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音乐行业人物专访·第一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无论哪个行业,

最大的障碍都只是“人”本身。




在广州,有个热爱音乐的90后乐团"Reunion室内乐",这是一个拥有古典外表,现代灵魂的新型室内乐。他们均毕业于各大高等音乐学府,如星海音乐学院、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等。他们也推出了首张同名限量版专辑《Reunion重缘室内乐》,获得圈内外人一致好评。

参与到此张唱片的制作过程中的我,不久前与Reunion乐团团长蔡晓丹进行交流,她表示:“我希望为古典音乐注入新的音乐灵魂,让时下的都市人享受高雅古典乐的同时,不失现代的时尚感。”音乐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音乐之路,是一条寂寞而艰难的归途。蔡团长说道:“在乐团成立之初,我们都是应届毕业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社会资源,你要知道满腔热情并不能解决温饱,也碰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得到了一些回报和帮助,这是很幸运的。”


有时,外界的质疑反而会变成动力,鼓舞我必须向前走。但最棘手的问题往往来自“人”本身。作为团长,我必须设身处地的去为团员考虑各自的需求,但这务必需要一段磨合的过程。有段时间,在处理内部人员的关系上让我失去信心。” 不过好在主张“仁和至上”的处事风格让她本身与Reunion乐团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与沉淀。


如今,Reunion乐团发展迅速,不光在年轻音乐人中有了良好的口碑,还成立了老年乐团与儿童乐团,利用周末时间,她的乐队仍然抱着如初心般在一起创作排练,担任公司内部教育工作,乐此不疲。音乐对他们而言,是一辈子的梦想。




初生音乐人的生存之道。


目前,国内音乐人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以男性为主,大部分是20多岁的年轻人。79%的音乐人都像万沁那样有自己的全职工作,剩下21%以音乐为生。音乐人的收入水平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能力。能力分为两方面,一是硬件,二是软件,软件即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交际。两者缺一不可,无论什么行业都是一样。

(数据引用:音乐人攻略网站调查,数据样本:614位)


《家庭影院技术》的主编张丹认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得到能够令市场肯定的作品,你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你是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创作的。艺术是有灵性的,特别是你的创作要和生活要密不可分,并非是你个人的感受。厚积薄发,冰冻三尺用在这里都是恰如其分。另外就是把艺术和市场元素有机地融合起来,不可以孤芳自赏,只有市场肯定你了,你才可以走第二步,无人幸免。”


“互联网音乐平台和市场消费群体的审美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走向。多元化的音乐审美孕育了多元化的消费群体。”无论是演出市场还是音乐创作,在当今的时代,均以市场为主导。“这就是市场经济。因为有竞争的空间,市场是无情的,适者生存!”星海音乐学院文传盈教授尖锐地指出,并劝导真心喜欢音乐的人,应该为自己的喜欢付出代价。艰苦赚钱来玩音乐,而不是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来赚钱,世界上能从事自己的爱好来赚钱的是凤毛麟角。很不现实。”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代玲也给现在的年轻音乐人提出建议:“不要整天想着一步登天,一夜成名。所谓音乐人,更重要的为音乐二字。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就算机会来了,你也抓不住。”



狭缝中的音乐种子,如何生存?



像Reunion这样的乐团不计其数,这是成功的例子。但也有非常多独立音乐人,他们一边努力争取能在各种音乐演出和制作中获得机会,一边怀着梦想艰难地前行。


如工作日在银行上班的独立音乐人万沁表示:“跑场子演出成为了她音乐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部分音乐人单场演出费为500元左右,单场演出费万元以上的音乐人占据不到2%。平时大家都有全职工作,晚上或者周末就会随着乐队到不同的演出场地去表演。专业的训练时间越来越少,对音乐的触感也大不如前了。或许人有时很难分心,同时做好两件事”。


(数据引用:音乐人攻略网站调查,数据样本:614位)


由此可见,演出费用直接影响了音乐人的生存。目前有很多大型的音乐演出都是经纪公司发布的。项目竞价低,经纪公司需要控制成本,保证自身的利润,俗称:“提佣”,因而演出者的费用支出就会很低。


艺术来源于生活,或许生活是不能用价钱来衡量的,但活下去需要。为了维持正常生活的开销,有很多年轻音乐人会主动降低身价,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这种以廉价换取曝光的做法,日渐演变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整个圈子的生态。很多资深音乐人表示:“音乐人的商演机会,取决于主办方的定位需求和审美素质”。


