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独家首发】“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陈克年 专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

专辑目录


【北京胡秋萍】  【湖北杨晓琳】

【重庆熊少华】  【重庆曾学斌】

【北京严学章】  【安徽柴立梅】

【山西赵国柱】  【北京王文英】

【福建蓝建田】  【浙江王家训】


(待续)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

【陈克年  专辑】




陈克年

陈克年,安徽含山人,现居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书法作品及论文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展及全军展等重大展览和学术论坛。

首届中国书坛百强榜上榜书家,诗书画印作品曾同时入展西泠印社百年展览,2012年被中国书协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出版《陈克年书画艺术》、诗集《大明庐吟稿》等作品集四部;另有数十万字评论、散文等文字发表,数十家媒体曾作报道和专题介绍,有“艺臻四绝,品自上流”之誉。



陈克年国画


陈克年国画


陈克年国画



惟写梅花一片心

文/陈克年



    梅有君子之风,故自古文人多爱梅,或借梅述怀,或梅妻鹤子,或梅庵为庐。孤山上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清寂超然,放翁驿外断桥边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妨,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从容洒脱,还有王冕的“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等,这些诗词让梅花的高洁风骨从此沁入后世文人的灵魂深处。我虽没有那些文人的逸气与襟怀,许是生在梅月的因缘,却也自诩与梅花有缘,心亦爱梅,爱梅之形象,爱梅之品格,既爱冬心先生梅花的清冷与幽寂,也喜欢关山月梅花的热烈与生意盎然。


    早年当兵,有幸毗邻总统府附近的梅园新村十多年,后来离开,我还曾自作多情地刻了一枚闲章:十年梅园客,以纪念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虽然在那里不曾见过真正的梅影,单就那个名字,也足够人回味。后面还陆续刻过一些关于梅花的词句,如“问梅消息”“梅花欲开不自觉”“惟写梅花一片心”,或工稳或写意,刻了磨,磨了刻,磨去了青春烂漫,刻下了云淡风清。然后,喜欢就着自己的性子,钤在自己的书画上,便如沐花香了。


  我爱梅,既喜欢赏梅,也喜欢画梅、咏梅。每有闲暇,或在梅香浮动的季节,总会到梅花山走走,任梅香逸袖。“铁骨凌空势纵横,飞虬万里自峥嵘。荒津荆棘干枝瘦,野壑疏香老树晴。”这是我旧时题在画上的句子,虽然画画已经斑驳陈旧,但却仍是欣赏野梅无拘无束的自在从容。某年的冬天,北国的友人嘱写《梅花》,寄去的同时也不忘题上几句:“一树花开庭院香,风吟清气绽红妆。图成纸上春消息,寄得真心到远方。”纸轻情重,满心欣然!后来,因为工作的缘故,虽然难得年年去赏梅,但梅香却在我的笔墨和诗句中依然,或寄况味,或书迟疑,或寓期待。诸如“得意春风焉有时,深深浅浅点胭脂。花开两树慰痴想,月上窗前更觅诗。”“溪声山色对清笳,几许春心着意斜。野径参差人不到,马蹄蹋雪探梅花。”“雪傲山川天地新,疏枝瘦影更精神。梅前长咏林和靖,一袖香风欲探春。”“江南燕子衔春信,梅岭花枝初绽时。一夜东风香万里,天涯草色绿迟迟。”这些句子,其实更多的是我的心情在某个点上的一个影子罢了,虽然寻常,却也真切!在一个清寒的残雪夜,明月初上,我曾画过一幅梅花,并题了《江城子.咏梅》的小词:“问梅消息卷帘栊。向寒空,点轻红。人间春色,何处觅芳踪。疏影香遥横玉瘦,明月里,破东风。”那一树摇曳的春风,让人在那些清冷的日子里多少有了些暖意与慰藉。当然也会充满生意的题诗:“砚田疏懒杂芜尘,破笔参差景色新。点染梅枝供案上,花香满室万千春。”还有一些题梅花的诗词,如《题梅花》:“随手一枝春,芳香可染身。何须颜色好,自有赏花人。”《一剪梅.夜写梅花》:“露冷星霜月色凉水。冰雪初融,梅影横窗。淋漓满纸墨痕新,玉萼疏枝,盈袖寒香。料是闲心意绪长。有待春风,几许柔肠。孤山此夜问行吟,静寂阑珊,一地清光。”都是旧时所题的句子,画不知所踪,这些词句却还留着,偶尔也会记起,虽然只是一些消遣的文字,似乎仍然散着一份隐约的梅香。


  2009年的梅月,我的诗词、书法、篆刻和国画有幸同时入展西泠印社百年的大展,而参展的画,就是一幅简约疏淡的梅花,画上有自己题的一首七绝:“春风拂面上瑶台,为爱幽芳手自栽。待到明年花更好,香遥月下几徘徊。”所以,在我内心,甚是感谢那一树梅花的幽香!


