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尺八和箫引发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探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首先,我个人认为,尺八从传到日本之后,经过这么多年,已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日本自己的风格。大家喜欢尺八的人,大多数是被尺八那种疏落,苍凉,空灵或是奇诡的风格吸引。其实,能营造出这种气氛的乐器并不是只有尺八一种,二胡,箫等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尺八之所以被赋予这种印象,其实是和日本本国文化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日本古代一直比较穷,教育事业不发达。众多的技艺只能通过贵族,宗教来进行传承。在日本文化中,所崇尚的美,是如樱花那样,转瞬即逝,有些凄凉决绝意味的美。不仅仅是尺八带有这种感觉。日本其他的东西,如武艺,称作武道,还有茶道,插花等等。我所见过的日本插花,疏落有致,也有一种和尺八相同的韵味。至于其他的那些明显有日本风格的东西,如饮食,量不大,色泽等等也一般,但是也符合日本这种简单,疏落的风格。日本文化普遍极端,而国学恰恰相反,不要走极端,讲的是中庸之道。极端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日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道”,就像你提及的武士道、茶道、等等。也许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藤原道山和二胡演奏家 贾鹏芳合奏《睡莲》)

我们和日本是不同的两种文化。这与形成的过程是分不开的。封建社会,国力日隆,各种文化艺术飞速发展,其中的繁复,精细,多是比较重视修行的日本所没有的。特别是厨艺,就复杂而论,所谓的料理连提鞋都不配。但是,正是厨艺与料理名字的不同,昭示了我国与日本本质的区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与清淡修持之间的主要区别。长期以来,日本的多数艺术形式,应经与日本宗教,日本的阶级密不可分。所以,讨论日本尺八是否传自我国,爱好尺八是否忘本已经毫无意义。

在者,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比方说,你学箫这么久,拿一根尺八也还是吹奏不出那种风格。并且多年以来,那种简单,狂放的乐曲也并不是我们的主流。


试问贾鹏芳是日本人么?况且你仔细听一下,他和国内的二胡作品相比,依然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还是有所区别的,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我觉得楼主说的一点不空洞。并没有评论乐器本身,无论是乐器还是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都不过是个载体,最终反映的还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人的内心世界的产生是离不开生活的环境的,是因为不同的人的思想而产生同一种乐器的不同风格。换句话来说就是,乐器是死的,不同的人能吹出不同的风格感觉。


尺八,在汉出土的壁画中,就有乐工吹奏尺八类(外切口)乐器的画面。尺八类乐器一直到宋朝都还在传承。尺八在中国的历史不逊于在日本的历史。因此尺八本身并不是因为他这种乐器音色特点才体现日式音乐的风格,而是先有日式音乐才用尺八寄托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尺八还是尺八,但吹尺八的人用的技巧和所吹的曲子带有某种音乐特点的倾向,而不是尺八本身具有这种倾向。现代尺八和日本音乐文化紧紧结合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这并不代表尺八就只能用来发挥日式音乐的特征,(藤原道山也吹过很多西洋乐曲,并不是多么日式的感觉。)大家可以进行其他风格的摸索,甚至根据需要进行工艺改造(当然,改造后就不要再自称为日本尺八了)。

另外我们可能对尺八曲的和风认定太机固化了,并不是说那种肃杀悲凉奇诡就一定是日本本土风。事实上某位Y同学提到,听上去很‘和风’的普化宗尺八本曲《虚铃》(原名虚钵)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尺八曲,的确是很能提醒大家:虚铃是由唐朝一名奉佛的居士张伯模仿高僧震钵的声音所创,并且将谱曲代代相传,直到宋代,日本僧人来中国学习佛法,将五孔尺八和原曲谱带回日本。虚铃本身,是代表唐朝当时的某种中国式的风格。


假设如果我们穿越到唐宋,说不定能经常听到所谓‘和风’的尺八曲子呢!其实却是地地道道的唐宋中国风。。(当然呢,我相信虚铃在漫长的日本历史中,在演奏手法上加入了日式音乐演绎特征。但既然有固定曲子,当然大的感觉是不会变化太多的)。

(香港作家:素黑老师 吹明暗尺八)

