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书法】被慈禧骂作“字妖”的书法家到底有多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弼臣,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在那个历史大变革年代,包弼臣的字被慈禧等保守派骂作“字妖”,下面我们看几幅作品,你看“妖”吗?




很多人看后第一感觉,当然不是“妖”,而是由衷赞叹:太险绝、太惊艳了!于右任正是类似这样评价。




知道包世臣的人多,但是“包弼臣”三个字,很多输入法都识别不到,当然,后人知道的不算多,但是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民国年代,他就是大神。介绍下:


包弼臣(1831-1917),名汝谐,字弼臣,晚年号谷叟,又号笔公,四川南溪人,祖籍福建上杭。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举人。晚清书法大家、画家。其自创了一种将北碑与南帖熔为一炉而独树一帜的“包体字”,自成一格。其对后来者如赵熙、颜楷、谢无量、陈楚帆等人走上碑帖结合的书法之路影响甚巨。其为晚清三大碑派书家(张裕钊、赵之谦、包弼臣)之一。曾任盐源训导、邛州学政、资州学政长达20多年,培养出大批人才,清代蜀中唯一的状元骆成骧即出其门下。




包弼臣从小随父读书写字,天资聪慧,勤奋用功。后拜师曾翰林学书法,遵崇“馆阁体”。25岁时,随叔父赴京深造。得礼部侍郎李文田赏识,并拿出名书法家阮元的《南贴北碑论》和包世臣的《艺舟双辑》给阅读。弼臣爱不释手。遂埋头钻研北碑,暗思创派、立格。几年后,终于将南贴北碑熔于一炉,一反传统推崇的“馆阁体”,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包体”。


这惹恼了墨守成规的老师曾翰林:“成何体统,成何体统!不遵古道师训,太自行其是!竖子下笔如此狂乱,岂非‘字妖’乎!”“包字”传到宫廷,慈禧咧着嘴哼了一声:“这是什么字?莫非‘字妖’出世乎!”曾翰林和慈禧这一骂不要紧,“字妖”之说便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就到处传开了,几乎成为了包弼臣的代名词。



包弼臣的艺术成就是令人佩服的,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赵熙和于右任均对包弼臣的书法大为佩服。民国初期,著名书法家赵熙专程到南溪县拜访包弼臣,哪知包弼臣刚逝世,赵熙在包家欣赏了大量包的遗墨后,十分感慨地说:“弼臣公书法魄力沉雄,力透低背,我辈真不及也!


,于右任入蜀,见了包弼臣的书法,,请他设法找两张包弼臣的字。苏和包的孙子包湛文要好,就从包湛文那里要了两张单条和一幅横披给于右任寄去。:“竟不知夔门之内还有个书法家包弼臣!”敬佩之情,溢之于词。


包弼臣专习书法,遍临晋、唐、宋名家法帖,掌握颜、柳、欧、苏字体奥妙。咸丰年间,在北京作塾师,结识众多名士,常在一起切磋诗文书画,搜集北魏碑拓本100余种,朝夕临摹,又能创新,自成一格.人称“包体字”。包弼臣的书法在四川影响很大,习者甚多,他在资州任学政时,资州学字的人,几乎满城都在写“包体”。四川省内如峨眉、青城、青羊宫等各大名山、古刹均有其墨迹,日本图书馆亦珍藏有其条幅,清皇宫的窗心匾联亦有其手迹。著有《南上遗吟录》、《西园记》、《谷叟诗文稿》等文集。包弼臣生活的年代,正当近代碑学运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受北京李文田等人的影响,包弼臣第一个将崇尚北碑的风气带进四川,近代碑学运动之所以能在四川境内兴起,是与包弼臣的着意倡导以及身体力行密不可分。



“字妖”的评价,说明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川外的碑学东风一扫帖学颓风的形势下,四川带有“盆地意识”的书法审美仍然固守二王帖学正统,对碑学新兴力量采取强硬的抵触态度,在四川首倡碑学的包弼臣当然是不能被容忍的。但是,这种情况也从反面证实了“包字”对当时四川书坛的冲击力。顶着“字妖”的骂名,包弼臣愤而作诗:“碑版碑版,入世何晚?邓包已亡,必遭白眼。白眼可遭,精不可销。返魂石中,万劫骑鳖!鳖足竞断,四极之陷。尔何不者?应独游乎汗漫,而不能忘当年笔公之一盼。”从中也可见其坚守碑体创新的决心。


大江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包弼臣的坚守和独创除了赢得当时名流孙毓文、李文田的鼓励、支持外,也赢得了后世名家的推崇。时过百年之后的今天,“包体”书法仍然是人们寻求、收藏、研究、借鉴的对象。



四川大学教授侯开嘉先生在《四川著名碑学书家包弼臣》一文中,对包弼臣魏碑行书的章法、结体和用笔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现将其大意概述如下:


章法。包弼臣反对分行布白中那种端若引绳、上下方整、前后齐平、平直相似、状若算子的“馆阁体”布局。他对邓石如“计白当黑”的理论和包世臣“左右牝牡相得”、“气满”的见解有很深的体会,其行书作品的布局十分讲究字的大小、长短、粗细、倚斜、收放、揖让等变化,显得错落有致、牝牡相得,笔调统一,神完气足,满目新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说郑板桥的章法是“乱石铺街”,包弼臣的章法则是“众星丽天”,两者可以相互争辉又各具风采,郑板桥显得“古拙奇拗”,包弼臣显得“雄健劲逸”。


结体其主要特征,一是直接取法魏碑字形,稍加变化,使之更加端严大方;二是间接取法唐碑字形,用魏碑笔意书之,使之活泼生动;三是结字任其自然,笔画多的写得大而长,笔画少的写得小而扁,极具独创性、情趣美;四是倚斜取势,以奇险取胜,破格夸张,妙趣横生)。包对字的结体进行大量人为改造,规矩者放纵之,齐平者倚斜之,紧密者开朗之,松散者收敛之。他用破格法:特意把笔画写出口外;用夸张法:将“邑”缩小“口,”“势”放纵“乙”,“致”把“至”拉长,“欲”把“欠”增高,“知”把“口”扩大,“名”把撇刷长,“作“把人旁写得又小又歪;用奇险法:“实”字加重宝盖,“亦”字下部四点呈扇形,“下”字写成草书三点而右下角一点居然与其他二点抗衡。总之,包的行书结字完全是受了魏晋时期书法的启示。


用笔。赵之谦用魏碑笔法写行书,有人认为是赵之谦首创,其实不然。他和包弼臣是同时用魏碑笔法写行书,天隔东西,各擅其美。赵明显柔弱,而包笔力雄健、厚重,笔酣墨饱,有力透纸背之感。包弼臣自言“我手有奇气,使笔如使戟”。包用笔以方笔为主,中锋行笔,加之顿挫、折笔、断笔回锋、波磔等法,使字沉着,并时用侧锋“刷”字,又具有几分飘逸潇洒。

来源:阵风


分享才有价值 ,分享给朋友们吧!

艺术家 • 拍 卖 • 画 廊 • 收藏家 • 艺术机构 • 资讯交流平台


长按指纹, 识别二维码

每日分享艺术收藏海量资讯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客服电话:0514-82931280

客服QQ:

1749500662(周)、2572458700(张)、1446241846(曹)

业务/监督:13801446998(徐先生)

邮 箱:nowart@126.com 邮 编:225000

编辑部:扬州市文昌西路525号报业传媒集团大厦12楼

声明|图片或内容来源于网络,用于非商业途径,由@中国在线艺术网(微信号:zgzxyswgzpt)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