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学术探讨:建国后竹笛教材发展轨迹与现状探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建国后竹笛教材发展轨迹与现状探析


                 文/王莹莹 


        竹笛专业教学始于建国后,六十多年以来竹笛教学领域的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笛乐的繁荣证实了竹笛教学的巨大进步与变迁。然而,任何先进的事物都需遵循着某些规律不断发展与进步,竹笛最为中国民乐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应当学习、借鉴其他学科门类的优势,及时总结和审视自身学科建设中教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主要探讨竹笛的教材建设,对我国专业竹笛教材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剖析了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就如何面对当前竹笛教材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教材建设的一些个人观点。
  一、竹笛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一) 早期竹笛教材(1990年以前)

  追溯竹笛的早期教材,应当为《笛子教材》、胡结续《笛子吹奏法》、刘管乐《笛子独奏曲集》《刘管乐笛子独奏曲选》《冯子存笛子独奏曲选》《笛子教材》(一)(二)《冯子存笛子曲选》《赵松庭的笛子》《笛子演奏技巧广播讲座》《笛艺春秋》《笛子练习曲选》《王铁锤笛子曲集》等。从这些早期的教材中不难看出有两种:一种是有笛子的起源、种类、演奏法等知识性内容并附加练习曲、乐曲的教材。知识性的内容多数是以讲义的形式编写的,在竹笛的介绍、竹笛演奏技法的讲解、竹笛的转调、指法等等方面内容极尽详细,附有的各种练习有的是以片段的形式加在讲解文字中间,有的则是完整的在讲义最后出现,例如《笛子教材》、《笛子吹奏法》等;另一种是单纯练习曲或乐曲式的,例如《笛子练习曲选》《刘管乐笛子曲选》等,这些仅有大量各类练习曲及乐曲集收入其中,较少的涉及文字性的内容。
这一时期出版的教材是新中国竹笛教学专业的开始,笛子作为历史上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的伴奏或合奏乐器,口传心授作为唯一一种传承和发展中国笛乐的手段,即使在民国甚至以前出现过零散的乐曲及演奏法的刊本,也并非所谓真正意义的教材。而新中国建立后这些早期竹笛教材的出版,无疑大大填补了历史空白,使长期以来处于“自由”状态下的学习者提供了初级学习方向,很多演奏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曲目为建国初期的竹笛专业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 近十几年竹笛教材的状况
  近十几年,竹笛教材的出版可谓雨后春笋般,各种精彩纷呈的教材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这一时期的教材可划分为以下几大类:1、练习曲与乐曲型教材,例如:《笛子演奏技巧十讲》《笛子基础教程》《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下册)(简谱版)》《笛子练习曲与乐曲》《笛子基础教程》《笛子技巧系统练习二十九课》(简谱版)这类教材的起点、编排等都有相似的特点,首先是笛子的介绍、构造、种类、笛子指法表,以及笛子基本吹奏法如姿势、呼吸方法、口型、手型等基本理论,然后是由简入难的练习曲、各种技巧练习,在这一部分当中有的教材里会加入一些指导性的文字内容,例如在《笛子演奏技巧十讲》中,每一种演奏技巧都有指导怎样演奏的文字介绍,这样的介绍也能够帮助自学的业余学习者了解演奏的方法,通过阅读文字性的内容以及练习曲的训练达到学会演奏的目的,这一类教材当中也包含有乐曲,乐曲一般都是选择收录各种风格、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有的教材中也包括了编者创作并发表过的乐曲,很多教材在每首乐曲的最后也有一些介绍乐曲的演奏风格、以及技术技巧要求的说明。这类教材是数量最多的一类。2、纯练习曲型教材,这一类教材的特点是没有出现任何常识或文字性的解释和指导,是纯粹的练习曲集,这类练习曲数量不多,但由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受到了很多专家和教育认识的注意和青睐,有一些教材的出版也另业界耳目一新,例如:《笛子高级练习曲选》、《五声音阶训练竹笛教程(一)》《笛子实用练习》、《竹笛初级练习一○二首》(简谱版)《竹笛基础练习五十六首》(简谱版)《竹笛快速练习二十六首》(简线谱版)《竹笛流畅练习三十首》(简线谱版)《竹笛吐音练习七十首》(简线谱版)《八孔笛——新改良竹笛应用教程》(线谱版)等,这些练习曲的出版大大弥补了笛子教学领域练习曲的内容。《笛子高级练习曲选》是《笛子练习曲选》的续篇,包含有独奏、重奏型练习曲目39首,创作、改编和移植的练习也可作为音乐会曲目演出使用,在节拍、调式调性以及指法方面都有一定难度与突破,是近十几年竹笛专业化教学探索中的优秀教材典范;近几年出版的《五声音阶训练教程(一)》、《竹笛初级练习一○二首》(简谱版)系列教材,主要是为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学生提供的训练范本,每一部都有它的训练重点,在技术要求和技巧难度上也需要通过学习者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方能够达到它的训练目标,为竹笛教学界增添了新亮点,也使现代竹笛专业化教学向前迈进了可喜的步伐。这类教材的数量在笛子教材当中所占得比重也还是偏少的一部分。3、乐曲式教材,例如《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册)、《李镇笛子曲选集》、《中国竹笛名曲荟萃》、《笛子经典名曲集》《中国笛子新作品曲集》等,这类教材未包括练习曲,是笛子各种风格乐曲集、某一种风格作品的专辑或个人作品集。有的包含乐曲分析内容,例如《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册)、《笛子经典名曲集》等;有的乐曲集如《李镇笛子曲选集》里,不仅包含乐曲及乐队总谱,还有编者对竹笛艺术的经历与见解,对学习者亦有很大帮助。这种教材数量也较少。
  总之,这一时期的教材在数量上无疑是有了大大的增加,在编写内容的形式方面有新意义的的内容产生,但除了最近几年的几部新教材以外,大多数教材还是基本上也沿续了早期教材的特征,例如教材前面文字性内容和练习曲与乐曲中文字性的讲解说明等。但这一时期演奏教育的目标与要求跟早期的教学状况相比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与进步,当今中国笛坛总体演奏技术水平的高度以及竹笛在融入国际音乐舞台所带来的对未来笛乐的期待,无疑对中国笛子高等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目标与挑战。那么,目前教材中固有的旧式教材的编写方式很有可能已经不能很好的胜任未来对笛乐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大部分竹笛教材所存在的问题
   (一)大量教材采用相似模式,教学内容进度不够科学

