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享乐·推荐】给琴童、家长、爱乐入门的朋友们推荐一批有趣的音乐书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直以来,网上社交平台和一些媒体上就“欣赏音乐,需要懂识谱和懂音乐理论吗?”争论不休。我觉得争论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争论者的心态有问题,是虚荣心在作怪。他们的争论最终形成两种极端:某些音乐专业者以专业自居,炫耀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心态太重,认为不识谱、不懂音乐理、不会演唱也不会演奏的爱乐者谈音乐是凭感觉胡说(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事实。);执着刁钻的乐迷,又凭自己听的唱片多,看了一些音乐背景介绍文字和唱片文案重的音乐介绍和音乐家介绍,自以为感觉比音乐专业人士好,狂妄地叫嚣不识谱一样可以评论音乐,一样可以成为音乐评论家,骂音乐专业人士只识谱不懂音乐,这种狂妄的行为也存在,也是事实。在音乐教学圈里,不会演奏也不会教演奏的琴童家长对教演奏的老师在教学上指手画脚一样,陪学陪练过程中捡学到一些演奏教学知识,自以为是,以专业人士的行为点评专业教学老师的教学,随意给老师的教学和琴童的学习下定论,这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这一来,原本美好的音乐世界,原本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学音乐是轻松的,结果无知者与有知者争论不休,破坏了音乐欣赏和音乐教学的环境,破坏了音乐欣赏的氛围和心情,这也是造成音乐家与某些狂妄和偏激乐迷对立的原因,也是造成很多琴童在老师与家长的对立中,在琴童家长圈是非乌烟瘴气中学琴孩子痛苦的根源所在。


在我看来,任何源于无知的妄言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在知识面前,只存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知,分知道的准确与不准确,懂,分懂得多与少,深与浅。


音乐是感性和理性结合的产物,要体验它,需要感性,要认识它,需要理性,只有感性或只有理性,都是不够的。比无知和不懂更可怕的是无知而不求知,不懂而不求学,还要以无知和不懂作为凶器来袭击有知者。


人为什么要听音乐?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我们感触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音乐不过是艺术化了的声音,可以让我们更敏感、更精确地去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认识人类的精神世界。把物理的声音艺术化,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学怎么行呢?音乐是有声的文字,它记录和传承人类的情感和思想。音乐,从形式上看,是声音与时间组合的科学(所以需要学习识谱、读譜和音乐理论),从内容上看,它又是时间和声音的艺术(需要很多包括音乐知识在内的知识及丰富的生活体验所组合成的一个综合的文化(也就是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思考的能力)。


虚荣心让一些人炫耀、嘚瑟和叫卖自己所懂的那点知识,而又以无知和因为无知造成的偏见去拒绝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不但不学,还不谦虚,并以自己的无知去攻击别人的有知,这种行为非常可悲,更是可耻。人,不能在要求别人不耻下问,甚至要求别人花钱来自己身上获得问题答案的同时,自己却为自己的无知辩护,自己不问,不学,别人告诉他(她),还不屑一顾,拒绝为自己的无知买单,这种现象和这种行为在音乐圈和爱乐圈,势力还不小,我们不能对其纵容。


一个人,只要生理和精神正常,学什么都能学会,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学,学的过程中是否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否持之以恒。智商再高,再天才,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智商低,才能小,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乐趣,可能学得不如天才学的那么快,一样可以学会,学懂,学好。在知识消化不良和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最需要的是学得正确,学得好,而不是学得多,理解得少和懂得肤浅。


无论是为了学琴还是为了有助于音乐欣赏,学点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真的没有那么难。我从小学时就酷爱音乐,用听音乐的耳朵去听生活中出现的任何声音,从听父母吵架打拍子和记录他们吵架的节奏开始,到自己动手烧红铁棍,在竹子上烙空自制笛子,一直到自学识谱、自学读谱,在欣赏音乐中学,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欣赏音乐,一直持续到今天,趣味无穷,乐此不彼。


很多朋友让我推荐一点音乐入门的书籍。我从读过和收藏的书中,挑选了一些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供想轻松学点音乐知识的人们参考。无论是对于正规学音乐的人还是对于纯粹音乐欣赏的人,音乐知识入门只有一道门,入门的知识都那些,至于之后形成专业与业余之分,那是因为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态度和学习要求不一样所致,学习精度要求高的成为音乐专业人士,学习精度要求低的成为业余者,就那么回事。


