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周恩来总理曾接见过的洞箫名家——宋景濂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关注上方“箫笛逸家”
文化丨箫讯丨交流丨分享



宋景濂先生(1922~1994)出生在湖州埭溪镇上的一个音乐世家,在他漫漫人生风雨历程中,都是奉献给他深深依恋的洞箫事业。祖父精笛艺,父亲好吹笙,姑母、姑父喜弄琵琶和二胡。良好的家庭氛围,使他从小耳濡目染,深得音乐熏陶。7岁时,他开始择学吹箫,从而迈出了长达六十多年艺术历程的第一步。


宋景濂先生与徐匡华先生琴箫合奏《思贤操》


少年宋景濂有一段颇为传奇的学箫经历: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还在读初中的宋景濂像往常一样,端坐在湖州飞英塔下练箫。箫声引起了过路的湖州白雀山寺方丈宝丰的注意,于是就主动收他为徒,带入寺里悉心指教。宝丰原系清末翰林,乃博学广识之士,其箫笛技艺堪称精妙。



徐匡华与宋景濂


宋老每每回忆起当时学艺时的情景,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先师的教导十分严格,嘱我早晨练笛,晚间习箫,每天两小时,一年四季不得中断。”又说:“为锻炼持箫的腕力,先师每次都要我在箫的末端悬上称砣,由几斤逐渐增加到一、二十斤。数九寒天,还要我顶着刺骨的冷风冰雪练习唇功和指功。哪怕是笛、箫成了冰尺,气从孔中吹进、马上结成了冰凌,都得不断哆嗦着继续吹奏。”因为被要求吹一个音就像书写一个值千金的字,指头压下去,还没碰到唇就有音出来,宋景濂为此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如此这般磨砺数年,少年宋景濂艺技大进,深得宝丰赞许。此后,他成了学生乐队的骨干,不断参加演出实践,手中一管洞箫一刻不曾停息,越吹越“听话”,越吹越“亲密”。


1982年徐匡华与宋景濂琴箫合奏


宋景濂在其学生少年时代思想积极进步,他曾用手中的笛子和箫来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与渴望和平的理念。,他挺身而出,机智营救了一些人,其中有著名女作家张抗抗女士的母亲朱为先老人。


,宋景濂被调去一个单位做财务工作。宋景濂没有被这个不合理的调动所击垮,而是心存箫韵,满怀希望,任劳任怨地从事新的工作,乐观人生,善待他人。,宋景濂的家成了热爱民族音乐人士集编排、奏赏、生活于一体的场所。


宋景濂偶尔得空闲与同事们下棋聊天,同事们都会风趣地说:“老宋啊!你做什么都离不开一二三四五、都是哆来咪发索,你的生活充满了江南丝竹。”


时至1956年,宋景濂进入浙江民间歌舞团(现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出任民乐队队长,巡回演出于大江南北,名声日隆,广为人知。宋景濂的洞箫演奏,低音醇厚,高音漂逸,“花指”灵活,颤音绵密。他的“飞指”、“打音”,尤其是后孔的“打音”(颤音)极为流畅。他能用一管洞箫(六孔)熟练地吹奏各种“调法”。在庆祝党的“八大”演出时,,并在酒宴上拍着他的手臂说:“老宋啊,我们是中国人,要把中国的民族音乐搞好。外国的,总是人家的。我们是中国人!”总理的话,宛若一股暖流,一直激励着他为民族音乐奋力搏进。


1978年,杭州成立了江南丝竹研究组,宋景濂被推举为组长,从此更是潜心研究洞箫、琴箫的演奏。当时宋景濂与音乐同仁徐匡华、范世福、骆介礼诸老先生一起编排了“江南丝竹”。他还根据自己五十多年丰富的演奏经验,用五言诗的形式写出了《丝竹演奏法要领》的学术性口诀。1982年,他与古琴家徐匡华先生合奏的《思贤操》、《平沙落雁》、《和平颂》参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世界音乐专集》的琴箫合奏——《和平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世界音乐专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省市电台及电视台,都曾为他录音录像,播放他演奏的箫曲。1983年,他应邀随中国丝竹表演艺术团赴香港演出,引起很大反响。香港听众和新闻媒体称他是“江南箫王”、“洞箫奇人”。



1983年中国丝竹表演艺术团赴香港演出,第二排左二为宋景濂。


宋景濂先生病逝于1994年,剧作家钱法成老先生曾为其写了一幅挽联:


乐声优雅,品性优雅,一生好为和平颂


 曲旨高远,才品高远,四海四乡思贤操




⊙素材整理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长按识别公众号二维码关注
文化 | 箫讯 | 交流 | 分享
长按识别小编二维码关注
免费教学 | 课程分享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