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小提琴的琴弓断了、二胡的蒙皮破了……有没有地方修?打开百度地图,贵阳只此一家——祖孙三代专修乐器30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音乐爱好者,若是小提琴的琴弓断了,或者二胡的蒙皮破了……想找个地方给修修乐器。打开手机的“百度地图”,搜索“贵阳修乐器”,巨大的贵阳地图上,仅显示在大西门的通衢街内,有一家乐器修理店。

这并不起眼的背街小店,竟已有30多年历史,是贵阳唯一一家专门修理乐器的店铺。





王凯钦正在修理萨克斯


王凯钦和他的叔叔在店门口的合影




“旧情怀”老店,吸引全省各地回头客


藏在大西门通衢街角落里的小店,依然保持着80、90年代的旧模样。生锈的卷帘门高高升起,墙壁和房顶都有漏水的印记;水泥地面不少地方已经因为长期行走踩踏而变得十分“光溜”;门口是木条与玻璃简单“拼凑”起来的一个小柜台,里面放着各种乐器的配件;墙上挂着已经修好的二胡、萨克斯等乐器;,两台老虎钳夹在桌沿,桌上散放着各种修理工具……

 一个20岁出头的微胖小伙,伏在桌前,摆弄着一支萨克斯,一阵忙碌后终于露出笑容,感叹道:“这西洋乐器就是麻烦,零件多,装配要求高,修起来比较费劲。”

说起这乐器修理店,小伙子一脸自豪地说,别看这店开得这么偏,摆设也这么陈旧,但在贵阳的“乐友”圈里,可是很有名气的,他们乐器坏了,都会来这里修理,甚至遵义、都匀、毕节等其他地方的朋友,都会专程跑到这里来修乐器。

小伙子笑着说:“基本全是熟客,完全不用广告,手艺好,顾客就会人带人地来。”



早年爷爷创办,如今孙子接手“传家店”


小伙子名字叫王凯钦,他的身份很多:小店老板、扬琴手、音乐老师、乐器修理匠……

王凯钦说,小店是他爷爷开起来的,爷爷当年也算是贵阳最早一辈的“文艺青年”,敲得一手好扬琴,架子鼓也打得好,并且还能亲手做鼓。80年代时候,爷爷赶着那几年的“摇滚启蒙风”,在贵阳做了300多台架子鼓卖掉,赚了一些钱,于是搞起了这个乐器修理店。如今这小店,主要是他和爸爸以及叔叔在打理。

在爷爷的带动下,王凯钦从小学琴、学鼓,现在已是小有名气的扬琴手,活跃在贵阳各种大小演出当中,也收了一些慕名而来的扬琴学生。而修乐器,王凯钦也是个优秀的匠人,从小看着爷爷、爸爸修乐器,到现在自己修乐器。所有的热门、冷门乐器,王凯钦基本上都见过、摸过了。不少“疑难杂症”,他都能轻松解决。

王凯钦拿起一把吉他说:“看这把琴,琴头摔断了,一般认为这琴就报废了,就算把琴头粘好,只要把琴弦装上去,它还是会被扯开。所以我叔叔教我,在里面打个槽,装一块坚硬的檀木,再粘上,相当于有了‘钢筋’支撑,就结实多了。”


乐器不用太贵,“好听”才是音乐


王凯钦说,他修乐器价格不贵,那些顶级的琴,修下来也就几百块钱。高档二胡换蒙皮,材料稀有,活路精细,买来贵维修也贵。他建议一般爱好者,真没必要买太贵的乐器。现在很多乐器,过分追求稀有材料,价格昂贵不说,还容易被“坑”。

 “音乐嘛,就应该好听,你的乐器再贵,都不如你安安心心地演奏一段好听的音乐,好听的音乐更能打动人。”说着,王凯钦又埋头修理另一支萨克斯去了。

敲击、修理、安装……叮叮当当,叮叮当当,这凝聚了3代人心血的“音乐”,躲在喧嚣城市的角落里,“演奏”了30年。






我们记录光阴
时间在流淌,能够在我们平凡的生命留下光点的,除了大悲大喜,还有许多微不足道却让人记忆深刻的琐事。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正发生着这样的事?贵阳社区通现向读者征集线索,具体栏目有:街坊故事、社区人物、我有发明、身边囧事、邻里之间、老物件、家长里短、写字楼故事、社区警务栏、急诊室故事等,如果你或你身边有类似的故事,请你通知我们,我们将做好一个记录者,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