以下推荐的书籍,有很多可以在“享乐人生精品店”(微店)中购买到(全是由出版社直接发货的正版书籍)。


“享乐人生精品店”那点生意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生意,更多是集中好的资源在一个点分享。真有一点生意,那也是对笔者每天无偿耕耘“享乐人生”,与大家分享音乐付出劳动的一点爱心回报。


如今出书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愿意出版,取个好书名、用钱或用关系找个有名的出版社,再花钱买个版号,再花钱找个人设计一个漂亮的书脸,网上找资料编辑也好,剽窃也好,都能出版,多出几本就可以自诩为作家了。以作家自居后,怎么抄袭,怎么编辑别人的东西,便可以理直气壮,这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些“文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作为读者,我们无法去管作者如何出书。我们可以学会读书,学会选好书读。在今天,买书,一,不能看出版社和书的包装设计(就跟买月饼和买茶叶,不能买包装,是一回事);二,不能看书的封面封底一串名人的推荐(这类推荐很多是互相吹捧共造团伙食物链)。要买一本书,先拿起来读上正文几页,是抄袭的还是编辑的,一看即可明白。知识,只有是能启发读者思考的知识才会属于读者,那种用抄袭和编辑来的知识拼凑而成的书,是别人吃剩的饭菜,读这样的书只会把人读傻读呆,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聆听音乐的感受。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为了能用其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然后让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成为其它人新的知识。


以下推荐的书,都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本人觉得这些书对于音乐入门,对于培养音乐兴趣,很有帮助,至少本人从中受益颇多。看书,不要看作者的文字卖弄和武笔技能,而要看其文字的内容价值、行文的逻辑和对读者思考的启发性。一个自恋狂作者(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著书作者)不可能把你送进知识的宝库,只会把你带入知识的泥淖中,最后把自己读成和作者一样的人。


第一部分:音乐知识与音乐兴趣的培养。

这七本书出版社是南海出版公司,没什么豪华的知名度,编辑也不是什么名人,每本书也没有用名人的推荐做成书腰包着上市,书的作者,很多也不是什么名家。但是,这些书里的知识,信息准确度高,作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在讲音乐的故事和知识,读来趣味横生,过目不忘,编辑的校对也算比较认真,错字病句不多。这些书有助于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很适合古典音乐入门者读,特别适合琴童和家长们。





这本书,作者估计是从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旁观了中国音乐教育圈后写成的,写得很真实透彻,该书是家长和琴童必读的一本好书。


第二部分:轻松学识谱,轻松学音乐理论知识。

仅仅是学会识谱,10多分钟就可以学会。而要会读譜,那就看你的要求是什么了,要求高,一辈子都需要学。以下这本《音乐语言揭秘》非常有趣,教你轻松学会识谱,家长和孩子一起轻松学。


基础乐理的书有很多,但很多音乐理论书籍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欠缺,首先在诠释一个概念时就混乱,读者看去经常一头雾水,看得越认真,越感觉糊涂。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师付妮老师这本《基础乐理》思路清晰,知识学习顺序安排合理,文字表达清楚和准确,一看就懂。这本书我推荐过给很多学音乐的孩子。付妮老师听说已经到香港演艺学院从教去了,香港演艺学院真会挖人才呀。


《儿童趣味视唱练耳》是一套小朋友用了就会迷上的音乐听力训练教材,太有趣了。学音乐,首先是从耳朵开始学,耳朵是输入,口和手是输出。输入正确和好了,输出的才会正确和好。在动手学演奏乐器之前先训练出一双无敌的音乐耳朵,那么,学起演奏来,会轻松很多,学的规格高,进度快。学音乐,你第一位要找的老师不是教演奏的老师,而是视唱练耳老师和基础乐理老师。耳朵听得准,嘴巴唱得准,这是学音乐的第一步,孩子一岁时就可以学,与学说话同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能叫,哆来咪发嗦啦西也能唱得准,会走路,会说话,就能找到拍子和节奏。耳朵训练好后,你学钢琴也好,学三弦也好,学什么乐器都会很轻松。记住!让孩子将乐谱当游戏软件,将练习曲和乐曲当游戏软件,将乐器当玩具,这样,你家孩子,是不是音乐神童,都会乐于学音乐,都会把音乐学好,都能唱出音乐,奏出音乐,而不是唱出音符,奏出音符。


