴,从清末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也是在“消失”的边缘徘徊,要不是一些视琴如命的老一代琴家的苦苦相守,要不是他们顶着战争、饥饿、革命等一系列恶劣的环境的压力,要不是他们顶着当时主流价值观的侵蚀,要不是他们心中始终抱着琴学一定会发扬光大的希望……恐怕现在我们再也接触不到古琴了,有的只是考古学家的推测与专家学者的论断。


  知道琴的人很多,了解古琴的人很少,会弹的人更是太少,更不要说能够精通琴学的人。因为琴学不光是弹琴,弹琴好不好听向来不是判定古琴的唯一标准。有深度,有意境,有原则,有节操才古琴的追求,没有丰富的文化学识,没有容纳万物的胸襟,没有看淡人生的境界,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古琴的境界是很难上去的。纵使技艺已经炉火纯青,飞花摘叶,可缺少了内涵,始终是少了一点什么,而且少的是很重要的东西。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不会有很多人的,所以古琴一直以来都不是“大众”的。



  古琴虽然一直都是“小众”的,但这并不表示它是边缘的,因为能够驾驭古琴的人都不是平凡的,无论是学识、地位、境界、追求、影响力都高出常人一大截。所以在古代古琴的地位一直牢不可破,不管弹的人是多是少,一个文豪一个皇帝的影响力可能超过亿万平民百姓。但如今的环境与过往又有所不同,处于文化向导作用的精英人士,接触古琴的太少,他们从小可能就被西洋乐所熏陶,少了很多精英人士的加入,古琴的道路将会更坎坷。


  那么现在的古琴是要继续保持其内涵不失、品格不减,一直“小众”下去呢?还是降低标准,纳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大众”起来呢?这是一个问题,值得所有琴家琴友们的思考。



相关阅读推荐

【精品课程】魏胜宝老师琴曲研修班招生(2017.11.9 ~ 11.12)




傳承古琴艺术  弘揚傳統文化

客服微信号:guqin3100   QQ交流群:210260301



长按此码留住相逢


▼ 点这里,进入微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