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6)郯城二胡:指尖上的“非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工艺溯源


二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乐器,也是弓弦类中流行最广的乐器。

 据史料记载,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开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为什么称为二胡呢?唐宋时期凡来自北方或西北方的拨弦乐器均称琴,再向前推春秋时期,许多乐器无具体名称,统称琴。据传说,黄河以南的民族称北方民族为胡人,这个拉弦乐是北方传来的,认为是胡人制造,所以称胡琴,又因为是用二根弦拉奏,所以又称二胡。

宋元明清时期,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等。

二胡在明清时代的民间就广为流传。近百年来,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如瞎子阿炳等)不断在演奏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展成为可用于独奏的乐器。新中国成立后,在专业团和乐器生产厂家的相互配合下,二胡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并且创造多重式样及各种规格的二胡,且发音洪亮、圆润、浑厚,音质优美。更加悦耳动听,上下把位均匀,音域宽广,在民族乐队中承担着独奏、伴奏、合奏、重奏的多种功能。二胡经过多年的发展、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乐器之一。


制作工序及技艺


在郯城县庙山镇,有一个二胡制作专业村——岳庄村,因生产二胡等民族乐器而闻名,该村现在已更名为乐泉村。在二胡制作老艺人高振保的家里,老高详细介绍了手工制作二胡的各道工序。

老高说,做二胡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选料,一是选木料,二是选皮子。适合做二胡的木料很多,有红木,紫檀木,乌木、花梨木、缅甸红木等等。用材的不同,二胡音质音色也就不同。做了一辈子二胡的老高认为,做二胡最好的材料当属“老红木”“紫檀木”“乌木”。 琴筒用料木纹要直,无节疤。琴筒用六块板,敲打一下声音要清脆有金属声的较好。如果敲起来无清脆的声音,听起来很闷,这就说明不适宜制作高级二胡。琴杆要能承担一定的拉力,根据测算每根琴弦的拉力是二十五公斤左右。如果负担不起这些拉力,琴杆就会弯曲而影响发音和使用。所以琴杆选用木材无节疤、纹路直、无腐朽。琴轴应该用和琴杆和琴筒一致的木材,纹路较直、无节疤、无虫蛀孔。

老高做二胡的皮膜是蟒蛇皮。蟒蛇皮的质量决定二胡的音质音色。老高说,一条蟒蛇皮从头到尾都是不一样的。选择蟒蛇皮,要选健康的,雄性的,颜色鲜艳,棱格分明清爽。整个蟒皮尾上部的最适合发音要求。

制作一把二胡需要选材、下料、抛光、打蜡等大大小小近百个工序。二胡结构不复杂,主要由琴头、弦轴、琴杆、千斤、琴码、琴筒、琴弦和琴弓八大部分构成,可是制作工序上却细分为几十、上百种。因为用材用料不同,制作二胡的周期和价格也不同,一把二胡便宜的七八百、上千元,贵的要上万元甚至几万元。

蒙皮是二胡制中最难的一部分,一把二胡声音的好坏全在这一道工序。蒙皮从一开始的选皮,要选厚薄均匀的。太厚的皮发出来的声音比较沉闷,太薄的皮发出来的声音比较尖锐,声音没有宽度。如今,像老高这样的老艺人,拿到一张皮,手一摸,就能知道这张皮适合做哪种档次的二胡。这样的本事是靠日积月累细心感受才学到的。


传承之路


郯城县庙山镇岳庄村二胡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源于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高振保的父亲高永贵。

出生于1922年的高永贵从小就跟着父亲到南京讨饭,那时,二胡是很多乞讨人手里的道具,不管拉得水平如何,只要能出声成调,上门讨饭更容易一些。

等高永贵长到15岁的时候,他就不想再以乞讨谋生,心思着做点生意赚钱糊口。于是就从南京坐船到苏州批发一些二胡,装在货搭里挂在肩上,边走边拉边卖。卖没了就再去批发一些。就这样卖了一年的二胡。他16岁的时候,苏州做二胡的老工匠金凤义对高永贵说:“别贩卖二胡了,跟着我学做二胡吧,这是一门手艺,混饭吃容易。”于是,高永贵成了金凤义的徒弟,开始学做二胡,成为江北少有的会做二胡的手艺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永贵回到了家乡,将二胡制作的手艺带到了郯城。