《调性和声》如果能看英文版最好,这是我读过的多部《和声学》入门书籍中讲解最深入浅出的一本,中文翻译还不错。


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的钢琴教学著作系列


但昭义教授著作的这些书,虽然是为钢琴教学写的,对于学习其它乐器演奏的学子同样很有帮助。


但昭义老师是我比较了解的一位音乐教育家,认识他,知道他的教学理念,了解他的脾气,深知他的治学态度、治学能力和治学精神。但老师的成功没有什么秘诀,他的秘诀就是因材施教,教学中钻研,教的规格高,要求学生学习的规格高,他严谨地教,学生认真地学,这就是他的秘诀。他不是在教学生学演奏钢琴这件乐器,而是在教学生如何用钢琴这件乐器去演奏音乐,用音乐思考,让钢琴歌唱和说话,让钢琴成为演奏者身体的一部分,人琴合一,让音乐成为演奏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理念和方法全贯穿在但老师的教学中,他也毫不保留地写在了他的钢琴教程和教学文论中。但老师的教学有很多可贵的地方,如:先学音乐,后学演奏,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学演奏,让西洋钢琴说中国话,唱中国歌,他自己改编了很多中国歌曲的钢琴小品,小曲子大音乐,弹会了很好听,弹好了,一样是艺术。但老师学生的音乐个性犹如中国的菜肴,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而所有学生相似的是舞台上的演出没有花拳绣腿的空洞表演,生活中没有缺乏教养的恶习,台上是真情和自然的弹奏,台下是懂得愉快与人相处的常人。这些都是我多年观察但老师的教学中亲身感受到的,我相信也是他的学生、家长,同行们所看到的。但老师著作的书,无论是文字的,还是乐谱,那都是心血之作。他虽然是研究和从事钢琴教学,但是他的教学理念和治学精神对于学任何乐器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有很高参考价值。他教出来的学生,即便不走专业之路,也可以成为有教养和有鉴赏力的高水平音乐欣赏者,一流的听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优秀的音乐家。



《音乐大历史》这本书,我是在香港买的,中文翻译看着有点累,翻译得太生硬。英文原版文字生动活泼。该书在youtube上有BBC制作的英文纪录片,分很多集,比看书好要多了。作者howard Goodall是英国职业作曲家和音乐学者,如此博学和有思想,很是难得。他因为制作了纪录片《音乐大历史》而在全世界出名,在片中和书中,他全面,博古通今地讲述了音乐的起源、变化、创作,演奏,欣赏,音乐的过去和今天。谁把这本书或他的这个纪录片看透彻了,一定可以称为一个准专家级别的音乐鉴赏家。


朱秋华著的《西方音乐史》在台湾和香港出版,这是一本内容详尽,讲解清晰的西方音乐史。学习任何历史,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先理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然后再去深入细节学习,这样学历史才不会学乱和学糊涂。这是一本很好的《西方音乐史》,无需占用读者太多时间即可读完。


沈旋、谷文娴 陶辛三人合著的《西方音乐史简编》是根据三位作者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的西方音乐史教材整理编著而成。和朱秋华编著的《西方音乐史》思路差不多,只是行文表述方式和论述切入的方式不一样,也是一本读来很有趣,很吸引记忆力的好书。


英文原版《1-15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精装)第一届至第十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选手比赛过程实录,有很多珍贵的故事和照片。享乐人生微店仅剩下两本可以出售(帮助作者代销,780人民币/本(含国际快递费)


