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竹笛普及教学的经验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马上要到教师节了,阿闫想写一期和教师相关的文章,加之周六周天定会忙的头皮发麻,肯定没精力做这件事儿了。故在今晚提前发出来,并暂先跳出【我爱吹流行】系列。


至于为何取这样一个略显膨胀的标题,大抵是为了当个标题党、博取大家的眼球吧~~哈,只是觉得有的标题取的太蠢了,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在我身上。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也许是从小天天离教师太近了吧,我对“老师至上”这一套从来都是不屑一顾,也许是因为小时候母亲经常玩笑道“老师说的对我来说都是圣旨”(这并不是不尊重老师)。慢慢我也懂了,许多问题都要理性的去看待,老师说的不一定对、不一定适合你。就好比如今的我在一些人眼里也是老师了,难道我说的、做的都对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不是啦!


SO,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犯决策性失误、不耽误了学生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总有人吹的不咋样,喜欢给你大谈经验,就好像听者是弱智一样,我很是反感,所以阿闫还是不要先乱谈经验、天花乱坠的好。况且工作两年的经验在朋友们面前也是捉襟见肘,还是先自述一下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吧,我想还是会引起大多走上普及教学岗位的朋友们一些共鸣的。


其实阿闫刚开始对普及教学没什么太大兴趣,也就是毕业后歪打正着走上了这条路,刚开始很多问题我都看不惯,但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暂时来说总得生活吧,加之我打死都不改行,所以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普及教学工作。为何硬着头皮:


首先是心里有落差,觉得自己虽然算不上超一流,但总归还是可以的(哈哈),教入门的小孩实在是满肚子的见解无处施展,况有些家长喜欢拿老师们比来比去,又懒得表现给他们,搞得我好像是个弱智教不了他们家孩子一样,很不开心。


其次是听觉有落差,突然面对一帮孩子吹的音也不准、啥都不对,着实让人头皮发麻。而且好多书上选的歌曲和某些独奏曲一点儿也不好听,还得示范的比较好听,真的是自己骗自己的感觉。


回想当初、我想一句话就能总结了——我喜欢的是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我喜欢的是竹笛、是音乐,不是给人上课。


慢慢的也不知道是为何,抵触心理不是那么强烈了,开始去尝试把一节课上的有趣味、活灵活现。(我说的是真的有趣味、和孩子去交流的那种,不是表演给家长、给别人看的那种,我永远鄙视并反感那些毫无营养的表演,尤其是大课!)


大概是因为当初一些聪明肯练的学生让我初次尝到了“教学成果”的甜头,每周泡在一起并不能有什么发现,但突然回过头就感到他们进步了一大截,很是让人欢喜,我想是孩子的进步让我突然看到了希望,不、那是孩子的希望。我知道,他们当中很多都只是当做爱好,并不会走上专业道路,这也是我所期望的,虽然我已经入坑了,但我还总是喃喃道“以笛为乐,不要以笛为生”。也许“既能以笛为乐、又能以笛为生”便是我自己的希望吧。


也许是时候谈谈我的教学拙见了,不然聊脱了、跑题了,不过也无妨,如果真的跑题了、我再去改个文绉绉的题目就是了,哈哈。


我觉得作为一个竹笛普及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摆正心态,普及工作不丢人——我们的孩子里也许就有一个是未来的演奏家,没有普及何谈提高?我说的是真的提高,不是考个十级的那种。


其次要有较高的、最好是不错的演奏能力——就算是这样也绝对不能因为忙碌的教学耽误了自己的演奏水平、不管你是练早功也好、晚点回家也好,因为这才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我们是实打实的实践工作、搞那些虚的辛苦假象是毫无意义的。不管是暂时选择做普及、还是生活所迫、还是就业岗位稀缺,我都不希望是因为演奏能力太低了而选择做普及教育,如果是、那更要努力提高自己!有了较好的演奏能力、你的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才能更加趋于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你自己都没有实践过多少、别人强加给你的理论你自然不能引起共鸣、也绝不会发觉其中的真知灼见。


要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你才能善于总结、善于计划——参考第二条。


要有较高的音乐审美,竹笛只是一个媒介、我们最终是为了通过竹笛去普及音乐(我突然想到了“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懂得的都是亲人,哈哈),竹笛没什么好普及的,中国不缺吹竹笛的人——参考第二条。


不要揠苗助长,不合理的曲目安排、学生根本就吹不了,为了考级、为了演出、为了出“成绩”,强行吹下来了,结果逞一时之快,辛辛苦苦形成的较为规范的手型、气息什么都出问题了。这也涉及到一个曲目容量的问题,只有你有较深的容量,才能合理安排曲目计划。你就过来过去只会那几首,这几首之间相互的关联性都出现了严重技术和审美断层、何谈规范化教学?——参考第二条。


不要只教自己喜欢的某一风格,也许学生喜欢的是另一种风格呢?(当然、初级阶段不太提倡他们自己的主动选择,要让他们广泛涉猎,而不是做只会吹一两首曲目的考级比赛选手)所以、不提倡他们主动选择、但也要给孩子了解的机会啊。


到了一定程度、大小笛子要兼顾。我也知道,一根小笛子学到10级也是可行的。太可行了、哈哈,不过在我眼里,那根本就不会吹笛子。笛子艺术容量之深、绝不是一支小g调所能承载的。并不是说小笛子不好,也不存在所谓的“大笛子吹法”和“小笛子吹法”,但没吹过大笛子肯定吹不好小笛子,反之亦然,所以说要大小笛子兼顾。那到底如何兼顾呢?何时开始兼顾呢?我想这又要涉及到第二条了。


培养孩子的视奏能力,较好的视奏能力可以极大提高上课效率。如何培养?——多吹曲子。您也许会说现学的曲子都吃力的学不好呢!那么是否曲目安排不合理呢?是否曲目难度严重超出学生放松状态下的演奏能力呢?合理的曲目安排是不存在那种情况的。且真正的吹好一个曲子该是何等境界?也许一辈子都吹不好,难道要让学生一辈子只吹一个曲子吗?况曲目完全可以先涉猎些、再精练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视奏能力也提高了、审美的广度也提高了,至于审美的深度、日后再雕琢呗。但这又会涉及到老师曲目容量和实践经验的问题——参考第二条。


不过有个问题、也很让普及工作者、尤其是面向孩子多一些的老师们的无奈——严重缺乏适合孩子们演奏的笛子独奏曲。这个问题目测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且瞎写的曲子还不如别写、、、


还有个问题,就是要引导孩子喜欢上竹笛,引导方法见仁见智了、上述也有所涉及。再好的老师也绝不会教好一个不练琴的孩子,当然也不全怪孩子——也许人家本来就不喜欢,被逼得。或者没时间(不存在的,我当初学习和竹笛两、、、哈,不说了),真的喜欢、永远有时间。既然学了、我们要尽量让不喜欢的孩子喜欢竹笛,但绝不能让本来喜欢的孩子学着学着没兴趣了,这又涉及到了以上很多条、、、


也许是时间太晚、我困迷糊了,因为我发现怎么都绕不开第二条、、、哈


那么朋友、今天你练琴了吗?


——我们当初的选择、从来都只是因为喜欢竹笛,那么不要因为忙碌的教学而冷落了我们曾经心爱的笛子。真的喜欢、永远都有时间~


预祝忙碌在教学岗位的老师们、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教师节快乐。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