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David技术帖】吹竹笛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昨晚第一次听着图书馆的闭馆音乐走出来,这音乐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小时候在区少年宫学了好几年的竹笛,那时大概也一直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音乐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如果你能以一种乐器为载体,去欣赏它、钻研它甚至“参与它”,它就会融化进入你的血液和灵魂,让你懂得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和浪漫,如何追求美和浪漫。

我觉得,吹奏一门乐器的经验,无论成熟与否,都要记录下来。

少年宫那位教我竹笛的老师叫于洋。现在想想,于老师的相貌和易中天先生大概有七分相似,虎头方脸,颇有威严,有教授风范;但吹起笛子,又很有传统艺术家的味道。从那时候一个小孩子的角度看,于老师对待学生是很严厉的,这一个周末现场教两首曲子,下一个周末就要检查,必须吹会、吹熟,否则要挨批。这对于我们技艺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闲言少叙,我还是讲讲经验吧。

在这之前说明:因为我们统一学习,买笛子不成问题。如果你是自学者,自购笛子,一定要试试高音5和高音6,如果这两个音能上去,才能保证这笛子的质量。当然,这只是必要条件,不是选购笛子的充分条件。

首先,学过竹笛的都知道,竹笛的“命根子”是笛膜。选一种上好的笛膜,这对每一个笛手来说是最要紧的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几种笛膜的牌子主要是佳音牌、百花牌、安徽龙潭湖牌,不管买哪一种,其实标准都是一样的——一定要以细白、半透明、无杂质为首选。专业的笛子演奏家,都会采用安徽产的苇膜为首选。不过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在笛膜挑选上也不能忽视。

挑好笛膜后,还要选择一种恰当的黏合剂,把笛膜粘在竹笛的膜孔,也就是左数第二个孔。目前常用的黏合剂是阿胶和树脂,于老师为我们推荐的是阿胶,而且最好用东阿阿胶(胶东特产,就是《大宅门》里白景琦借此发家的东西)。买来一块东阿阿胶,如何使其有黏性呢?据我的回忆,于老师当时的原话是:“用阿胶的一角蘸水,如果身边没有水,就舔一下阿胶,把阿胶蘸上唾液”,不过他的原话也有可能是:“阿胶蘸唾液,比蘸水的效果要好一些。”这个记不清了。

笛膜要裁成指甲盖大小的正方形来贴,贴时注意松紧适中,以笛子既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又能发出低沉古朴的声音为宜。贴好了就不要轻易动它,因为它很脆弱,很容易破裂的。

我曾经做个个好玩的实验,用双面胶来替代笛膜贴上去,这样笛子也能发出声音,但这声音就走样了,比正常的音阶低了一调,没法听。

吹奏的时候,注意每个音都要吐,哪怕是指法上非常相似的两个音,都要记得“一音一吐”。练吐音的话,一开始可以找一些特定的歌曲,比如《卖报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节奏轻快的歌曲。其实还是那句话:气息很重要。

另一个问题是颤音。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也用了好长时间才克服。吹竹笛吹到长音,就会用到所谓的颤音,也就是让小腹肌肉有节奏地抖动起来,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苏武牧羊》是初学者练习颤音的上好乐曲,后期可以试着练一下《春到湘江》、《牧民新歌》和《鹧鸪飞》这三首曲子。颤音跟指法有很大关系。例如,中音“哆”的颤音指法是:开第六孔,颤第三孔;高音“哆”的指法是:开一、六孔,颤二、三孔。

有一个练习颤音的小小经验是:先吹“咪”,再快速吹“发”,然后就这样“咪发咪发咪发”地不断循环;或者更好的办法是,先吹“唆”,再快速吹“拉”,然后“唆拉唆拉唆拉”地快速循环,要持之以恒地练。

现在这把竹笛还挂在家中,偶尔拿出,拂拭之,吹奏之。

最后推荐竹笛爱好者分别可以初学、中阶、高阶分别可以练习的竹笛曲子:

初学:《卖报歌》《红河谷》《歌唱二小放牛郎》《苏武牧羊》《让我们荡起双桨》《嘎达梅林》《青春舞曲》

中阶:《春到湘江》《怀念战友》《秦川抒怀》《狼图腾》《美人吟》《在那遥远的地方》《灞桥柳》《马儿啊你慢些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铁血丹心》《敢问路在何方》

高阶:《梁祝》《琅琊神韵》《秋湖月夜》《珠帘寨》《云雀》《牡丹亭组曲》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