    问梅消息,一如从前!





陈克年国画


陈克年国画



我有一张琴

文/陈克年


    对于琴和音乐,我心中一直有着一种向往,我相信那弦上指间流淌出的声音一定会打动我们心中某个柔软的地方,如若不然,哪里会有《高山流水》和俞伯牙与钟子期旷世知音的佳话,即便是对于我们这些并没有多少音乐修养的人来说,在弦声婉转的刹那,在契合我们某个情绪的点上,我们仍然会有一份感动。当然,这里琴不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而且还需要有着一种积极的呼应,正如苏轼在《琴诗》所写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否则,琴不会响,我们也无法感动。小时候曾听村里老人说,我的爷爷能拉一手非常好的二胡,遗憾的是我并没有见过早逝的爷爷,对于那些动人的传说一直只能听听而已,开心的是,我手中还有一支笔,最起码,我还可以画一张琴或高山流水之类的画,或是写一些与琴有关的小诗,其实,这些笔墨趣味和点画节奏与音乐也多少有些类似的意义,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早些年前,我学画山水时,曾画过一张《抚琴图》,印象中当时的画面是以山水为主,人物和一张琴只是在一个石头上的衬景罢了,但煞有介事地在画上题了一首小诗:“横云宛转大江开,落叶秋风不自哀。万里关山收眼底,操琴一曲待人来。”现在,画已经不知所踪,但这首小诗却一直记得,有时想起,仿佛清听万籁,水云漫,风云幻,浮云闲。


   不久前,我画了一本《我有一张琴》的册页,总计十二页,画面不大,其中的人物形象还是我笔下那个扎着小辮子有事没事喜欢转悠的胖老头,只是多了一张琴和琴案,仿佛是老头在书房无聊地踱步,那个小小的画面中,不光是角度不同,仿佛画中主人公的思维也有着思接千载的自由,当然,偶尔也会坐下来,拨弄一下琴弦,因为,我仿佛已经听到了画中的琴音了,所以,我在每一幅画上题配了一首小诗,或虚或实,或思或叹,十二页画,计十二首小诗,兹录如下:


    “我有一张琴,弦声说古今。风云常过眼,流水有清音。”

    “我有一张琴,泠泠弄寸心。风尘藏旧梦,流水自长吟。”

    “我有一张琴,林间弹古调。无忧乱耳音,风雨共长啸。”

    “我有一张琴,时闻空谷音。溪声婉转处,旧梦到如今。”

    “我有一张琴,清音万古心。裁云流水外,抱梦醉花阴。”

    “我有一张琴,风尘呼冷月。弦声泻酒狂,天地共清越。”

    “我有一张琴,清弹知寸心。风云山籁里,飞瀑作龙吟。”

    “我有一张琴,风尘作啸吟。偶然诗酒罢,潇洒弄清音。”

    “我有一张琴,心狂人已老。山林呼啸歌,但爱清音好。”

    “我有一张琴,清风时满襟。世情浑不管,恃酒作狂吟。”

    “我有一张琴,弦声空寂寂。风云怀抱中,独自相寻觅。”

    “我有一张琴,风尘何处寻?清音飞白发,犹念是初心。”


    后来,我还专门为这个册页刻一方朱文印:清音在耳。而且,印章的大小与风格也与画面内容的着一致性,这样的印配这样的画上,统一了才好,我喜欢这样自得其乐的玩法,这种诗书画印一体玩在创作上自然让我多了另外一种乐趣!