1958年,马站公社(庙山镇的前身)发展集体经济,由高永贵牵头,成立了4人乐器组,生产制作二胡等乐器。当时只有高永贵会这门手艺,由他手把手地教其他人,边教边制作。到1959年,由于受资金、原材料等因素的制约,乐器组只存活了一年就自动解散了。

1966年,高永贵在村里成立了7人乐器组,同样是边教做制作,主要生产二胡、京胡、京二等乐器,产品销往江苏徐州、安徽蚌埠、山东济宁等地,这样一直干到1976年,村里很多人在高永贵的教授下学会了二胡制作的手艺,从此,这门手艺在岳庄村扎下了根。

1976年,马庄公社成立乐器厂,高永贵等二胡制作艺人被调入公社乐器厂,村里的乐器厂也就解散了。当时的公社乐器厂颇具规模,全厂有8个生产车间,81名员工,主要生 产二胡、京胡、板胡、柳琴等乐器,高永贵负责生产技术及产品销售。

高永贵的儿子高振保15岁就跟着父亲学会了二胡制作。公社乐器厂成立时,高振保在马站中学当校工,由于乐器厂缺少技术骨干,高永贵就通过公社将高振保调到了乐器厂,高振保从此就与二胡制作打上了交道。由于高振保技术精湛,当时28岁的他成为乐器厂最年轻的四级工。

1979年,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乐器厂效益持续低迷而解散,乐器厂的工人被分流到其它行业,高振保成为社办门市部的出纳兼会计,一直干了13年。

1993年,44岁的高振保回到村里,开始在家里制作二胡。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许多人也开始从事二胡制作。这门手艺不断在村里人之间传授,从事二胡制作的人越来越多。到目前,全村102户人家,有60多户专业从事以二胡为主的乐器制作。

2014年,岳庄村的二胡制作技艺被列为临沂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振保成为第二代保护传承人。

2014年,高振保先后获得临沂市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制作的二胡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二胡金奖和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京胡金奖。他成立了郯城县乐泉民族乐器厂,申请注册了“乐泉”商标,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二胡制作艺人。他所在的岳庄村也被政府批准改名为“乐泉村”。


探究:“乐泉现象”的启示


从“一个人的技艺”发展为“一村人的技术”;从一个作坊发展为全村人的产业及全镇扶持发展的亮点项目,在这一块不大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二胡发展的奇迹,这一“乐泉现象”引发我们诸多的启示。

启示一:一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必须找准定位。二胡制作技艺是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一个种类,是传统手工艺、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郯城县民族器乐二胡制作技艺以“传统手工技艺”进入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推广、发展,这一定位是准确的。二胡既有民族器乐的共性,也有其独立的发展个性。郯城县以二胡为龙头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打造民族器乐专业镇、专业村的策略,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发展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启示二:把握市场,以“精”制胜。郯城的二胡生产也历经几次兴衰,这里面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生产者自身的管理、技艺等方面的原因。就当前的市场而言,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二胡等民族器乐的需求量增大,这为二胡制作的发展提供了需求保障。而从业者更应该在“精”字上作文章。目前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用工成本都在增加,二胡制作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高振保的民族乐器厂却越做越大,订单不断。主要原因是他在做工上讲究一个“精”字,他制作的二胡价格低的千多元一把,价格高的一把卖到二万七千元。他把每一把二胡都做成精品,靠精湛的技艺拓宽了市场。

启示三:政府“发力”方能做大做强。乐泉村的二胡制作之所以能够做成一个地方的特色产业,这与地方政府的宣传、鼓励、扶持分不开。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二胡制作行业的文化和产业系统的发展,传统的二胡制作技艺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培养和利用,才使得乐泉村的乐器制作在大发展的惊涛骇浪中独立潮头,实现了郯城二胡制作业的系统发展,实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有序传承。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