第三部分:几本需要深读的好书

无论是学音乐表演,还是学音乐欣赏,学到一定知识量和一定深度时,自然就进入了音乐学的范畴。音乐学可不是某些人认为的那种音乐文字游戏。音乐学是很严肃的音乐学科,它设计的方面很多,从研究音乐内在的结构、表演、欣赏和多种社会功能,是由点到面,再由面回到点的反复研究学科。音乐是指导音乐艺术表演和欣赏者进入更深音乐艺术层次的向导。这方面的书,我一开始是泛读和乱读,读高中时,熟悉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外国音乐参考资料》,那时,北方有中央音乐学院张洪岛、张红模教授(兄弟俩)兄弟翻译的大量音乐学论著、有毛宇宽、于润洋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的薛金炎教授等专家写的论文和翻译的著作,南方有上海音乐学院的钱仁康、廖乃雄的著作和文论等。今天,我学音乐欣赏,得益于两位同龄音乐学学者: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一位感性强烈而理性极其深刻的音乐学者)和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教授(一位感性深藏不露,理性也很深刻的音乐学者,著书很多,网上也有他很多讲座视频,非常值得认真看)。他俩著书很多(杨燕迪教授还翻译和组织翻译了不少好书),这里只是从他俩众多的著作中各推荐一本。作为音乐欣赏,可以随性感受音乐,随性谈聆听体验,而要从音乐角度去评论音乐和演奏,那就需要他们这样的学术专家引导。我不盲目崇拜专家,但相信有所长,术有专攻,尊重专家的严肃学术成果,谦虚向他们学习。



《音乐的极境》也许翻译为《音乐的尽头》更贴切一些。人们常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而此书的作者却用富于深刻哲理的文字语言来论述和讲述音乐,取名Music at the limits(更准确地说应该是Music at its limits),设想音乐表现到尽头时,他可以用语言来说说。作者取这书名,很风趣。作者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1935年11月1日~2003年9月24日)出生于巴勒斯坦,是世界著名文学评论家,理论家,思想家和音乐评论家。他与巴伦博伊姆创办了由阿拉伯国家的音乐家和犹太音乐家组成的西东合集交响乐团,享誉世界,他俩的音乐对话在youtube上也有好几个,值得认真听听。


音乐演奏和音乐欣赏到了高级阶段就是音乐思考。读这本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音乐的认识和鉴赏。由于原书作者的英文水平很高,很多字里行间的奇妙意思,很难翻译过来,如果能看英文原文,那最好。语言翻译,容易的是翻译文字,难的是翻译思想和文化,很多时候,文字对应,思想和文化不能同步对应,无法翻译好,所以,能看原文最好。



很多人认为,作曲是作曲家的事,而在从前(20世纪60年代以前),没有哪个优秀的作曲家不是优秀的演奏家或指挥家,也没有哪个优秀的演奏家和指挥家不会作曲,起码会写改编曲。作曲知识对于演奏者太重要了,对于指挥,那更是必须的,而对于音乐欣赏者,不能深入学习作曲知识,但对作曲的基本原理有点感念性的了解也大大有助于更好地欣赏音乐。音乐是用音符建造的建筑,而作曲家就是音乐建筑设计师(作曲过程)和音乐建筑施工的包工头(组织和监督排练时)。我最初拿到贾达群教授的《作曲与分析》和《结构诗学》时,觉得自己太好高骛远,有点装模作样的感觉,阅读后发现,作者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读者很容易读懂,从作曲原理切入,分析深入,然后用美学的思维来分析音乐,纯音乐理论只是工具,基于音乐而又不拘泥于音乐条律来分析音乐。这两本看似很专业的学术论著,有音乐理论知识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能看懂,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分析音乐的方法和思路。这两本书对演奏者的帮助很大。


范乃信《贝多芬密码》虽然分析的是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但是分析作品的思路和方法很有见解,也有助于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分析其它作曲家的作品。


《论巴赫》这本书的书名有点吓人,论巴赫?巴赫是音乐的大海和高山,岂能是可以随便论的。拿起此书一读,完全就爱不释手了,不但原作者写得好,两位80后(都出生于1985年)的译者,翻译水平很高,译文读起来犹如读中文原文一样,没有晦涩别扭的洋中文翻译痕迹。西方音乐作为艺术,严格地说是从巴赫开始的,说巴赫是西方音乐艺术之父,一点不为过。看完此书后,你不但对巴赫有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对西方音乐更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书虽然很厚,800多页,每天坚持读25-30页,不需要一个月也就读完了。


《不亦乐乎集》是音乐学家毛宇宽先生和他的儿子,钢琴家毛翔宇一起编著的音乐故事丛书,非常有趣。可惜,这书现在绝版了,希望能再版。


我们平常听音乐,听到的是作曲家的音乐和演奏家的演奏,而他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是如何表演的,从音符和演奏中,我们只能去联想和猜想。毛宇宽和毛宇翔父子编著的这套《不亦乐乎集》读来轻松,风趣,大大增加了读者对音乐的兴趣,特别适合琴童和家长们阅读。让孩子学音乐,先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和兴趣,把音乐当智力游戏,把乐器当游戏机,这样学音乐,孩子才能乐在其中。



