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遇见厦门|传统艺术之南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nán yīn]  

南音 (中国的古老乐种)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汉族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


“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在宋,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南管的演奏上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例如南管中主导乐器——琵琶,未随时代演进,仍保持唐时的大腹短颈,弹奏上还是用横抱拨弹。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6年5月20日,。

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渊源

“南音”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汉代,张衡《南都赋》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高诱注曰:“南歌,取南音以为歌也。”“南音”文献有载。《吕氏春秋音初》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南音。”从“侯人兮猗”与《楚辞》体式相类来看,南音主要应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和越音。(杨匡民:《楚声今昔初探》,《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


唐宋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论点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北曲南迁形成。





艺术特色

乐器

泉州南音以洞箫、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称“顶四管”,以南嗳(唢呐)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和响盏、小叫(狗叫)、木鱼(铎)、双铃、四宝及扁鼓等乐器的立奏合称“下四管”。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音孔前五后一,延用唐箫规制,音色典雅浑厚、柔和优美。泉州洞箫与现今日本专门收集民间乐器的博物馆正仓院保存的唐制“尺八”形制一样,日本尺八是南北朝末年至唐朝初年由中国传过去的。

南琵琶,是保持唐代形制的曲项琵琶,南琶横抱(《明刊三种》所载为斜抱),有别于北方琵琶(竖抱),弹奏时低音淳厚沉抑、中音明快柔和、高音坚实清脆、紧张尖锐演奏南曲的。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

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琴杆、琴筒、琴轸均为竹制,琴弓亦为竹丝,音色柔和甜美,其声极为古朴。

三弦中、低音浑厚坚实、高音响亮。

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由五块荔木片串成,演唱者双手执拍板,于乐曲强拍处撩拍。

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工尺谱

泉州南音有着别具一格的记谱法,称为“工乂谱”(“乂”为“尺”字的俗写),它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正声为基础,与全国统一的七声音阶的工尺谱并不相同,让人容易联想到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宫商角徵羽”五声乐谱。泉州南音工乂谱由谱字、“指骨”(表示时值和琵琶弹奏记号)、撩拍三部分组成,是记录泉州南音音乐语言的汉字化表意乐谱,蕴含了历史悠久的古代乐学理论。





内容

《中国音乐词典》载“南音”条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①周代的南方音乐,简称“南”。②先秦已视作古乐的“南音”。③即“福建南曲”。④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清唱为主。由此可见,南音、南曲之名古已有之,专指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音乐;而“南音”又在一百多年前已为广东的地方民间音乐所名。

王骥德《曲律》中论及:“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栉调比声,北曲遂擅盛一代;顾未免滞于弦索,且多染胡语,其声近哓以杀,南人不习也。迨季世入我明,又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又曰“《孺子》、《接舆》、《越人》、《紫玉》、吴歈、楚艳,以及今之戏文,皆南音也。”这里所提到的“南音”、“南曲”是指今之“昆曲”,以及江、浙、赣一带的海盐腔、余姚腔、青阳腔、弋阳腔等。所以“南音”、“南曲”古代、现代,以及地域不同,所指也不同。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指”,即“指套”,亦称“套曲”,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即琵琶弹奏指法)、比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出》5套。“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附有琵琶弹法,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内容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4套。“曲”即散曲,又称草曲,只唱不说。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


特点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南音至今保留着“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南音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东南亚,远达欧美。







厦门南音社一般指厦门市锦华阁南音社

厦门市锦华阁南音社位于思明区曾姑娘巷29~31号。该社成立于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为厦门地区久负盛名的三大百年南音老社之一。该社系经正式注册的民间社团,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锦华阁不仅名师辈出,而且弟子广众。该社已故南音大师白厚(人称“厚仙”)更是享誉海内外的“南管先生”。此外,已故曾在该社授徒的有:叶任水、李森湖、叶成基、邵文乞、任清水、万瑞年、张炳生等。该社还应邀到馆外传艺,如:叶任水曾到新加坡、李森湖曾在缅甸仰光“住馆”传艺。据老艺人口述:历史上除了本土总馆外,尚有新加坡行云阁、台北清华阁等境外分馆。




中文名称    厦门市锦华阁南音社 

外文名称    Xiamen Jinhuage nanyin Social 

类       别    古典民族音乐社团 

地       点    厦门市思明区曾姑娘巷29~31号 

竣工时间    1866年 开放时间 周2、周6下午17:00-21:30 

馆藏精品    怀古南琶、南音古乐谱 

首任主任    万春胜先生







  厦门市锦华阁南乐社始创于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拥有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馆舍,地址在思明区曾姑娘巷29~31号。该社系经正式注册的民间社团,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锦华阁不仅名师辈出,而且弟子广众。该社已故南音大师白厚(人称“厚仙”)更是享誉海内外的“南管先生”。此外,已故曾在该社授徒的有:叶任水、李森湖、叶成基、邵文乞、任清水、万瑞年、张炳生等。该社还应邀到馆外传艺,如:叶任水曾到新加坡、李森湖曾在缅甸仰光“住馆”传艺。据老艺人口述:历史上除了本土总馆外,尚有新加坡行云阁、台北清华阁等境外分馆。


  百余年来,锦华阁南乐社把南音广耕于艺坛,深植于民间,为千年古乐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贡献。例如:建国十周年时,白厚先生参与创作《闽南渔歌》,现已成为公认的南音第十四套经典大乐谱;在1956年首届全国音乐周上,本社邵鼎坤与市南乐团原团长纪经亩大师,在北京怀仁堂演奏了《梅花操》《阳关曲》(前者弹琵琶后者吹洞箫),,;上世纪五十年初,由邵文乞先生组办“锦华儿童高甲剧团”,以唱传统南曲为主,当时风靡一时,颇受市民赞誉。改革开放后,任清水先生受聘在艺校、厦门南乐团授艺,为拨乱返正后南乐的传承做出努力;1985年,万瑞年先生受邀培训厦门市霞溪小学“南乐小小接班人”,获到广泛好评;近年来,王小珠女士受邀在厦门国祺中学传艺,取得喜人成绩。此外,该社积极参加大型南音文化交流活动,从1986年起参加了历届海内外南音大会唱,并与境内外南音社团建立联谊关系。近几年来,该社在参加省市南音、曲艺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比赛中,频获佳绩。


  锦华阁现有会员中,既有民间艺人、弦友,也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专业剧团乐师、艺人,还有境内外知名南音艺术家顾问。尽管如今以中老年会员居多,但该社能注重输入新鲜血液问题,吸收了李宝霞等六位具有大学学历的社员,这在南音社团中也是少见的。锦华阁还成立了党支部,这在厦门的南音社团中是惟一的。


  锦华阁人深知南音来自民间也需根植于民间,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们从馆内唱到社区、唱到农村、唱到社会,先后在岛内外及外地交流演出,每到一处演出都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现在,每周六及重要节日晚在中山路进行公益演出,既为中山路步行街增添色彩,也为传承和弘扬千年古乐作奉献,被称为“御前清客”走进中山路。





注:以上演出剧照 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遇见厦门从这里开始↓↓↓↓↓

链接

遇见厦门|美食小吃(一)厦门姜母鸭、同安封肉、马巷薄饼、同安大肠血、鼓浪屿馅饼

遇见厦门|传统艺术之高甲戏




免费宣传,请扫以上二维码联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