    去年生日,我画过一幅小画《自寿图》,画面上还是那个胖老头手执一卷,除了那张琴之后,还多了一把似乎空空的酒壶与两册闲书,上面也题着一首小诗:“我本属闲人,风尘时满袖。而今白发生,琴酒自相寿。”诗书遣兴,自得欢娱。当然,那纯粹只是一种笔墨游戏而已,对于我这样终日要为五斗米折腰的俗人来说,如果真有那一种状态,倒也是非常惬意的生活。


    实际上,琴与笔墨,都是一种精神上自我追求与演绎。我想,一个人,总该还是有点精神为好!






陈克年国画


陈克年国画




陈克年国画



高士寂寞

文/陈克年


    喜欢写写画画,很多朋友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家学背景,惭愧的很,有几次回故乡,我曾试图从祖谱中找点能沾艺术的线索,结果只是空手而归。后来我安慰自己,那有什么关系,反正我画画只是自己开心,也没有把画画当成一件风雅的外衣,难道喜欢打麻将的还一定要祖传什么秘诀才光荣么?这样一想,反倒高兴起来,既不怕辱没了前辈的光华,也不影响我现在任笔为体的自由快意!


    我画画,早些年是一种没有头绪的模仿,凭着自己一点抓形的能力和书法的底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虽然偶尔也能博取一些善意的夸奖,但我知道那都是出于对一个年轻人的鼓励,不得当真的。几乎不曾画人物,因为在我的内心里,我认为人是最不可琢磨的,或者说,这个江湖深不可测,有些敬而远之的畏惧心理。后来在一位将军的关心下,我有幸去杭州学习山水一年,因为,在我的内心里,山水可居、可卧、可游,既可以作山重水复的行旅,也可以放怀湖山,作卧游之乐,一笔江河,可见万里之遥,三两枝叶,能得四时清风,如此这般,真是快活!


    终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原来人物画非常有趣。无论是山水花鸟,真正能感动我们内心的,还是要有一种与我们内心共振的东西,那才是最真实可靠的,首先,我们要感动我们自己,才有可能感动他人。而且,从艺术创作的功能来说,也有个娱己娱人的性质,但是,对普通的受众来说,纯粹的笔墨对于他们来说总有着一种似曾相识的隔膜,他们很难明白一根线条的好坏,他们对绘画的欣赏大部分只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真实感受,他们匆忙的脚步难得停下来去静心思考一个人生闲得无聊的话题,但艺术有时恰恰是需要闲的,因为闲才会去思考、去体悟、去发现,在对大量经典作品的分析中,我发现绘画中故事性的叙说显然更能触动一个人的内心,特别是我们置身当下浮躁的社会生活,在忙忙碌碌的奔波和难以安顿的世故中,我们的内心在一种无可名状的焦躁中总会有着一种期待:面对雾霾,我们会怀念清风明月的日子,那里有我们儿时旷朗无尘的晴空;面对缠身俗务,我们难得放下手头的事情,去陪着自己的家人作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面对一杯茶水的浓淡,我们可以生出许多感慨,人生浮沉,世情冷暖;或者是一片秋叶的飘零,在刹那间,总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涌动心间。很显然,这才是我们真实的内心,无论是远在他乡还是故乡,无论你是春风得意或是曾经得意,或者是在人生的某一个拐弯的巷口,你也许会有一份无奈,或者是一份豪情,这种刹那的想法时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于是,我便愿意以我中的画笔作一份有意义的表达。


    所以,在我的笔下,我愿以最简单的笔墨,画出我的觉得有趣的内容,总是一个胖胖的老头,眼睛似睁非睁,似闭非闭,窗外风月,眼前红尘,或袖手旁观,或林间漫步,或月下沽酒,或湖上观鱼,闲来闲往,淡然地看着这个世界来来去去匆忙的身影,但我会坚持给每幅小画题上几句小诗,其实,我相信,很多人也希望自己便是画中的主人,我不知道,画中那几句诗是否在你莞尔间有一丝触动?最起码,把一些寻常无趣的日子,闲闲地留在诗和笔下,何尝不是一种美好?貌似古人,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隐约着一份高士的寂寞情怀!


    愿世界安好!愿我们的内心安然!