  许多教材多数都有相同的模式,即知识与常识——各种指法的练习曲——各种技巧练习——乐曲,这种教材编排顺序和内容的设计虽然符合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也已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设计有可能会造成某些资源的浪费。演奏的学习要从基础入手经过相当一段从初级到中级练习的训练,才能步入乐曲的环节,而这种设计很难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所有资源,比如学生在完成某一部教材练习部分所达到的水平,无法马上进入到乐曲的部分并按乐曲的顺序进行,只能另寻可以使他们继续科学的提高水平的练习曲教材,在经过充分的训练完成必要的技术要求,才有能力完成乐曲的演奏。因此,这种教材的编写模式是否应继续延续早期教材的模式,是否足够科学,值得进一步商榷。
   (二)中级、高级水平练习曲数量不足,教材的阶段性特点不强
  我们应当以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的西洋乐器教材作为参考。小提琴与钢琴从入门到水平逐步提高是有相当数量的教材可供选择的。例如在启蒙阶段,小提琴的《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铃木小提琴教材》(一至八册),钢琴的《约翰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1-8册)、哈农的《钢琴指法练习》,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还有另外可供选择的例如《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作品45)、《克莱采尔练习曲》、车尔尼的练习曲作品599、849、299、740号,到了高级阶段还有很多颇具难度的、可以在音乐会中使用的练习曲如《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肖邦和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等等。
  当前我国的竹笛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入门或初级水平的教材偏多,缺乏针对不同阶段训练的的练习曲集。中国竹笛学会会长张维良说过:“与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相比,我们我们既缺少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曲目,也尚未形成严谨而又系统化的训练教材,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竹笛专业教学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很多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南北技巧后就盲目拔高,以至于学习者许多时候是拿独奏曲或协奏曲的某些困难片段作为练习。这些都是我们缺乏不同难度、不同阶段练习曲教材所导致的教学不科学的状况,这恰恰是制约学科良性发展的绊脚石。
  三、竹笛教材未来的展望
  (一)编写适合不同时期练习的教材

