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天人吹响在空中的音乐:太湖人家的鹞笛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少年背着草篮走在田埂上,寂寥惆怅中抬头看到远处有双燕、蜈蚣风筝在飞,天空中传来好听的声音,像有人在吹笛,吹箫,那是农人放的鹞笛风筝,少年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笑颜。
少年叫吴顺洪,看到村里的同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回家求娘要念书,娘说家里穷得饭都吃不饱那有钱送你去学堂。少年哭闹着。后来娘向村里好心的人借了五斗米,送儿子去学堂念书。只念了两年书,家里实在供不起,少年辍学了,背着草篮在田埂上樵草,心事如春天的草一样繁生。天空飘飞的风筝和鹞笛舒开了少年的心,多日后他学做了第一只风筝“月亮鹞”,用竹篾弯了个满月形状,插上太湖边的芦花。
 
83岁的吴顺洪老人至今还记得他年少时做的这只“月亮鹞”。他坐在老屋门口跟我讲少年的烦恼,讲制作放飞鹞子鹞笛的快活,他把鹞笛叫做“空中音乐”。

鹞笛是太湖人家的特色,在太湖边生活的周铁人自古以来就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放风筝叫做放鹞子。那里的人放鹞子喜欢系上自己的鹞笛。

笛子通常是由人吹奏的,而鹞笛没有人吹,它在天空中飘飞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像是有天神在吹奏。

鹞笛用当地生长的一种叫“孵鸡竹”的材料制成。此竹子上下粗细和节间距离匀称,取材后阴干一年,经手工精心制作而成。按取材的粗细可以制成高、中、低音量的“鹞笛”。根据风力和风筝的大小,高、中、低音同时放,也可单放。据说鹞笛在空中音响浑厚,和美,时高时低,风力越大,声音越是悦耳动听。放得越高,传得越远,二三公里外都能清晰听到。农家有时兴致来了夜间也会放风筝,鹞笛配上一串串鹞灯更是美妙。鹞灯是用细铁丝编制的铁丝篓,放飞前铁丝篓底部放上部分点燃的木炭,上面加上生的木炭和木屑。然后一盏盏鹞灯挂在鹞绳上,慢慢放上高空。空中风力强劲,木炭越烧越旺,鹞灯也越来越亮,铁篓网孔中撒落下一串串带尾的焰火,形态各异犹如天女散花。

我从没见过鹞笛和鹞灯,只是听老一辈的人描述。这两年春天我在太湖边行走,总会遥望天空,留意人家放飞的风筝,可是我一次都没见到鹞笛,这多少有点遗憾。有内行的师傅告诉我,这鹞笛现在很少见到的,一般人是放不上去的,即使放也只会单放一根笛。高、中、低音同时放要具备条件,风力最好是四级左右,东南风或偏东风。小风筝带不起鹞笛,只有硬板类或硬翅类的大型风筝才能稳飞。周铁有多位制作鹞笛和风筝的高手,像闵焕彬和吴顺洪两位都是十几岁就放风筝,玩了一辈子,他们会做鹞笛。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诞生日,每年这一天宜兴周铁的百姓会在太湖边举办风筝节。今年风筝节我想找闵焕彬老人好好聊聊,老人是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鹞笛和风筝制作传承人”。要是能见识一下他放飞的鹞笛,那绝对是一件难得的乐事。可遗憾的是今年风筝节上我没能见到闵焕彬老人,主办方负责人说老闵前不久去世了。活过今年这个春节,94岁的老顽童到天上去放风筝了。
    
我在风筝节上仰望天空,看到了法制宣传风筝,电力宣传风筝,却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鹞笛,这可是太湖人家最具特色的传统鹞子啊,我想听一听鹞笛发出的天籁之音,想了解太湖边关于鹞笛的人文故事,谁能告诉我呢?,你可以找找吴顺洪。风筝节上老吴本是活跃分子,去年放风筝时不慎扭伤了腿,现在放不了风筝在家静养的。闵焕彬之后,他是周铁镇最年长的鹞笛制作和放飞人。
找吴顺洪其实是容易的,到小镇上只要打听放鹞子的老吴,人家就会指着沿大路的五开间店铺告诉你,他住五间头店铺后面,巷子拐进去头一个门就是。
    
