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习音堂 | 琵琶演奏中的右手技术(一):重塑右手基本技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关注靓音」,指尖上的音乐大师课。


写在前面的话:

乐器爱好者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曲谱、有用的教材、好老师,好的训练方法,大致如此。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或许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这些东西,但持续的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并不容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推出【习音堂】系列课程,为想要持续学习一门乐器的乐友提供纯粹的干货学习内容,帮助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共同成长。在这里有循序渐进的基础技术、有曲谱,有效的训练方法,还将有名师的稀有教程……为了保证这些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我们会让权威的音乐家、名师们将把关内容。初期我们会从琵琶、二胡开始放送,未来还会有更多乐器课程加入。

本周率先推出的是《琵琶演奏中的右手技术》课程系列,每周两篇,带来满满干货,帮您系统化的提高琵琶演奏中的右手技术。在未来,我们还会从不同调式的训练方法、琵琶左手技术、琵琶技术的强化与提高、琵琶的历史与养护等方面,全方位系统讲解琵琶演奏中的各种问题,敬请期待。



闲话少叙,正课开始:



一、基础姿势:             



右手准备姿势的侧面观与正面观

在演奏时,先将右臂自然下垂,右手五个手指自然地向掌心弯曲,并保持这种手型。然后将小臂抬起,掌心朝向面板。大指自然地搭在食指胶布上,呈握空心拳状。

可以想象手中握一生鸡蛋的感觉,如果握得太紧,鸡蛋会碎,太过放松鸡蛋又会掉到地上,所以要适度,把握好分寸。肩膀自然下沉,指甲拨一弦的触弦位置在复手和第24品的二分之一处左右。




二、臂的作用:             



右臂演奏前的基础姿势




臂的重量作用


臂作用于琵琶弦上的力是压力和滑动时摩擦力的合力。由臂的自然重量与手指经过弦的速度而产生,若是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臂等部位的重量,不懂得手指接触或经过弦时永远包含着臂等部位重量变化的原理,那么就无法正确掌握音量、音色、速度变化等技巧手段。“臂的重量作用”是演奏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从学琴第一天起就要在动作训练中用心体会。


臂重释放的两种方式

             

臂重在弦上释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臂重是可以分割和中断的,适用于音点类指法,如弹、挑、扫、拂、勾、抹、扣等。另一种臂重是不可以分割和中断的,适用于音线类指法,如轮指、滚奏、摇指、扫拂滚、夹弹、夹扫、连续快速摭分等。



音点类指法是每一个音点都是一个释放臂重的过程,即右手做一个音点时,臂重随着手指经过弦的一瞬间充分释放,如果做下一个音点动作,需要重新把臂的重量放在弦上并释放。

音线类指法是无论其演奏的时间长短、音量大小,在点与点连接的过程中,臂重的感觉始终作用于弦上,臂重一直放在弦上,手指不离开弦,指甲似贴在弦上。




臂重与音量的关系

               

关于音量变化,很容易被人误解,以为想要音量大就要用力气。反之,想要音量小,就要少用力。但实际上,音量的大小与臂的重量作用密不可分。两者的关系是:臂的重量多放一些在弦上,指甲经过弦时感到“弹性阻力感”小,音量就小。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曾说:力量不是由于用力而产生的,而是从过程、均匀和平衡、细致的总和中产生的。







三、右手演奏动作的坐标定位        



右手动作的定位,指的是右手与琴弦之间的定位。指甲经过弦时所处的位置,可相对分为前、后、上、下、深、浅等六个坐标。坐标定位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右手动作的框架结构是否合理;各部分功能能否合理发挥;能否达到音色、音量、速度等诸多要求。

那么如何界定上、下、前、后、深、浅等六个坐标呢?右手触弦的上下位置,如在第一弦上演奏,应在复手与第二十四品的二分之一处,比之高,为上;较之低,为下。前后的定位一般是以右手食指掌指关节与发音弦相对应而言,食指掌指关节对着弦的左侧,称之为左;对着弦的右侧,称之为右。常用的指甲触弦深浅定位一般是在指甲约五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处,深度超之称为深,不足称为浅。