  众所周知,乐器演奏的学习从入门到具备较高的演奏技术水平是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而每个时期所需教材的编写是否充分,教材是否能适合学习者某一阶段的水平是关系竹笛未来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编者应从指法、音准、速度、音色等各方面入手,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或综合。例如较好的掌握筒音为sol、re、do的常用指法是初级水平学习者在一段时期内需要客克服的困难之一,那么,在竹笛初级教材的编写上可以以指法作为分类的依据,形成以不同指法为方向的教材系列,配合各种技巧的练习,既能充分的熟练各种指法又能使演奏技巧的学习更加到位。这样一来,不同水平、不同阶段都有相应水平的多部教材来满足学习者练习的需要,每一部教材、每首练习曲都有学生可去挖掘的潜在价值,把目光集中在不同阶段练习曲的积累上,不仅使练习曲数量有所增加,教师和学生也有将整部教材充分利用的的可能性。
  (二)竹笛教材的编写与应用应达成共识与统一
  目前我国竹笛教材的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材内容设计的出发点、进度及顺序各有不同、教材建设复杂多样等,各种教材一两百部之多,仅初级类教材就有上百部。因此,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必定是根据自己个人的教学习惯和方法来进行选择与安排的。竹笛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吹管乐器,在全国拥有众多的演奏群体和学习群体,但教材的建设和选择却始终未达成共识与统一,存在着一定的的散乱性与盲目性,是制约笛子教学科学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应由国家教育、出版等权威部门组织专家,本着符合演奏教学客观规律的原则,共同研究策划并制定出最有利于初级、中级、高级等各阶段学习的合理教材,并向全国推广普及。这样从长远来看,必定是有利于笛子教学的规范、科学、系统,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优秀合理的教学资源,促进不同地区笛子学习者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三)乐曲的出版应统一演奏符号、演奏记谱和出版样式
  从新中国创建竹笛专业以来,蒋咏荷、杨荫浏、霍伟、王铁锤等老一辈艺术家开始对大量民间音乐进行整理、记谱,几千年来笛子各种技巧的演奏符号也在这一时期慢慢趋于统一并固定下来,建国几十年来所创作的大量笛子乐曲所使用的演奏符号也大都沿用了当时的记录方式,并随着新技法的产生出现了新的演奏符号,然而仍然有少部分的演奏符号存在着多种记谱形式,因此,统一演奏符号及记谱方式已成为学科规范化的必经之路。另外,乐谱出版的版式,如字体、版面大小也应统一。
  (四)应逐渐弥补笛子重奏练习曲、乐曲教材偏少的空白
重奏属室内乐范畴,是一种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重奏教学着重训练不同声部相互配合共同达到音色、音乐的均衡与统一的能力。竹笛是有多种长短、音色与风格的乐器,与很多其他乐器相比较它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满足重奏作品不同声部音乐色彩和表现方面,竹笛有极大地可能性和自身的优势,比较适合于重奏。
  竹笛的音准也是学生需要长期训练的内容,特别是在乐队中更需要靠耳朵和对乐器本身的调整和把握来完成,而重奏在对学生节奏、速度、不同声部相互配合,特别是音准训练方面,具有不可被替代的教学价值,所以在未来教材建设中,应把重奏教材的建设纳入竹笛教育体系当中,丰富竹笛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关键,其编写应当戒骄戒躁,遵循系统、科学、精益求精的原则进行,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合理性,使每一部教材都能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风采,为笛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王莹莹 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


中音协竹笛学会--中华笛箫网,公益笛箫文化传播平台


欢迎提供资讯资料

联系方式:289807135@qq.com;442903187@qq.com

更多资讯资料尽在竹笛学会---中华笛箫网

网站网址:www.zgdizi.com

网站手机app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中音协竹笛学会--中华笛箫网公众号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