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三哥白冰峰的艺术人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平台广告刊登微信:1049393239  电话:15829189612


白冰峰先生双笔书写:中秋快乐!

【白冰峰在书画艺术大赛颁奖典礼获奖感言】

  他不做“三哥”很多年,他只想好好爱一回?很久没有见到“三哥”白冰峰了。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来,县内活跃着两支民间媒体——县照相馆的朱师傅和利民摄影部的白老三。十多年来,县上有会必见白老三,学生建档照相也基本一律是利民照相馆,学校方面就纷纷认识了白老三和他的助理摄像师“小马”了。如今小马已经不小了,完全可以自己过河,也很难再见到白老三还亲自操刀照相了。那他在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前几年还在十三狼的专辑里见他拉二胡给伴奏了,我就觉得他一定另有所爱,大概是在追求艺术了。一次同行时,我说过他是在玩技术而朱师傅是弄艺术的趣话。这观点当然还不能是结论,期待着更多的人表达不同的意见。

【台湾电视台采访时现场书写】

  如果对白老三做个认知度的问卷调查,估计怎么也不会在60%以下吧。他老是乐呵呵的,大咧咧地半张着嘴,花花的眼睛贼亮亮地放光。见过了他的弟兄们,我就猜想,要是他不会照相,肯定就像其他兄弟们一样生活在他的元朝(韩家镇元朝村)吧,作为一个农民,那他这个样子会不会就是傻呵呵的形象了呢?在彬县最偏僻的韩家老山里的小村落,如果像他这样整天张着大嘴傻傻地笑着,会不会连老婆也讨不到呢?
  问题是,白老三进城了,还比我们任何人都“农村包围城市”早。白嫂大家都熟悉,整天坐镇利民“白公馆”的镇馆夫人,白白胖胖的一脸福相,本就是县城教育巷的大家闺秀。

  白老三携夫人出访美国,到访台湾,发给我们的来自日本的外烟,还是“万宝路”(越吸越短)的。他告诉诗人凯云他的骄傲,在美国他的书法艺术被热捧,尤其是双笔书法在天真的外国朋友蓝眼睛看来“像是镜子里的效果”而惊呼不已;特殊晕墨的效果写出象形的“虎”字好像毫发毕现的真虎皮;最是双峰加晕墨“做”出来的《双猴献寿》堪称一绝,简直就是独门绝技。这样两幅作品赚到了数千美元!我顺势叫凯云当场写新闻,《今日彬县》第一时间向大家报喜:白老三这回拿书画换到外汇啦!

【白冰峰赴美国纽约参加第33届58国书画联展】

  后来他又给大漠看出国期间的照片,奇迹!2012年白老三参加艺术博览会,据夫人武丽琴说,是在美国参加58国第三十四届书画展后,,总部大厦门前的192国国旗,因为无风国旗并不飘,而三哥愣是向位列第31的中国旗走去端起相机聚焦,几乎就在这一刻奇迹终于发生了。中国旗向是见了熟人一样飘起来!像是给他们一拨同胞打招呼。当他将照片拿给同伴们时看,“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抬眼望依然平静如初,然而照片上千真万确是中国期微微飘起来了。他当时激动地说“国旗,你怎么就认识我是中国人呢?!”
  诗人敏感的神经,被他善拉二胡的手指弹动,大漠后来附会写出了《国旗向我招手》,类似柯云路在《新星》之后找不着北一样地鼓吹气功的宣扬文学,把白老师这次巧合弄得神乎玄乎。
  老同学李晓谋是当年我们的文学社长,一出社会一心扑在经营上,前多年就把生意做得起火带炮的,却悄悄就出了三本散文集。作家笔会难得的机会他才参加了几次,每次向他约稿也总是推诿没反应,一日突然却发来了一稿,克避彬县多年前文人相轻的互敬共进,为三哥写出了《白冰峰的艺术世界》,我才从这个途径了解到白老三的艺术追求和求艺足迹。三哥这时又是哈哈大笑着——既是自夸又是夸赞小谋的文笔——说“天下文章数三秦,三秦文章数古豳。敝乡大漠和凯云,写的都是我本人!”这贼!分明活用又冒充了三江进士的老师么。

