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聚澳专访】张国柱老师---用音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张国柱老师简介



张国柱2009年被中国最权威的机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命名为当代民族音乐家。他擅长中国笛、箫、埙及民族管乐器的演奏。多年来在中国曾为多部电视剧;电影配乐及画面的录制工作,如:电视剧《唐明皇》套拍片《杨贵妃》《大漠赤城》《东周·列国》等。

国内部分著名歌唱家的伴奏音乐也是由张国柱担任领奏伴奏的。如:著名歌唱家蒋大为的《最美的歌献给妈妈》《我爱桃花》著名歌唱家佟铁鑫的《漓江行》和著名歌唱家魏金栋的《延安放歌》等。

张国柱的笛子演奏非常有特点:他打破了纯南派和纯北派传统的吹奏方法模式,力争用笛子来表现中国人的情和韵并继承发杨了新派(京派)笛子大师刘森先生和世界公认的笛子大师簡广易先生如歌、如诉的演奏风范及本人对作品的二度创作。

在中国大陆,张国柱可谓演奏如歌风格的佼佼者,他的笛子演奏特点及韵味几乎无人和他相比拟。就是专业院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教授欲想掌握此风格的演奏也要请张国柱老师教学学习。

2009年中央电视台CCTV《奋斗》栏目把张国柱评为奋斗中国的青年榜样。把他誉为青年人的学习标兵。

(图左为张国柱恩师简广易先生,图右为张国柱老师)


Q = 聚澳传媒 Ausfocus

Z = 张国柱


Q: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聚澳传媒的采访,澳洲的朋友对您还不太了解,首先您能先介绍一下自己吗?您此次来澳洲的原因是什么呢?


Z: 大家好,我叫张国柱来自北京。我的老家是天津。我在北京居住了15年了。我主要擅长的乐器是笛萧埙。中国的竹笛,中国的箫(洞箫南萧),也有埙和巴乌葫芦丝,就是管乐器的演奏。


我们此次来澳洲的原因是收到了中国企业发展委员会的邀请。然后我就来到了墨尔本同时也考察一下当地的民乐市场。


Q:您吹奏的乐器有的是具有7千年历史的古乐器,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么古老的乐器呢?难学吗?乐谱怎么得到呢?


Z:我吹奏的乐器当中,埙是7千年的古乐器。因为我们从浙江河姆渡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埙这种乐器。当时在古代,它本来是作为一个捕猎的工具。古先民为了传递信息或者为了打野兽。即使是捕猎的工具,它本身也是一种乐器。在捕猎的过程中,传递暗号。埙体现出古先民的智慧的结晶。但是却没有乐谱记载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而埙这种乐器的产生是在七千年以前,属于史前文化所以是没有什么记载的。另外史前文化,浙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后,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仰韶文化,也发现了埙这种乐器。其次,在甘肃的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中以及河南的郑铭古路也依次发现了埙。虽然埙是一代一代的传,但是总是在失传了又拿起来,拿起来又失传的循环中。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乐器与其他乐器相比不是很规范,尤其是在音准方面。其次,演奏此乐器并把它吹准确也是很难的。第三,它的音域比较窄,普及率不是太高。但是这个乐器有它的存在价值。这个乐器还是无法用其他乐器代替的。第四,这个乐器没有八度,都是本位音,能吹10-12个音,但是有腑吹音。我当时选择吹奏古乐器的原因是:一是声音非常的迷人。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承的象征。另外,听古香古色的这个声音,我个人比较喜欢。我演奏埙已有二十几年了。除此之外,我主要还演奏笛子。我的演奏风格在大陆也是比较难学的。我演奏的笛子风格是刘森老师如歌的风格的演奏方法。它的演奏不同于传统的纯南派和纯北派的吹法。也就是说纯南派和纯北派保持了传统的吹法。我们的演奏方法是在传统的方法掌握很好的基础上来演奏这个风格。简单来说,就像说唱一样。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解释为我们丝弦的震撼力没有吹管乐器的震撼力强,而肉指的是人的喉咙。比如我演奏的一首曲子大家不太熟悉,可是大家对一首声乐却耳熟能详。因为它除了音乐的旋律之外还有歌词。它有音乐和文学的两重性。反过来我们的竹在学它的肉,模拟人生。我认为声乐的最高境界是器乐化,器乐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声乐化,相为互补。所以在拿器乐演奏的时候,我们演奏出人生的效果和歌词的感觉是很难的。目前国家的一级演奏员或者大学教授要想掌握这个风格的演奏,都是找我来学习的。同时这些年我也一直在研究这个吹法。


