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世界非遗南音的音和、乐和、人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上千年的中华雅乐,发源于福建泉州的南音有着怎样的历史源流?它的文化价值、艺术魅力在于何处?如何体悟南音的“音和、乐和 、人和”?FBK Talk观复谭名家系列首期,特邀当代南音传承人蔡雅艺与南音大师蔡东仰同台议“和”,分享南音文化;现场演示多首南音经典曲目,并特别呈现弘一法师《清凉歌集》词作的南音演绎。



南天瑰宝 南音的源流

南音最初叫“弦管”,在台湾,它叫做“南管”;解放以来,一直使用“南音”这个名称,,定名为“南音”。

南音发源于泉州。汉代有两次大规模汉人南迁,此后,唐代和宋代又有两批南迁的士大夫,他们将当时的语言、音乐和文化带到了泉州,与泉州当地文化结合后,就形成了南音。汉人几次南迁带来的河洛官话和中古音,70%以上还保留在南音的唱词中。历代南迁移民居住在泉州古城的七大城门之内,因此泉州府城腔与唐音非常接近。

许多学者认为,南音起源于唐,发展于宋,盛行于明清。唐代曾有“执节相和歌”,执节的“节”就是南音的拍板,它与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拍板非常相似。宋代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泉州除了南音还有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等戏曲,而这些戏曲的音乐都以南音为母体。

明代是南音的兴盛时期。它属于当时的流行曲,就像我们现在聚会唱卡拉OK,当时大家聚会是一起玩南音,现存的明代曲谱有《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目录》等。到了清代,皇帝不准女生来演奏和演唱南音,一直到解放初期,才慢慢开始解禁。


音乐活化石 乐器与乐谱

南音乐器分为“上四管”和“下四管”两大系统。上四管即琵琶、三弦、二弦、洞箫。琵琶在四把乐器中非常重要,它像一个领路人,会做一些表情动作让其他乐器跟随着它。清代南音的琵琶是用丝线来弹的,但弹的时候经常会断掉,老师们就把丝线捆在琵琶上面,方便断掉了再装,后来丝线换成了尼龙线。

“下四管”是四样打击乐器,四宝属于“下四管”。在民国初期,民间有搭锦棚的民俗活动,会有一首开场曲。南音的开场曲叫“嗳仔指”,即以唢呐(南嗳)作为乐器的开场方式,因为有唢呐的加入,于是加入了南音的下四管打击乐器,使氛围更加融洽、热闹。四宝有四个竹片,每根竹子只能做一副,不能和其他的替换。四宝的打法不仅仅是打节奏,它有点挑、去倒、点点挑等指法,必须根据指法来配合琵琶进行演奏。

清代的文焕堂已经出现了南音的乐谱、指谱,上面印有唱词、指法、节奏、音高等,南音人一看就知道如何演奏、演唱。南音的师傅经常说南音是看不得的,其中有一层意思是,南音曲子需要背下来,要玩的时候是不能看谱的。清道光年间流传下来的《袖珍写本》,只有现在手机的一半大小而已,南音的老师会把曲谱抄得很小,几本叠在一起,放在口袋里,和奏前取出翻阅一下。南音的曲谱就是通过手抄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现在,经过高科技的帮助,也可以在Word里面打出南音的工乂谱,这样更容易保存和分享。


和者大雅 “音和 乐和 人和”

“和”对南音人来说非常重要,有三层含义——音和、乐和、人和。

何为音和?南音中有“琵琶十、三弦九”和“弦入箫腹”的术语。“琵琶十、三弦九”意为琵琶每个音都要弹出来,而辅助乐器三弦可以少弹琵琶一个音,但不能多弹琵琶一个音。“弦入箫腹”指的是二弦和洞箫的配合——二弦钻进洞箫的声音中,让演奏洞箫的人非常轻松,但声音又传得很悠远。这种音和,不仅仅是强调音准,更是追求步调、节奏的默契。

何为乐和?南音的乐谱不像其他民乐,没有音乐表情,只有简单的骨干音。那如何体现音乐的“和”?南音的标准配置是四位乐手、一位歌者;而最小单位是两个人,需要有人弹奏,有人唱。乐器弹奏的是音,唱者唱的是韵,音和韵合起来才完整,棋逢敌手才过瘾。南音讲究的是唱者和乐手间的“角力”,是人与人的交流。

何为人和?据统计,泉州教育系统有十万人在学习南音,但南音真正的传承是在民间,由老师一代代地传给学生。过去学南音有严格的规矩和礼仪,开始要先学念曲,要口对口地一句一句地去学,学到整个曲子能唱出来了,才能接触乐器;在学一种乐器时,不能碰其它乐器;去别的馆阁交流时,若无主人允许,也不能碰别人的乐器。

南音不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同好友间的喝茶聚会,南音人会相约一起玩南音。为了推广南音文化,“南音雅艺”在青年客栈、咖啡馆以及创意园区等不同场所,与青年人分享南音,并收获了良好的反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