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 - -
楼主

      《卖菜》,刘管乐作于一九五四年前后。作品取材于山西民歌,描写菜农将各种蔬菜担挑推车去赶集的热闹场景,其中有赶路、叫卖、交易等十分生动的形象,曾获得作品奖。

        笔者初听祝老师教学生演奏此曲,觉得非常有意思,遂探其根源,发现是笛子大师刘管乐先生所作,又发现天津市笛子、巴乌演奏家辛正奎先生这篇真挚动人的纪念文章,觉得自己的文笔难以对刘老先生做出更好的介绍,遂盗其文在此,请诸君一观。


2010年5月27日是我的恩师刘管乐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记得在刘管乐老师的追悼会上,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拿起话筒刚说了一句:“刘老师,我来晚了……”便泣不成声……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刘管乐老师一生从事笛子的演奏和创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生前为天津市、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天津音乐家协会理事。是国家一级演员、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1月24日,刘管乐老师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南章村。他自幼喜爱音乐,10岁学吹笛子便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由于家境贫寒,生活所迫,12岁去北京学徒。又因兵荒马乱无法生存,两年后便返回家乡。为求生计,拜常进和尚为师,取名心田,跟师傅学吹管子、笛子、唢呐。他勤奋好学,很快就在当地有了名气。

全国解放后,经安国县委推荐,进入河北艺校学习。学习期间刘管乐老师兼吹笛子、管子、唢呐。1951年加入天津音工团。当年,他便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了首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又先后出访了朝鲜、前苏联、阿富汗、埃及、叙利亚等国家。他的演奏,受到了中外观众的热情赞誉和高度评价。

       上世纪50年代,刘管乐老师与冯子存等演奏家共同丰富和发展了竹笛的演奏技巧并创作了首批用于竹笛独奏的曲目,为竹笛独奏这个艺术品种翻开了创造性的一页。此后,刘管乐老师为满足各地笛子爱好者的要求,于1956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个人编写的《笛子演奏曲集》。1986年(他逝世前4年)出版了我国《刘管乐笛子曲选》。这部作品精选的26首笛子曲,是他一生奋斗的结晶。其中《荫中鸟》、《卖菜》不仅是中国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还被全国音乐院校列为笛子专业的必修教材。与此同时,刘管乐老师为了丰富笛子的演奏技巧,在乐器改革方面大胆创新。他研制的“七孔笛”、“九孔笛”和“调音插口笛”,大大丰富了笛子的表现力。这种笛子一经问世便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几十年来,刘管乐老师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民族乐坛的后起之秀,给后人留下的经典之作不愧为竹笛艺术发展长河中的一座里程碑。他也被音乐界公认为北派笛子代表人物之一。

       刘管乐老师的演奏在笛子界独树一帜,其风格可用四句话来概括:“粗犷豪迈,热情奔放,音色圆润,干净利落。”他最讲究的是运气,强调要“集中力度”。无论是高音或低音,无论是强音或弱音,都要集中力度。这需要气和唇的紧密结合。一名好的笛子演奏者,必须做到“气足”、“指灵”、 “舌清”、“唇松紧自如”。刘管乐老师生前曾多次说过:“北京有个曾永清吹我的《荫中鸟》,天津有个辛正奎吹我的《卖菜》。把《卖菜》吹好了,我的其它曲目包括《荫中鸟》就很容易吹了,因为我的东西基本在这曲子里面。”刘管乐老师不仅笛艺高超,他的人品也是有口皆碑。他生活简朴,乐于助人,秉性谦恭。对各种笛子派别都抱着学习借鉴的态度,从无门户之见,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高尚品格。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刘管乐老师发现我在偷偷地吹刘森演奏的《山歌》、《牧笛》后,不但没有训斥我,反而说:“北京有个小青年刘森,独创一派,吹得很好,有机会你去北京找他好好学习。”还多次说过:“河北的梁培印,气很足,笛子膜都要吹爆了,河北风格很突出。还有天津音院的杨立中河北风味特别地道,有机会你都要找他们学习。”他对南派笛子演奏家陆春龄的评价也很高。         刘管乐老师与人为善、容纳百川的高尚情操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有幸拜刘管乐这位德高望重的笛子大师为师。自1960年至1990年先生去世,整整三十年一直追随老师学习。。当时《荫中鸟》被说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很多优秀的曲目不准演奏。,文艺舞台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一天,刘管乐老师跟我说:“辛正奎,外面好多笛子爱好者想听我的曲子,但我老了,吹不动了,你准备一下,去电台把我的《荫中鸟》、《卖菜》、《茉莉花》三首曲子录制下来,一定要吹好。”而后,他亲自和电台负责人打招呼,由著名笙演奏家闫海登的学生陈德为我伴奏。当绝响了十几年的刘管乐笛子精品曲目响彻津门大地时,很多人奔走相告:“刘管乐又出来了!”刘管乐老师和他的女儿在家中听完广播后,立即写信向我表示祝贺。信中说:“当我听到你吹奏我的曲子时,心情是很激动的。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坚持练功,从不放弃,这让我很感动。将来在开我的笛子演奏会时,你要争取成为主力。”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使我十分欣慰,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勤奋,不辜负老师的厚望。后来天津电台先后播放了我改编创作的笛子协奏曲《苏武》、巴乌独奏曲《收获的季节》等曲目。刘管乐先生都及时写信表示祝贺。92年我凭着巴乌独奏曲《收获的季节》,做为天津市的唯一代表赴京参加了全国音乐舞蹈大赛。待捧回来创作、演奏双奖后,心中对恩师涌起无限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多年来,我难忘刘管乐老师的知遇之恩,曾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怀念文章。还恪守师训,勤奋教学,坚持创作和演奏,为弘扬祖国的民音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管乐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已过花甲之年的刘管乐老师,从小海地的家骑自行车到我家北大关,指导我排练他的新作《画扇面》,路上需要近两个小时。那天我练习到很晚,老师就住在我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转天我们一起去电台录制了此曲。如今我已年近古稀,比当年的刘管乐老师还大几岁,回忆往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我用笛子大师刘森先生对刘管乐老师的评价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语吧:“天下众笛,唯刘老的高尚人品和绝伦笛技才真是值得我们终生敬仰的。”

                           (本文原载2010年《中国竹笛》5月/6月刊)



细品《卖菜》此曲,回想刘老先生的坎坷人生,我想网易云音乐上一个网友的评论最能表达我的心情:“接地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买菜,你一进菜市场就能看到人间烟火铺面而来,看着一堆人为生活而努力,你再多的矫情和装的逼都会掉在地上。”

愿这缕烟火为你带去一丝温情,希望你也能把这丝温情分享给你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

阅读原文可查看和下载《卖菜》曲谱。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