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学术文论】关于当下竹笛乐谱中的记谱问题的若干思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每天推送总第342期!2017第142期。精心编选,用心编辑。每天七点,准时送达!一切,都是为了观看管乐飞扬的您---我的朋友!


乐谱,对于一名演奏者来说,它是把纸面符号变成实在音响的手段途径;对于一名学习者来说,它是在教学实践中晋升自身技艺的重要一环。一份规范精良的乐谱,可以让演奏者奏出优美动听的乐音,给予听众美的享受;也可以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不断进步。同时,更有广大音乐爱好者通过乐谱可以完成自学,在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实践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音乐艺术的传播发展。毫无疑问,竹笛乐谱具备以上所说的所有属性。但是,笔者在自身的竹笛专业学习、演奏以及教学等过程中发现:目前,在国内,仍有不少竹笛教程、曲集,包括考级书中的曲谱还存有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无疑,这些问题,对于任何一位竹笛演奏者、教学者以及学习者,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起着不良的影响。


一、现今竹笛记谱存在的问题


在出版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出版一本书籍相对容易的多,这也使得近十年来竹笛教程、曲谱著作数量发展迅猛。据笔者粗略统计,现在在图书市场上有关竹笛教程、竹笛曲集的书籍不下两百本(部)。在书籍出版数量猛增的势头之下,笛子曲谱的出版质量似乎良莠不齐,而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1.记谱不准确


打谱工作中的失误,校对过程中的疏忽,使得记谱错误在新近出版的一些竹笛书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在一些“笛子演奏流行歌曲集”的曲谱中出错率往往更高。因为现今的流行歌曲大多由网络记谱代替了正式出版的曲谱,而这种方式造就了较高的出错率。如果参照这种曲谱再将之编入竹笛演奏的曲集中,这些错误往往被连带进新的书籍之中。


此外,在一些经典竹笛教材、曲集中,一些传统竹笛作品记谱存在的错误至今仍没得到改正。例如在许多曲集和考级书中的赵松庭版《鹧鸪飞》,乐谱中的“4”在现今的实际演奏都为“#4”,但是乐谱一律未加升号,并且在曲谱后无相关说明。这样一份乐谱对于“不明真相”的学习者来说,可能会给其学习此曲造成不小的麻烦。事实上,世上任何的印刷出版物都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由于我们对老教材和曲谱中的疏漏未能及时改正,在该书籍不断地翻版重印以及其它书的对乐谱的复制借鉴中,已经造成了一种“以讹传讹”。同时,由于竹笛乐谱中的装饰音细小繁杂,在打印过程中也极易产生错误,如高音点、低音点漏加,倚音或波音、打音等位置标错也会在一些乐谱中偶尔见到。

 

                         (示例)


2.记谱不详尽


现今的竹笛曲谱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关于对处理乐曲的一些装饰音标记不详尽,对于同一首乐曲的装饰,不同书籍的记录也不尽相同,这让许多学习者产生了困惑,甚至一些专业教师对教学中学生遇到的此种问题也有所苦恼。


众所周知,笛子这门乐器,乃至整个民族乐器演奏当中,加花装饰是非常普遍且复杂的,在演奏中,几乎每两三个音符中就要出现一个音加花装饰。由于竹笛记谱加花装饰十分繁杂,面对繁杂的装饰音,出书者有时会在乐谱中做出大量的省略,对装饰音不做太多标记,只保留基本音符。因为一些作者认为:不做太多的装饰音标注是为了给演奏者更多的二度创作的空间,标注太多会束缚演奏者的处理发挥。但笔者认为,有水平的演奏者会对原作的处理方式有自己的改动,而缺失装饰音的乐谱不能给初学者提供足够的演奏提示和帮助,所以,这种做法不太值得倡导。如果在少数曲谱中存在可以接受,大面积推广实属不妥。


还有一些乐谱省略了常规装饰,而标注了一些必要的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往往是体现乐曲风格和作者独创性的匠心所在。但是,笔者认为,一些常规装饰音的标注也是必要的,从而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帮助。


而更加不好的一种情形是,有的书籍作者在给乐谱标注装饰音时未经实际演奏的检验,而是根据主观想象随手为乐谱“点缀”几个装饰音,而这些装饰音有时并不是较好听的处理方式。例如《姑苏行》的主题句的起音高音1就有多种加花方式,如等,而最合适的加法往往只有一种(当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那么书籍作者未经仔细推敲而标记的装饰音一旦落在纸上就有可能变成一种误导。


