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二胡该站着拉 还是坐着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01年10月5日,在北京21世纪剧院,经过精心打造的女子十二乐坊隆重推出了名为《魅力》的专场音乐会。也就是从那时起,站着拉二胡这种表演形式,开始进入当代人的视线。此后,这种把二胡琴筒挂在腰间、站立式的演奏形式,也在纷纷兴起的“新民乐”等演出团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实二胡站着拉并非真正始自女子十二乐坊,而是古已有之。二胡的历史距今已逾千年,但其发展道路尤为崎岖,到了清末民初,二胡已沦为流浪艺人走街串巷街头卖艺或乞丐沿街乞讨的工具。他们的这种谋生方式,决定了只能站着拉或边走边拉、边拉边唱。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二胡已沦为低等、下贱、上流社会不屑一顾的弃儿。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社会关于振兴国乐、。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刘天华应聘北大后,从乐器制作、作曲、记谱、演奏方法、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对二胡这门艺术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升华,让这件一直被人瞧不起的民族乐器,一举登上了高等学府的殿堂,并在上流社会的音乐舞台上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坐席。

  从刘天华开始,二胡演奏艺术已历经百年,坐式演奏早已成为教科书上公认的规范演奏姿势,以前从未听说过有人怀疑其科学性。但是近年来,随着女子十二乐坊、“新民乐”等演出形式的出现,二胡界内部也有人对坐式演奏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二胡坐着拉束缚了演奏,不利于情感的表达,而站着拉更有利于表演、发挥。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音乐会上,某二胡演奏家就采用站立式,演奏了大型二胡协奏曲《风雨思秋》。但恕俺愚钝,实在没看出在这种气氛肃穆的音乐会上,站立式演奏(尤其是演奏的又是历史题材的大型曲目)到底有何优势、有何必要。倒是笔者在看演出的过程中,眼见其站立演奏,常难抑卖唱者之身影在脑海中浮现,以至于很难将精神集中到音乐欣赏中去。尤其是演奏者在站立演奏的过程中,还需不时低头看那低矮谱架上的谱子,让人不能不常常替她感到不便。

  众所周知,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从少时学琴,到前不久以年近七十岁的高龄去世,一直采用的是坐式演奏,而且常常是左腿搭在右腿上的叠腿式,在某些人看来,这种演奏姿势是最不利于演奏发挥的。但是“声情并茂”却恰恰是闵慧芬二胡演奏艺术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也是多年来二胡界、音乐评论界早已形成的共识。闵慧芬的舞台形象端庄、大方,她的演奏激情澎湃、挥洒自如。看她的演出,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其演奏所吸引,进而沉浸在她用琴声营造的浓浓的音乐氛围里。闵慧芬毕生的艺术实践,已经清楚地表明,二胡的坐式演奏并没有成为艺术表现的障碍,那些“二胡坐着拉束缚了演奏者,不利于情感表达”的说法,实在是有些多虑了。

  当然,笔者也并不一概反对二胡站着拉,早在我国唐代乐舞中就有反弹琵琶之姿,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在一些需要烘托气氛的娱乐性节目演出中,二胡站着拉甚至晃着拉、舞着拉有何不可?

  女子十二乐坊走的是商业路线,经营者组团演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从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团的经营者,从一开始就为其演出定位于“视觉音乐”,也就是说他们的演出与一般意义上的民乐节目不同,既是听的,更是看的,所以尤其注重视觉的冲击力。为此,招聘的演员,都是青春靓丽、能演奏、善表演的女孩子。“新民乐”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只是在演出团队的组合中不仅有靓女,有时也会有俊男参加。总的来看,无论女子十二乐坊还是“新民乐”,都基本属于流行音乐的性质。他们演出的曲目,其音调多是民族的、传统的,但配器手法、表演风格却是现代的、时尚的,甚至前卫的。所奏音乐,或轻快活泼,或欢快热烈,或火辣劲爆、动感十足。演出时,每个成员不仅要操控手中的乐器,还要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地晃动身躯、变换队形、舞之蹈之,着力用视觉形象博人眼球。当然,这样的乐器演奏,其声音效果是不会不受影响的。实际上有的演出干脆就是放的录音,舞台上演奏员手中的乐器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主要精力放在肢体动作上。可见,二胡站起来拉,虽然把演奏者从坐席上“解放”了出来,有利于肢体动作的施展,但却是以牺牲或部分牺牲声音效果为代价的。当然,这样做亦无不可,因为流行音乐的观众群,本来就不单是为了欣赏音乐而看演出的,况且这样的演出形式,也恰恰切准了当下部分年轻人更易接受快餐文化这一时代脉搏。

  • 平顶山市培学艺校 : 二胡 长笛 钢琴 常年招生

  • 招生电话:13333759199

  但是高雅音乐有着与流行音乐截然不同的观众群,二者在演出曲目的选择及表演形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不可混同。试想,如果音乐会上演唱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的歌唱家,也像歌星那样,装扮得花里胡哨,抱着话筒满台跑、弯腰闭眼扯着嗓子喊,那该是何等的骇人!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专业院团高雅音乐范畴的二胡演奏,没有必要随波逐流轻易改变早已被业界公认、被广大观众认可并习惯了的坐式演奏姿势。

  以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为己任的专业院团,尤其是国家级院团,越是处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越是应该坚守自己高雅、大气的艺术品格。当然,所谓“坚守自己高雅、大气的艺术品格”,并非固步自封、孤芳自赏,更不是拒绝改革创新。但是,改革创新首先要认准方向,找准切入点,不可只着眼于表面,更不可为改革而改革、为创新而创新。否则,非但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流于形式、误入歧途。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