尺八和箫的区别仅仅只是制作工艺不同的区别,例如:切口和管壁内径曲线差异,导致音色的不同特点。在尺八和箫的制作中。切口的区别导致音色的差异大家都了解了。其实另一个是曲线内径的区别。用平行管制作箫,第二个八度容易偏高。尺八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曲线内径平衡管压,而中国洞箫的解决办法是加长管身来疏导。从乐器的角度来说,洞箫无论是封口内切口还是管声的加长,其实都更有利于音色的提高(从音乐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改造是一种进步,不信大家参考西洋乐器就知道了)。

所以对于尺八来说,真正导致音乐风格差异的还是演奏手法的区别和谱曲时的用调倾向。所以同样的乐器不同人演奏或者演奏不同的曲子可能会演绎出极其不同的风格。例如有人吹惯了箫,用箫的演奏技巧吹尺八,吹出类似箫的音色和感觉。也有人用箫吹出偏日式的感觉。。或者同样的箫用来演奏日式曲子那自然容易产生日式特征。


因此把尺八乐器本身强加上民族性的东西是没有支撑点的。我认为更精确的说法是:尺八本身并不具备所谓民族乐器的特性,日本人利用尺八的音色特点,结合本民族音乐风格,创造出适合演奏本民族音乐的技巧和曲子,不过就是这样。

(美国尺八演奏家: 海山)

尺八在和世界音乐融合的道路上比我们的尝试更多,东洋嘛,毕竟是更西洋化的国家。比如美国人海山用尺八对爵士进行的演绎,这就是将乐器作为乐器而与音乐和文化分离的尝试。但这些尝试从现在来看很难说是成功的。按我的理解,乐器和音乐在演进的过程中是会发生交互作用的,乐器并非只是音乐风格的无关的载体。

竹林中吹过的风(尺八,自然的声音)和人心的悲喜沉浮(箫,人世红尘之音)同样令人迷醉,也无法分高下。其实都是一家人,后来各有各的发展而已。只是国人中偏爱箫的多一些,所以箫在国内流传的广一些。


一、尺八、相扑、踏踏米等等都是中国传过去的,中国人早就弃用了,日本却一直流传下来。这些东西,好与不好,见仁见智。中国人弃用,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日本人沿用至今,并非这东西就很好,很可能是日本人缺少创造、创新有关。今天的日本看似发达,其实影响现代人生活的发明创造,如家电、汽车、相机等等,很少是日本人发明的,最先进的技术最精致的产品都在欧洲,日本不过比中国人较早开始学习西方而已。

(中国北洞箫演奏家:张维良)

二、 不过,中国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推广,却真的应该向日本的尺八学一学,多向现代音乐、通俗音乐靠拢,以吸引年轻人和普通民众喜欢民族音乐。日本的尺八演奏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一个当红歌星,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一场尺八演唱会会吸引大量粉丝,场面不亚于著名歌星演唱会。而中国的民族音乐,音乐人打着传承民族文化的旗号,融入现代元素的极少,除了喜爱这门乐器的人,其他人很少关注这东西,显得曲高和寡。比如箫,除了偶尔出现在影视音乐的伴奏里,从未象日本的尺八那样举行过单独的箫独奏音乐会。偶尔上台一次也是作为音乐会的点缀,偶尔的箫聚会也是一些爱箫的人在那里自我欣赏,吹着一些旁人听不懂的高雅曲子,自我陶醉。即便是大师级的箫家如张维良及南箫演奏家谭宝硕,也过分强调民族性,拒绝现代化、通俗化。越是大师,演奏出来的东西越是让人听不懂,越是曲高和寡。这样下去,名为传承民族音乐,实为抱残守缺,葬送民族音乐。

(香港南箫演奏家:谭宝硕)

春雨楼头尺八箫,踏过樱花第几桥。尺八就是一尺八村的箫嘛,争来争去的。尺八本是唐宋传过去的,日本人这么多年还有人会吹,而我国人民基本上不是钢琴吉他就是最炫民族风,老一辈的不是广场舞就是红歌,我们仅有的几个传统乐器会的人也是越来越少,悲哀啊.尺八它的故乡在中国,但它却被故乡渐渐忘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此物何处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