二、关于规范竹笛乐谱记谱问题的一些思考


诚然,上述两种问题的出现,无论对于演奏还是教学,尤其对于学习者造成了不小的阻碍,甚至影响了竹笛艺术的传播和推广。一大批热爱竹笛艺术的“笛迷”发烧友——事实上,这些“笛迷”是推动竹笛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群体和力量——如果面对这样一份并不准确、不完善的乐谱,对他们学习竹笛热情的影响是巨大的。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曾说:传播竹笛艺术,不能只靠别人上门来询问,竹笛工作者要主动送出去。那么,面对此种情况,认真对待竹笛乐谱的出版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需要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在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项工作亟待完善:


1.对已出版的著作,尤其是图书市场上畅销的经典教材,进行全面的检查,改正已出版书籍的曲谱错误,修订后进行再版发行。同时,对于尚未出版、准备出版的书籍著作,作者应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乐谱出版工作,在打印、校对工程中把工作做足,不可让急功近利的思想占据主流,导致曲谱的以讹传讹,从而使竹笛曲谱的整体质量下降。


2.出版的竹笛曲谱(尤其是竹笛教程)应予以完善、足够的装饰标记。所谓的装饰,不光包括装饰音,还应包括在速度、力度、表情及乐曲说明等,乐曲的文字说明不应泛泛而谈,而应简洁精炼,对于演奏者起画龙点睛之笔。面对同一曲谱的不同处理,书作者可以详细标注装饰音并注明“XX演奏家演奏版”,并以相关CD或视频相对照。对此,曲广义、树蓬编订的《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和台湾琴园国乐团为大陆演奏家李镇、俞逊发出版的乐谱可为典范。


3.对于有特殊含义的记谱,需要有明确的文字来说明,例如《鹧鸪飞》中的4,如《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等曲子中仿马叫的效果手法,如《百鸟引》仿鸟叫手法的记谱等,要用文字来对乐谱进行解释。


4.对于竹笛曲谱中的技巧符号尚有一些不规范之处,如笔者曾见到有的书中把波音和颤音符号混为一用,同一本书内对打音有的用“扌”,有的则用“丁”进行标记。还有一些记号在不同的书中标记并不相同(如揉音),还有的装饰音没有专门的记号进行表示(如气震音)。对于这些乐谱记号问题的解决方法,还需业界同仁仔细推敲商定,非本文容量所能承载。


5.乐谱的修订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可能花费时间、精力较多的一个长期过程。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这个机制连接了乐谱出版方和演奏者、教学者,乃至广大的“笛迷”,利用信箱、杂志、网络等平台与媒介,可以更加迅速地推动乐谱修订工作的发展。相信这种反馈机制对于竹笛曲谱的修正工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结语


拥有一份准确且完善的乐谱,无论对于演奏者还是学习者的表演艺术实践来说都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放眼世界,音乐工作者对于大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的曲谱的修订工作无不细致认真,至今仍不断修订再版。对于肖邦的钢琴曲谱,波兰政府甚至选派学者修订了“波兰国家版”,作为权威的版本推行世界。这种种做法有利地推动了该门艺术的发展,并传播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面对此种情形,竹笛乐谱(甚至整个民乐界都存在如此现象)是否应该效仿呢?可能,听到此种观点,有人会认为:民乐的丰富多变性决定了它的乐谱难以记述于纸面。诚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笛子教学曲精选》和台湾出版的李镇、俞逊发的演奏谱是一个好的反例)。但目前更加紧迫的问题是:竹笛乐谱尚存在着不少的谬误和不完善。正本清源——是竹笛曲谱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否则,这项艺术的传播将受到局限,那么就更不要说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了。


本文原载于《当代音乐》2017年第6期,作者:马强,青年笛子演奏家,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音乐系讲师。


资料由马强老师授权提供,本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走过路过 不要错过

              传承国乐  传播国乐  

              管乐飞扬  每天七点

              与您有约  不见不散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牧笛南词  |  泉水叮咚  | 卖菜 | 绿洲 | 欢乐斗地主 | 魂斗三国 纵马长歌 猪八戒背媳妇 |  御天九式 |  大笑江湖 | 牧云谣 |  杀猪刀 | 千本樱 |  迎宾曲 |  阳光照耀着帕米尔 | 沂河欢歌 | 扮仙 | 梁祝 |  江河水 |  丢丢铜仔  |  运粮忙 | 高原上的节日 | 喜讯 | G大调协奏曲 |  野蜂飞舞 | 牧民新歌 百鸟引 草原的思念 | 小放牛 | 百鸟迎春 | 姑苏行 | 三五七 | 鹧鸪飞  | 名家谈笛 学术文论 笛子教学 |  笛曲欣赏 | 笛子资料集锦 | 五梆子 | 喜相逢  | 雨碎江南 | 问情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任您看!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