老吴头戴深蓝色的鸭舌帽,帽子上印着宜兴风筝四个字,虽然腿伤拄着柱杖,但看上去精神不错。老人只念过两年书,却一辈子有着田园牧歌的美感。十岁时他做了第一只鹞子“月亮鹞”。在以后漫长的农田劳作中,他带着鹞子出工,将那些燕子,蝴蝶、蜈蚣风筝放在高空,线系在树上或水车棚上,劳累时抬头看一下。他最喜欢将鹞笛系在九龙凤筝上,让一个村庄的人田间干活听到悦耳的乐声。而今,他再也放不了风筝放不了鹞笛,这多少有点惆怅。
    
他的鹞笛和风筝都存放在老屋里,离他现在住的新家大概500米路。老人拄着拐杖带我过去,顺着大路往前,我的眼睛瞬间被金黄,嫩绿,桃红点亮,那是田间的油菜花、麦苗和桃树。我惊讶这里还保留着小半个村庄,附近几个村庄都被拆除,建起了厂房和商品房,早已看不到农村的模样。
    
遗留下来的半个村庄倒让老吴恍若生活在过去,他有空就来老房子看看。想起从前放风筝的快活日子,心里就舒畅。
    
早年的日子过得总是那么窘迫,放放风筝解解忧闷。村子里有一位叫张汉生的老农,也喜欢做风筝放风筝,他们比试着谁的风筝飞得稳。下田干活先将风筝放上天,田间休息时喝上壶大麦茶,互相欣赏着风筝,听着悠悠长长的鹞笛,自得其乐。当时沿太湖的大区村、西村、浯溪港、沙塘港都有农家放风筝放鹞笛,这也是太湖农家的风雅之处。
老吴生活的大区村靠太湖很近,夜深人静时睡床上都能听到湖涛声和芦苇哗哗的声。大区是周铁小镇商贾出太湖最近的一个港口,商船农船都从这个口子上出入,对岸马山农户到小镇来卖杨梅、卖茅柴,逢三六九到猪落场捉小猪都从大区港进来。夜间航行听到鹞笛声就知道靠大区港了。那时候生活在太湖边的人们,几乎家家驾船出去捞水草做肥料,为了多捞点回来,常常起早摸黑。碰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有人摸不到港门,在太湖里急得团团转。这时家里的亲人高高地放起“鹞子”,挂上“鹞灯”,系上“鹞笛”,使湖中船上的人能够看得见听得到,朝此方向找寻回家的路。老吴说鹞笛和鹞灯当时还起到一定的导航作用呢。

制作风筝鹞笛有着无穷乐趣。老吴叫老伴拿出了8支鹞笛,我细瞧,其外形跟人们演奏用的笛子非常相似,只是比普通笛子要大许多,每支都有一米长左右。竹管上等距离开着进风劈口,管子粗的口子有半公分左右,管子细的口子约3公分。
    
我顺手拿起一根竹管对着口子吹一下,听见发出呜地一声响。老吴介绍说,鹞笛必须选用“孵鸡竹”,其它竹子不好做。“孵鸡竹”是当地人的说法,它出笋多而密,毛茸茸的笋头远看好像孵出来的小鸡。这种竹子握在手里轻飘、柔软,但韧性强。粗的竹子用来做高音,风灌进去发出好听的共鸣声,细管子的音量娇。如果高、中、低三组同时放,那真是天人吹的“空中音乐”。
    
几年前有电视台来采访,老吴和闵焕彬的儿子表演了一次。正值晚秋时节,那天的风力4级以上,且比较和润,他们早早吃过夜饭,在空旷地带放飞。老闵儿子放了一条大型龙,鹞绳上挂着十多盏鹞灯。老吴放了条60米长的中型龙,系了6支鹞笛,三支低音,二支中音,一支高音。6支鹞笛上去,吃到风发出了天籁般的乐声,如竹笛的悠扬清脆,又如洞箫般浑厚低沉,鹞灯和鹞笛珠联璧合,底下观看的人无不拍手称奇。
    
这是他近几年来放得比较成功的一次,后来就没放过。一来年纪大手腿不利索,大型硬板硬翅类风筝放不过来,二来放鹞笛要碰到合适的风向风力,弄不好风筝摔跟头,鹞笛落地就断了,他舍不得这几支鹞笛,想留着作个纪念。纪念远去的村庄,田野,蔚蓝天空中风吹麦浪的日子,那是农耕时代纯美的记忆。

太湖边放鹞笛鹞灯,现在很少能见到了,不少人怀念那个年代农人自寻乐趣的风雅,它曾经是农家艰难日子里的一抺亮色。无法断定最先放鹞笛的农人有多浪漫,也许是想给平淡的生活弄出点好听的声响来,农人的想法一般比较朴素的。 

撰稿:冯乐心 整理:徐沭明 许娟  制作:潘伟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