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笛子十大名曲,袅袅清音入谁家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笛,涤也。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笛曾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涤荡邪气,出扬正声。


笛声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发音动人、婉转悠扬,并带着丝竹的清新。


随风吹笛,吹的是心境,是心情。月夜听笛,听的是怀想,是思恋。


今夜,你又想起了谁?






1.姑苏行




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








2.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







3.妆台秋思






听着这充满着凄楚、哀怨、思念的笛曲,我们似乎来到了两千年前那秋风漫天,草黄叶枯的草原上,就在匈奴大单于的王宫里,王昭君在她的梳妆台前,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默默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人,笛声缓缓的旋律就像是她的诉说,诉说她在汉宫中备受冷落的悲愤,诉说她离乡千里的孤寂。







4.幽兰逢春




乐曲采自昆曲音调,慢板主题取材于昆曲“二郎神”,快板取材于昆曲过场音乐。优扬雅致,委婉抒情,赞美了兰花的清雅幽馨。这首乐曲是赵松庭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5.春到湘江




这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笛子独奏曲,曲调优美抒情,充满活力。乐曲描绘了春回大地、百花盛开、湘江奔流不息、渔米之乡一派欢腾的景象。





6.喜相逢



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7.鹧鸪飞



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





8.黄莺亮翅


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






9.小放牛




这段旋律带者浓厚的民间色彩,充份表现年青人的天真活泼情绪。《小放牛》的版本很多,演奏的乐器亦各异,很多戏曲也会采用作为唱腔,这个版本是刘森改编,单纯不复杂,较重视乐曲的韵味。




10.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吸收了多种演奏技巧,既有北方梆笛高亢明亮、灵活爽朗的风格,又兼有南方曲笛圆润含蓄、抒情柔美的特点,是笛子演奏史上的一大创新。它以其独具"雄而雌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音乐教材,也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保留曲目。、强而弱、刚而柔、狂而雅、神而洁"的神韵风糜海内外,成为笛子曲的代表作。

唐俊乔笛子独奏《牧民新歌》


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乐曲热情明快,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


        


该曲乐曲热情明快,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


       该曲是作者魏显忠于1969年10月在辽宁盘锦地区体验农村生活,参加秋收劳动时创作而成。



魏显忠先生曾说:"1969年9月,正是秋收大忙季节,辽阔的田野一片金黄。我作为辽宁省歌舞团乐队演奏员随团到盘锦地区农村去体验生活参加秋收劳动。我们把收割好的稻子背到大道上,用马车装运到场院去脱谷、扬场、装袋送公粮。




在两个月的劳动中,我身临农村支援国家建设喜送公粮的热烈场面,真正地体会到了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


那清脆嘹亮的唢呐声里是人们熟悉的《满堂红》曲调,男女老少个个喜逐颜开;那运粮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车把式扬鞭催马,车上人纵情歌唱,浩浩荡荡的车队奔向远方..


就是那种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产生了创作这首乐曲的欲望。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用东北民间乐曲《满堂红》、《银凤锁》作为创作素材,一气呵成了这首乐曲的初稿,起个名就叫《扬鞭催马运粮忙》。"

 

乐曲影响


,。经多次挑选该曲被选为晚会的器乐曲。当亲王听到魏老演奏完该曲后,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双手举过头顶长时间鼓掌。,第二次演奏后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1972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这首曲子,当时正是国庆期间,一起播送的还有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


、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丰收锣鼓)等。


,在全国引起了的很大反响。没过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如雪片飞来。据团里业务办公室的同志说,最多的一天收到64封,来信的内容大多数是要乐谱的,还有的是要想了解演奏技法。由于信越积越多,为了满足来信者的要求,团部责成业务办公室的几位同志刻印乐谱,还找了十几位字写得好些的同志连夜写信封,一直忙到后半夜。第二天,寄出去的回信就装了三麻袋。之后,乐谱、唱片由音乐出版社、中国唱片社等百余家单位先后出版发行。澳大利亚的‘澳洲广播电台’还把这首乐曲作为华语节目的开始曲,香港的许多电影、电视片都选用了此曲或其中选段。同时,全国许多艺术表演团体、学校、群众艺术馆、军营的专业和业余的笛手们纷纷练习和演出这首乐曲。一时间,许多地方出现了“处处闻催马”的现象,国内几十家出版社发行总谱几十万册。


经典回放

Classic replay



古典音乐

民歌民乐

中外流行

萨克斯

笛子名曲

欧美爱情

小提琴

二胡名曲

怀旧经典

钢琴名曲

古筝名曲

另类摇滚

经典音乐

古琴名曲

俄罗斯民歌

欧美怀旧

梁祝演绎

影视金曲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