陈克年书法


陈克年书法


陈克年书法



求雨山的墨香

文/陈克年   


    山不在高,在仙则名。求雨山在南京江浦县城西,林散之先生早年供职江浦,公职之暇常常登临,先生驾鹤西去后,山上建筑林散之纪念馆,后又建成高二适、萧娴纪、胡小石念馆,墨香四溢,声名渐起。


    走近求雨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林散之雕像,先生含首低眉,浓眉突颌,似仙似佛。雕像的右前方是“林散之纪念馆”的正门,门额是赵朴初老人题写的,这是仿明清园林风格式的格局,端正淳和的书法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甚得古意。跨进纪念馆,便能见到一口不算太大的池塘,塘中睡莲荷田田,我去的时候,正值花开,一湾清澈的水中盛开着几朵清清的睡莲,煞是可观。池塘边上一个亭子,名为墨池,我想散翁当年当然是不可能来此洗笔的,大约先生仙去之后,人们崇敬先生而托此想像吧,据说,这也是求雨山之名的由来。


    绕过墨池,便到了碑廊,百米的碑廊用墨色花岗岩镌成,满壁纵横,谓为壮观。最令人留连的是萧娴先生题名的“散木山房”了,这是林散之书画陈列室,一进陈列室,便可见到一尊散老的铜像,两边的柱子上有赵朴初老人撰书的楹联: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源。陈列室藏有散翁书画精品四百余幅,件件珍善,散翁一生情耽翰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集六十年心力于笔端,功深养到,鲲化鹏飞。其中以行草为多,先生作草远看似水草飘摇,多彩多姿;近观则高古苍茫,空灵沉郁,仙气扑面;先生最为得意的当是诗,其书作内容也多数是自撰诗章,一幅七米多自作诗十三诗长卷,堪称双璧。其画,当以一幅表现江浦县人民万众一心兴修水利的《江浦春修图》为大观,山川丘壑、田畴阡陌,无不精到,人物虽小不盈寸,却动态万千,或担或推,或耕或呼,形神俱备,栩栩如生。其实,散翁一生诗书画三绝,惜其书名太盛,诗名及画名被掩而流布不广,但每每有幸观之者,则久久不忘。这里也是求雨山的最高处,登得此楼,则江浦县城尽收眼底,风光无限。


    山上的建筑随形就势,而且每个亭台都显得精心,哪怕是院子之外的篱笆,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四馆虽相毗邻,却又风采各具,尤如老人生前,虽相友善,为艺却各具慧心,适吾所适,卓尔不群。萧娴先生是康南海的高足,以纵横捭阖的气势作大字,女书家中,世罕其匹;高老则先是学者,次是诗人,再是书家,故其书作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公案兰亭驳岂迟,高文一出万人知”,更是留下千古佳话;胡先生书法师法梅庵李瑞清,得北派之真髓,兼受南派之薰沐,后人誉有出蓝之胜。胡小石一生敬仰梅庵先生,每年逢梅庵先生忌日,必定素食,至清明节必亲赴牛首山扫墓,其人其事感人至深。


    去过求雨山,我心里一直就有这样一个念头萦绕于怀,求雨山的墨香当愈久愈香,愈飘愈远。无论是青青修竹还是其他景致,求雨山丝毫不逊于绍兴的兰亭,大约只是兰亭得岁月的风化与渲染而多些历史的厚重罢了,而求雨山在时人的眼里似乎还少些魏晋风度与沉实吧,求雨山以散淡的姿态向纷扰的世间表达着一种宁静,一种情致,给世人以悠然的感慨和慰藉,在这里,随便走随便聊随便看,惠风和畅,水墨氤氲,翰逸神飞,这就比兰亭显得亲近多了。


    山川留胜迹,草木自多情。求雨山以其独有的墨香为世人留下了宁静一片,我不知其他游人如何作想,在我,虔诚的内心是怕辜负了那方佳山水的。



陈克年书法



想到林散之

文/陈克年  

  

    林散之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书画界前辈!


