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时光印记---琵琶的今世前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琵琶”这名是古人巧妙地结合音、形、意的造字手法产生出来的,为汉语上特有,并非外来词。其最初是对所有类似的弹拨乐器的指称。

有关琵琶的文献早在公元前两世纪就出现了。如东汉年(公元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开关与现在的不同,其形状为直颈,园形音箱,音位和

弦数不固定。弦数为四五六条不等,这种琵琶当时被称作“秦琵琶”或“秦汉子”。实际 上它就是今天我国民乐器中阮的前身。其名字来源于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阮咸以善弹这种琵琶而著称。后人就把这种乐器称作“阮咸”,简称为阮。而琵琶一家之言名让给了后来的曲项琵琶。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域民话商业和文化的交流的加强,从中南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其形状音箱,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或古波斯的巴尔特琴。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这种琵琶当时人称”胡琵琶“,而且还出现过一批高超的演奏家,使得这种琵琶在当时很流行,边皇室都开始热衷于听”胡乐“。后来人们结合胡琵琶,对原来的”秦琵琶“进行改造发展而形成今天有有保存的唐代琵琶。此后又进一步改造,使其从音色到造型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现代琵琶就是由这种唐琵琶演变而来的。


唐代(公元7-9世纪)是琵琶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成为了当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民国时期,已经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码,经过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指甲(或玳瑁)来拨弦发音琵琶传统上是五声音阶。琵琶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了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回在了琵琶音量和共鸣。在技法上左手大 拇指以及各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