由于一种传承的关系,我一直在研究和学习埙。从难易角度而言,我个人觉得它的技法不是很多,挺好学的。另外,我们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有方法。如果方法对头,就很快掌握了。除了埙,巴乌葫芦丝也比较好普及。但是和埙相比,埙的味道会更浓一些。这次到访澳洲,我还特地带了些笛,箫(木箫)埙和葫芦丝。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我可以低价成本出售。主要还是以交朋友为主。


关于埙的乐谱方面,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开幕式上,中央民族乐团的杜次文老师用埙吹奏了《楚歌》,当时轰动了整个洛杉矶奥运会。从那以后,这个埙的普及面更宽了。现在中国成立了埙的专业委员会,我是常务理事。中国的民族乐器都是按照简谱来记谱的,也有拿线谱的。但是曲内有好多标记,简谱比较好标。


(图上为埙)



Q:现在古乐器在乐器演奏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地位?弹奏的人多吗?


Z: 我个人认为在现代,它是一个特色,目前还算不上是一个主流乐器。主流乐器就是西洋管琴,如单簧管,双簧管,小号,长笛,小提琴和钢琴等。中国民族乐器比如笛子二胡,扬琴,琵琶,中阮,唢呐,笙这些都是主流乐器。但是埙和葫芦丝不是占在主流乐器之中。但是由于它是一个特色,所以学习的人也是很多的。近年来,中国的很多电视剧,电影,用埙来表现背景音乐和场面的比较多。这个如泣如诉的感觉,拿埙来吹是最合适的。已经去世的厦门大学教授赵良山老师曾出过埙的专辑。电视剧《良家妇女》和《大明宫词》整个影片里面的伴奏全是用埙演奏的。为什么所有的背景音乐全选埙呢,因为导演和制片人把所有的乐器全试了一遍,衡量之后,埙是最合适的。不同的乐器体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笛子一吹就是欢喜,箫有些悲伤,但是要如泣如诉,埙的表现是最为恰当的。但是也不能说埙只能表现如泣如诉,埙也可以体现欢快的感觉。赵良山老师写的《南乡小调》就能体现出活泼快乐的感觉,还比如张鹰老师写的《福海观荷》也很欢快的。



Q:您觉得古乐器和现代乐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Z:古乐器的音域没有现代乐器的音域宽泛。从制作角度,没有常规乐器那么规范,如音准音色统一上不是太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相比,西洋乐器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它比较完善比较好。我们的乐器是农民的产物,我们注重的是线条美,西洋乐器讲究的是合声对位。但是我们的民族乐器的线条美是西洋乐器无法表现的。我们中国人不光研究古乐器,我们还讲究律和韵的关系。中国音乐无论是声乐,器乐,戏曲和说唱艺术,他们的表现手法应是律是基础,韵是表现。律好掌握,韵难学。律是有数的而韵是无穷的。



Q:古乐器离大家毕竟比较遥远,您怎么做到古乐器和现代元素的融合?

Z:如何融合,主要是和作曲家共同合作,创作出一些作品。不管有什么样的古乐器要问世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作品跟上。所以在大家听到这首作品的同时也就听到了这个乐器。



Q:您如何看待音乐和市场的关系?


Z:我个人认为跟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体制有关系,我们不见得能左右市场。我们要发扬光大和做宣扬,如果政府不推崇,我想也是不行的。比如,我们中国的乐器不像西洋的管弦乐那样普及。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宣传面不够宽泛,所以世人对我们的民族乐器没有足够的认识。


Q: 澳洲经常有很多的演出活动,像现在很多华人社团都有庆祝活动,您愿意为墨尔本的朋友演奏吗?您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您?


Z:我当然很乐意为大家演奏。我认为演出活动不仅仅能为大家带来一份快乐,更是为推广和发扬民族乐器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我在澳洲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国柱

澳洲电话:0405569970

中国电话:13811358992

邮箱地址:jordan2yan@aliyun.com



非常感谢张国柱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并为我们解读古音乐以及中华文化之精髓。在演奏界, 张国柱老师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中国民族管乐艺术家,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对乐器的精准把握,都让我们叹为观止!希望各位微友有机会能聆听到张老师的演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遍世界各地。


此为聚澳传媒独家专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每天会带给您更多精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