    虽然我无缘见过先生,但因为喜欢书画的缘故,几十年来自然留心关于他的笔墨逸事,我的书法也曾在以他名字命名的《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中获得评委提名奖,况且,他的恩师张栗庵即是我们含山县人,所以,内心自然觉着亲近。多年前,我在中国美院学习,曾经画过一幅林老的肖像,旁边题着我的一首小诗:“诗家笔墨势堂堂,江上春秋锦绣章。水里乾坤颜色好,清风草草见柔刚。”后来,到2016年1月29日,有幸得林老长子年届九秩的林筱之先生过目,并题了一句:“精神神态见柔刚,”可见他是充分认可的,虽然我不曾见过林老本人,这也算是一份特殊的机缘,也是我对林老的一份敬意罢。


    不久前,“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在南京盛大开幕,可以说,虽然只是江苏省内的书法活动,但同样受到全国书坛的关注,一方面,江苏作为书法大省,整体水平高,主办单位做了大量细致推广宣传的工作,另一方面,林散之先生是江苏一张非常有份量的文化名片,对于年轻书家来说,自然也是因缘林散之这个名子对于书法人的魅力,故而倍受瞩目。开幕式下午,在江浦求雨山的林散之纪念馆举办了一场小型的专题研讨会,我也有幸应邀参加,虽然范围不大,时间不长,但很有意义,我在这会上简单地谈到了我对林老的看法,以及林老对我们年轻一代爱好学习书法人的意义。


    林老在书法上享有盛名,敬之者谓“当代草圣”,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林老是非常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遇到中日邦交才有了书法交流展的可能,可以说,书画与体育是当时中日友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外交手段,而且,我一直想,林老书法逸笔草草的面目与日本人欣赏的假名书法总有着一种陌生的熟悉,虽然我没有见到资料来证明这种风格让日本书家倍觉亲近,但假设是可以存在的。这一年,林老75岁,这个年龄对我们现在的书坛来说,显然是有点晚,那么,如果没有这次展览,他估计仍然是生活在南京城里一个似乎并不是特别惹人瞩目的老书家,更不可能被世人视为“草圣”来敬重,因为他一直就生活在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个耳聋的并不起眼的老人,这一点从他当时作品在画店里不高的价位可看出来,可见我们很多人对一些艺术问题的看法可以肯定还有着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和审美上的偏差,或者说,更多人只是惯于一种对显赫身份的盲目崇拜,而缺少一种对作品本身的理性分析和自我判断,否则,此前人们对他有过多少仰视的目光呢?很显然,。当然,如果林老没有那一等仙气扑面的境界,估计也很难有着这样令人仰慕的风光。


    林老后来名满天下的风光,对他本人来说估计也是始料未及的,其实,我相信在林老的内心,这种世俗的繁华显然并不是他追求的东西,孰不知他的墓碑上并不写着时人称颂的“草圣”,而是写着很多人似乎并不在意的“诗人林散之”,并且有《江上诗存》行世,他的很多书法作品都是书写自己的诗词,在他的画中,也题了数量十分可观的题画诗,可见诗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曾经有人问他的诗书画排序,他自许诗为第一,由此可知他一直重视文心的滋养,或者说,诗在他们那一代文化人心中显然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没有诗心和诗人情怀的人,在艺术创作上大约总会少了一份诗意与浪漫,这种诗心,宽泛点说是一种文心,是一个艺术家综合学养的一种体现,我们常常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那么,如果一个书家仅仅倚仗技巧进行惯性地所谓创作,而没有一种思考和文化来支撑便常常会有一种捉襟见肘的窘迫,甚至出现一些是不该发生的低级错误。所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值得思考的例子,一些当时在台面上十分风光的书画家,在离开那个堂皇的位置后,便渐渐黯然,无奈而真实,令人唏嘘不已,哪怕他有着还算不错的技巧。这一点对我们年轻的书家来说当是十分重要的警醒,所以,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约也是这个意思。比如,时下我们不时见到把对联上下联写颠倒,繁体字简体字滥用混用等等问题,若是老先生遇见,显然是让他们侧目的,一个没有文化滋养的灵魂当然无法到达艺术的至高境界的。有一次,在与书画朋友的闲聊中谈到诗词,他们虽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不屑,却以教育设置的不合理来为自己作体面的解释,虽然有一些道理,但我却不敢苟同,在诗词学习这个问题上,虽然我们没有老一代书家的幸运,但是我们自己是应该主动补课的,否则,我们的艺术将会少了很多有意味的东西。其实,每个父母大约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但是我们听话的似乎也不是很多,最后真正成才的又有几个人呢?这一点,我们似乎少了些反思,却多了些借口。在林散之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滋养文心是他高于旁人受人敬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实这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非常缺失的功课。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但是从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者经历中,我们应该可以找到一些对自己学习有益的东西。从林老的学习经历看,似乎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他三个非常重要的老师当中,含山的张栗庵先生无疑是他人生最大的贵人,这位前清进士不但教他诗文辞赋,救过他的命,还让他拜识了黄宾虹先生,黄宾虹无疑是当代书画史上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但在当时,黄宾虹先生显然也没有像后来人们对他的高看,不然,当年黄去世后要捐画却没有人愿意接手的事实就不会那么令人尴尬,现在,更年轻的一代显然只能在画册里景仰与遥望,当然,这一点我们一般人就很难有着那份荣耀,但这并不影响年轻一代前行的步伐。人生有幸,遇到好老师当属大幸,一个好的老师便是人生的一座灯塔,会让人在前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但他也会让学生在仰望中迷失自我。否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成才,很多人都会慢慢地让人忘记。所以,我有时就会想到,有名师指点固然有幸,但一个好老师遇到优秀的学生也是十分难得;以老师为荣的学生多半没有多大出息,但是老师以你为荣的学生肯定是优秀的,这么说,不是不尊重老师,恰是更尊重老师,其实,每一个真正的优秀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青蓝之胜。在黄宾虹那里,林散之不但是学到了方法,更是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一种高屋见瓴的升华,他深入自然,热爱生活,画了大量的写生,为他的后来艺术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造化营养,特别是在《江浦春修中》,那么多人物的描绘,笔墨浓淡、聚散、虚实的处理,笔笔精彩,可谓指挥如意;他坚持把临摹古人作日课,一生到老坚持临池不辍,特别是他对汉碑的大量临摹,可以肯定地为他的草书创作注入十分强劲的力量,这些扎实的功夫,估计是一般人也很难做到的,他敬畏传统,在造化与心源之间,他以十分虔诚的态度不断地深入,可以说是他后来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准备。