【白冰峰、王敬之、袁江在台湾合影留念】

  白冰峰在三年困难期间出生于远离县城的村落,自幼家贫。困窘的生活环境却让他自幼多了一份坚韧与执着。他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志存高远,善良勤快。但艰苦的环境无法阻止他追求艺术的心,酷爱绘画的他没有纸笔,常常用树枝在地上画他心中所喜爱和向往的一切;喜爱音乐却没有乐器,时常站在音美老师的窗外倾听得使他陶醉,这种渴求知识,刻苦勤奋的举动深深的感动了惜才爱才的老师,将自己房间门上的钥匙交给他一把。白冰峰就跟马老师学习绘画、音乐。忘我的勤奋努力使他从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中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师生之情。
  毕业后,为了改变生活现状,实现他从小上美院的梦想,一有空闲就背起画夹,拿起画笔,去大山深处采风写生,感受生活,体味艺术,去乡村集市给人画像,画年画去卖,用微薄的收入帮补家用。

  书画艺术在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的环境中毕竟很难维持生计,更无法谈及发展艺术。面对现实的残酷,他忍痛放下画笔,投入到市场前景相对看好的摄影中,用给村民画像挣来的钱买了一台普通照相机,自己动手画了几块布景,添置了简单的冲洗设备,带着他的五弟走乡串户去照相,沿西兰路跟集赶会脚踏陕甘两省,早起晚归,风餐露宿,“吃饭没时间,睡觉没地点。白天照相搞经营,晚上住的是帆布棚。”(自谑打油诗)在几十年的摄影路上,他始终勤奋、谦和,保持着宽厚、火热的上进心,摄影艺术渐进,在业界名声鹊起。

  1985年,是他摄影事业的转机,在办理第一代身份证试点中脱颖而出,通过了层层筛选被确定责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地区的身份证照相工作,正是在这一年的磨练中,他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使他的摄影技艺也在大量而又严格的实践工作中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一年后返回彬县便立志改变本县照相行业落后的局面,他从城市带回了先进的设备,全方位的改变了传统照相行业的老一套,做到“立等可取”,而且在化妆造型、服装形式、场景规模、创意服务等方面有了大提升。
  但他始终为人朴实低调,心存感恩。在发展业务中见到母校学生们所用的课桌板凳依然是自己上小学时候用过的,已经破旧不堪。他顾不上事务缠身,第一时间请工匠选材设计,精心加工,赶制出一批崭新的课桌板凳以及体育活动教材。

  十年前,他又多方筹资为家乡铺筑了一条柏油马路,为母校加修围墙,为全村饮水到户。在5.12地震后,他多方奔走,组织省市名家书画义卖,筹集善款三万多元全部捐给灾区。三年间先后资助8名贫困大学生。
  借着从事摄影行业便利,为贫困、孤寡、弱势人群免费照相累计超过30万元。人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他见困就帮,见难必助,却常常自嘲道:“我是受了家乡父老的涌泉之恩,却以滴水相报。”
  深入他的书房,除了里陈列的艺术品、字画,就是丰富的藏书。偶尔翻阅藏书会发现书架底下整整存放着一箱子的获奖证书和各种奖杯,有些是参加国家级大型摄影赛事获得的,有些是省、市、区各种摄影大赛所获得的,但他却很少示人。作为本土的摄影者,他多年来义务向社会各界以及外地机构、媒体提供了大量宣传、介绍彬县的图片、资料,特别还利用自己在县城开的宾馆内作窗口,从走道到房间都是他亲拍的宣传彬县推介彬县的摄影图片。

  在艺术的道路上历尽寒暑风雨才能有硕果压枝头。他的摄影和书画艺术在几十年的磨砺中不断提升,在同仁中赞誉有加。参加“世界华人艺术精品交流展”——日本东京展出双笔同书《天道酬勤》荣获国际金奖;,和谐中国”书画名家论坛,并应媒体之邀现场表演双笔书法;;参加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在为期6天的艺术博览会上书画在国际友人面前。
  由于他在书画方面的斐然业绩和在优厚的的人际资源,被推举为“邠州书画学会”会长,他以特有的魄力迎难而上联合各界,邀请名家进行学术交流,使学会的工作生机勃勃。
  他多方奔走协调,策划了在彬县书画史上的奇迹——“邠州尽朝晖”百米书画长卷,一百六十八米长,数十位画名家呕心沥血汇聚而成,气势博大、构思精美、富有神韵。
  他始终冷静面对着荣誉,低调处之,正如他常写的一联:“静观世事、笑对人生”。偶尔用二胡的旋律舒展自己心声。
  他扎在大山深处的根基是牢固的;他受过自然滋润的枝叶更茂盛。但愿他的艺术人生有意境,有收获。

看完此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在文末右下角“写留言”处留言

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原文阅读 30多万人本地人都在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