象娱传媒Slash音乐快闪 CEO李易表示:“曾经的电商行业,也把整个零售市场的价格做的很低,对于客观存在的情况,从业者应该是适应,而不是批判。答案在实践中,做出自己的真正价值,才能区别于低价产品,如果你没有价值,当然永远把眼界放在只跟低端产品竞争。”





999+作品的双刃面。


如今,创作型的音乐人会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音乐平台,期望得到更大程度的曝光,拥有一些粉丝。发展初期的音乐平台也会打着聚焦独立音乐人的旗帜,策划一些音乐专题活动和榜单。这样的策略确实让很多独立音乐人有了坚持原创的动力。但策略盛行时,上传原创作品的门槛非常低,对音乐本身只是进行初级审核,更别谈版权了。久而久之,平台发展迅猛,引流了不少创作型音乐人,后期再将未授权在所属平台版权的音乐人作品全部下架,将重心转移到主流音乐和大牌艺人的周边应援。这一举动,让独立音乐人无可奈何,只能肆意在类似平台转移音乐作品。


2018年3月31日,:“2013年给一位歌手创作一首歌,发行后署名是我当时版权公司同事,打去询问得到四个字,不好意思。当时使用这首歌的唱片公司与我当时的版权公司都知道这事,却无人去要修改或更正。可能他们觉得只是个写歌的 无所谓,不必理会。这次我们节目打错很多编曲人的名字,我觉得并非恶意或是故意,是行业内的不规范,以及行业内音乐人权利这个环节太过微弱导致。其实只要写上原编曲:XXX,改编:XXX 就好了。音乐人要的不多,只是需要一点点尊重!就这样,下不为例。”在中国的音乐市场中,,让人唏嘘。音乐人的版权意识薄弱,将会让人寸步难行。


再来谈谈网络口水歌,在音乐人眼中,也称为歌词简单粗暴,甚至低俗,旋律千篇一律,朗朗上口。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使人十分浮躁,快速的消费习惯充斥着整个生活,商品等不及人们的思考,也许是某种文化在思考还没得出所以然的时候,已经在现实社会里面死去了,变成了音乐只等于商品的模式。 Slash音乐快闪 CEO李易表示:“互联网、尤其是个人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流通,大大超过了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所以才有本问题描述的现象产生,现在的音乐流行品味也许就代表中国消费者真实的市场分布吧,之前信息闭塞,所以感觉很多有品质的音乐在流通,其实不然,只是更大众的需求没被发掘。”


广东民族交响乐团二胡演奏员郭蔚之认为,这个现象在古典乐界简直小巫见大巫;“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都是专业性较低,跟风性强,对于娱乐性强、易记忆的歌曲就是受欢迎,对古典音乐的审美往往在自小的教育里就已经萌芽,大部分家庭还是比较忽略这一块的。”特别在流行音乐充斥下的古典乐,发展的市场更加严峻。“我们的演出是要买票才能看的,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听我们拉二胡弹古筝呢?流行化的偶像是一种职业,不能归纳在音乐人中。”不过她也乐观表示:“真正做音乐就是要跳出这些条条框框,做好音乐,做良心音乐,能够抓住几个有鉴赏能力的听众就是成功了。”这个观点如同在音乐圈内一致评价最高的Spotify一样,着力提供优质的产品体验,让用户真正感受发现音乐的乐趣,才是音乐人精准垂直化的端口动力。





一个来自音乐圈内人的需求!


开始这条音乐之路时,最让你感到救赎的是什么?

愿音乐不变成你的负担,望你竭尽所能保护这颗赤子之心。


让音乐行业更健康的发展,是当代音乐圈内人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访完众多音乐行业人的心声,不禁勾画出了一个高品质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必须具备的三个特性:

(1) 即时的交互性,现场触感;

(2) 广阔的包容性,尊重原创;

(3) 必要的原则性,坚持底线。


他们一致意识到,搭建这样的平台将会是一个持久的战役,就跟当年Ipod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字音乐付费是一个道理。一个优质的音乐平台需要一种新的互联网产品介于生活方式之间的带动,这不仅需要真正的音乐人,还需要优质的消费群体,但这样的群体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尤其对于现在的中国的音乐教育的普及化更加需要漫长的时间。合理的市场化、音乐人专业技能训练、职业化的规划,每一方面都影响着整个音乐生态圈的规范化运行。只有囊括这些,音乐人的生存空间才能得以变得开阔。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