    当然,最后成就林老的,肯定是他的摇曳苍莽仙气扑面的草书,诗词绘画方面的修养虽然很高,相较书法而言便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与滋养,可以说,他以强烈的自家语言与古人拉开了距离,与老师拉开了距离,与同时代的书家拉开了距离,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林氏风貌,在他的笔下,既有着传统的滋养,也有着他对时代书风的高度关切,更是把自己内心对人生与艺术的真切感受天然地融于笔下,形成了那种具有强烈个性符号的草书,卓尔不群,魅力独具。譬如,人们时常赞许他在水墨运用上的境界,可以肯定,这是他在对宾翁的水墨意趣的一种张扬与发展,这是他人不在意,但林老苦心经营的高明之处,是绘画对书法滋养的重要体现。很显然,我们如果放眼当下的书坛,能像林老样独树一帜的笔墨风格便显然非常地鲜见,我相信,当代的书家肯定也在思考与努力,但在那大片貌似的风景中,如果我们遮去作者的名字,除了隐隐约约中有些古人的皮相,我们能看出作者是谁么?我们欣赏的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我们能感受作者情性么?我们能看到时代精神么?我们期待什么?我们真的该静下心来,努力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让自己更加明白前行的方向,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种毫无新意的自我重复,或是对别人一种简单的拷贝,一种自我陶醉似地沉迷于意义无多的时尚展览,在短暂的快意后,很快就会显得索然无味。书写自我,对一个成功书家来说,无疑是才情与功性最有力的证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烈的呼唤!


    其实,我相信成就林散之的因素很多,如果,中日邦交时,胡小石先生仍然在世,或者说高二适先生没有与郭沫若那场惊动亲笔批示过问的笔墨官司,林老是否有这等幸运真就不好说,另外,他耳朵听力不好,这就为他省去了很多可有可无的应酬,得以更多的时间潜心笔墨;他出名算晚,如果他早早出名,他的社会应酬会占用他大量宝贵时间,肯定影响他的创作;据说,他在任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时,有一次有人来叫开会,估计当时心情不好不愿去,来人说:你是主席当然要出席呀。他说:“我怎么不知道我是主席呀?他们给我发工资了吗?”这是逸闻,可见林老淡泊与风趣。那个时代没有市场经济,而且林老待人友善,所以来求字的人很多,如果当时市场经济,很多人可能就不好意思开口索字,这种大量作品存世,为持有者对他艺术的传扬也生发了很大的动力;而且,林老享有高寿,这对作品的存世量当然是可靠的保证。当然,他能成功,其他人同时代人为何难能?我更愿意相信是他自身的内在因素,是他笔墨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打动我们的内心。