陈燕编著的《王西麟的音乐人生》由多篇采访和深入报道王西麟和他的音乐的文章组成。这是一本了解中国交响乐作曲家王西麟和他的音乐的好书。不同的人对王西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这再正常不过了。艺术家,必须要有鲜明的艺术见解和宽大的胸怀来装别人的赞美和批评,在这一点上,王西麟还是做到了。看一个艺术家,从生活中看其艺术与从其艺术里分析他的生活,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渠道。作为听众,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去看一个艺术家,才能相对客观。


生活在一个国家和同一个时代,人的经历和人生观不一样,看自己及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也不一样。无论你如何看王西麟和他的作品,那是你的事,而现实中的王西麟是存在的,他用音乐写他一生的所见所闻和他本人经历过的历史。王西麟的经历也是一代人的共同经历,王西麟并非是要用音乐艺术这个工具去纠缠不堪回首的人类历史,他不过是用音乐这把重锤不时地去敲响历史的警钟,让那凶恶的历史不再重现去吃人。一个人可以选择忘记和背叛历史,也可以选择忠实和尊重历史。历史,不会因为人们如何对它而自己改变自己。音乐也是人类活动历史的录音。书中的文章不是对王西麟歌功颂德,也不是借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音乐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而是这些互相不认识的作者用自己的心看王西麟和听他的音乐后说的一些话。看完此书,你可以点头,也可以摇头,那是读者的事。



英国铁嘴乐评家诺曼·莱布雷希特写的这本《谁杀了古典音乐》揭露了一些外表高雅和艺术,内心肮脏的音乐家虚伪和丑陋的东西。他的所述都是事实,至于读者看后如何解读,那是读者的事。音乐家,再有才华,再有知名度和再有地位,都是人,是人都有人类共有的人性劣根,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音乐圈的丑人丑事总被华丽光鲜的这块音乐艺术遮羞布遮住,莱布雷希特无情地扯走了这块遮羞布,让人们看到了优美音乐声中和舞台光辉照耀下的丑恶。看完此书后,没有必要不分青红皂白地鄙视所有音乐家,懂得如何分别与音乐家的音乐和生活中的他们相处就好。听一些音乐家的音乐犹如炖食毒蛇肉,肉很鲜美,但是要会去掉毒液,否则蛇汤没喝上,把毒液给吃进去了。当不能回避人性的丑陋从音乐家身上溢出时,那就学会绕行他们身上的恶性和恶行,将美好的音乐从他们的恶性和毒行中过滤出来享用,尽情地欣赏他们的才华和音乐,不要合污和纵容他们的劣性。《谁杀了古典音乐》读来很愤青,但又无情地让你看到阳光下的罪恶,不是坏事。


《黄土地上的贝多芬》是一本完全把个人隐私公开了的音乐家传记,由书中主人翁最亲密的挚友执笔写成。这本书一读起来,就很难放下,巴不得一口气看完。我相信,很多读此书的人会流着同情和愤懑的眼泪,笑着看完。哭,是因为一代中华爱国音乐家的命运和人生遭遇(他本人造成的,也是当时的社会和时代造成的);笑,是因为面对人生的磨难,主人翁还能用调侃的语言来讲述。很可惜这本书现在已经绝版,买不到了。林克昌的人生故事无需大的修改,直接就是一部精彩电影的脚本,看哪位大导演能看中,将其拍成一部伟大的电影。




以上推荐的书籍,有一部分可以在享乐人生精品店里购买到,出版社直接发货。



感谢支持享乐人生精品店,与你分享好唱片,好音箱,好酒。唱片全部从欧洲发货,下单客户需要等两周才能收到。蓝牙音箱是享乐人生特别定制的,音质出众,适合蓝牙接驳手机等媒体播放器,听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的古典音乐。精品店里的红酒是来自澳大利亚30-80年的老葡萄树上结出的优质西拉子葡萄酿制的,不喝品牌,喝品质,100%原厂地进口,合法进口手续齐全,可以给购买者提供扫描件。欢迎与享乐人生合作,支持享乐人生推广古典音乐,分享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赞赏支持请扫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