以上是最基础、最普遍、最常用的坐标定位。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技法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演奏者要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和乐曲中要求的效果,找到右手做各种技术动作时的最佳位置。





四、右手动作的基本形态            



吴玉霞老师用琵琶展现不同音色

虽然大家喜欢说弹琵琶,但事实上用“拨”可以更好的形容弹琵琶的动作。

弹指的是:被其他手指压住的手指用力伸开。拨指的是:“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不难发现,拨来形容琵琶右手动作更确切。

“拨”弦的时候,指甲前段经过弦的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力作用于弦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快速、中速、慢速等不同的速度层次。指甲经过弦的速度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音色上的变化。一般来说,经过弦的速度快,音质属于刚性;经过弦的速度慢,音质属于柔性。中速经过弦发出的声音,因其高低频相对平衡,音质刚柔适中,是琵琶演奏中最常用的基础音色。




拨弦音质的分类





由于“拨”弦时经过弦速度的变化,可使其属性分为以下几类:

——指甲中速经过弦,是其他形态的“拨”的基础,最常用。

击拨——指甲快速经过弦,属于刚性音质。

弹拨——指甲快速经过弦,属于刚性音质。

滑拨——指甲慢速经过弦,即指甲在弦上停留的时间较长,触弦点与离弦点相对较远,指甲触弦后由上方滑动至下方离弦;或由下方滑动至上方离弦。其作用于弦上的时间长,属于柔性音质。

压拨——分快速压拨和慢压拨两种。快压拨,力作用于弦上的时间短,属于刚性音质。慢压拨,力作用于弦上的时间长,属于柔性音质。

擦拨——力(动作)的方向与面板呈平行,快速擦弦发音。用于和弦各声部音色的纯净融合和统一。

拔拨——指甲面贴弦,与弦呈直角,快速向外(面板相反方向)离弦,音质纯净。




拨弦改变导致的音色变化





不同形态的“拨”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是音色变化的重要手段。

(1) 触弦(拨弦发音)的位置有变化,产生音色的变化。触弦,经过弦  时,越接近缚弦处音色越硬;越靠近弦身二分之一处,音色越松。

拨弦的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

——相把位或第一品左右。

——按音位置与复手之间的二分之一处。

——第18品至24品左右。

——第24品与复手的二分之一处,或再下移1或2厘米左右。

——紧挨复手。

一般来说,第一弦的触弦位置在复手与第24品的二分之一处,第二、三、四弦依次略微上移,四根弦的触弦位置形成一条45度斜线。

(2)拨弦方向的变化,产生音色变化。

向面板垂直方向的拨弦,音色浑厚。

向面板反方向的拨弦,音色极脆薄而明亮。

向面板平行方向的拨弦,音色单薄而明亮。

向面板45度方向的拨弦,因其声音高低频相对平衡,音色浑厚,明亮兼而有之,是最常用的一种拨弦方式。

(3)     指甲经过弦速度的变化,产生音色变化。一般来说,经过弦的速度快,音色较刚,经过弦的速度慢,音色则较柔。

(4)     指甲用峰的变化,产生音色的变化。

(5)     指甲入弦深浅的不同而产生音色的变化,入弦深,音色相对浑厚;入弦浅,音色则相对脆薄。指甲入弦的深浅对音量也会有影响。

(6)     动作部位的不同,音色会不同。


好啦,本期的右手基本技术就讲解到这里了,在本周五的第二期中,我们会向大家讲解右手技术中的弹,扫,抹,挂等指法在学习中的注意点与练习方法,敬请期待吧!


参考资料:《琵琶弹奏入门》王超慧编著

《琵琶教学纲要》郝宇容著


 


「靓音」是华音网的兄弟品牌,旨在将更广泛的顶级音乐家内容和知识传播到互联网上。我们相信,好的音乐和精神,值得被更多人观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