    林老的诗我曾读过一些,佳什连连,很多论书诗殊堪玩味。其中“草绿今年又一春,小楼高迥静立尘。十年膏火空皮相,千里风流访道真。只为胸中占肥瘦,难教腕下粲星辰。如今解得玄机妙,笑把浮名让世人。”这首诗有意思,据说是林老中年时写给他的老师黄宾虹先生的,既有着一种人生的通透与旷达,也有着一种对艺术的自信与淡然,尤其最后一句:“笑把浮名让世人”,其中意味,在当下热闹的书坛,还真是值得我们慢慢琢磨的。


陈克年书法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

入选须知


一、入选条件

书画、散文创作水平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佼佼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各省区市画坛精英,绘画作品入展省级以上美展不少于两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或西泠印社社员,且书法、篆刻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或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两次以上;

2.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各省区市散文创作精英,正式出版有散文作品集或在书报刊公开发表散文作品10篇以上;

3.年龄在40岁以上。

二、入选资料

1.书画作品10-20幅(注明作品名称、规格、创作年代等);

2.散文作品3-5篇(欢迎配以节录散文书法作品或手稿);

3.作者生活照3-5幅;

4.评论文章若干;

5.作者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符合入选条件者,请将上述图文资料发送至QQ邮箱:421814195@qq.com;联系微信号:QQ421814195(符合条件者请注明“文心墨韵”及真实姓名以便确认)

附注:入选者将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及网站持续重点宣传推荐,适时举办展览或公开出版作品集。




【往期索引】

【001】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胡秋萍  专辑】

【002】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杨晓琳  专辑】

【003】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熊少华  专辑】

【004】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曾学斌  专辑】

【005】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严学章  专辑】

【006】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柴立梅  专辑】

【007】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赵国柱  专辑】

【008】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王文英  专辑】

【009】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蓝建田  专辑】

【010】 “文心墨韵”——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王家训  专辑】




【新书推荐】




探求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蕴

——评范功博士《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

文/叶凯(艺术学博士、江苏电视台资深编辑)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琴棋书画、笔墨丹青,一直是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体现自身文化精英定位的基本素养存在,理解与发现其精髓价值,不能仅仅从艺术本体技法入手,忽视其内在文化价值,而使之沦为一种手工操作的工匠范式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范功博士的理论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恰是在思考“书法”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之上,以饱蘸人文精神的笔墨,力图探讨中国书法中内在隐含的精神气韵。 


    该书既有史论结合的科学严谨性,又能以充满灵气与感悟的细腻文笔,畅谈“隐逸”这种深藏于中国文人乃至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原型”心态对书法创作与发展的影响,看铭刻在诗词书作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思索,感徜徉于山水园林间的静默沉思与哀愁怅惘,其蕴藉的深刻意味随着笔墨的线条流动,似有一丝对道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神的体悟,又将对中国书法内在精神品质的追问,融会在理性的学术论述中娓娓道来,也许这就是《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最大的价值所在。


范功,原籍河南禹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隶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现居重庆,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书坛论道】中国书法艺术精神品格的深层追问——范功博士出版学术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点击浏览详情)


【书坛论道】范功:“书法艺术永远是人心隐秘的流露,是特殊生命的迸发,是深情的诉说,是灵魂的颤栗。”(点击浏览详情)





(长按二维码图标可识别微信)


“文心墨韵”展标题字:陈克年


微信时代:关注是一种境界,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注】点击顶端标题下“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者通过微信查找公众号“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cnhualang”,或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最新艺术资讯。

【分享】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即可将上述艺术资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点击“查看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分享以前发布的艺术资讯。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秉持“精英、精品、精髓”立场,主推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文史研究馆馆员、美院教授、国展精英及其佳作,以期架起艺术精英精品与市场的桥梁。正独家策划推出“诗意书魂”、“艺追三绝”、“文心墨韵”、“四全风雅”等品牌栏目,力推“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当代诗书画精英100家”,“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当代诗书画印精英50家”,并将持续策划推出一系列品牌栏目,重点宣传推荐当代书画精英、精品,同时打造当代书画评论精髓高地。


合作推广及投稿邮箱:421814195@qq.com

网址:www.cqart.com

微信公众号:cnhualang

微信私号:QQ421814195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