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我们大阳(30)人生繁华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插图绘画:宁宁猫咪

 

每个人都有幸福来临的时刻,当年赵飞燕去阳阿公主家的时候,一定没想到有后来和汉成帝的遇见。当汉成帝的眼睛触到赵飞燕的轻盈,天雷勾动地火,飞燕的人生就此溢得一地繁华。


飞燕的繁华一直缤纷到现在,情景剧《飞燕省亲》每周都在我们大阳轰轰烈烈地上演着,我们对于赵飞燕是上党阳阿人这件事,有一种不容质疑的坚定。所以,光阴要打败很容易,就看你是拿起、还是放下。拿起,千年只是一瞬,比如我们大阳人和赵飞燕;放下,一瞬已成千年,比如你和你的旧爱。


大阳人把赵飞燕守成了自己的繁华,与之相伴的,是炫目的流光,喧嚣的广场舞,白日里沸腾的老街,夜幕下飞扬的铁花,以及一个个时间座标式的庙会,它们都是大阳人心中的胜景。


大阳的庙会风俗深入人心,即使在现在这样一个热闹看腻了的年代,也不能阻挡一个大阳的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充满乡土气的呼朋唤友:赶会可来昂。


当汽车赶走马车,新房取代旧房,大阳人民的生活习惯被冲得七零八落,庙会却稳稳地在原地坚持做着自己,粉丝从老到少实现了零死角全覆盖。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人类天生是向往热闹向往群居而害怕孤独的动物。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孤独的心。我们大阳人民如此热衷于赶庙会,无非也是为了离热闹近一点,离孤独远一点。


总之,庙会就是大阳使劲活出来的精气神,是大阳人在那时那刻共同拥有的人生繁华处。


大阳每个分街都有庙会,正月十六、二月十五、三月二十八、六月初六,九月初三,六个分街各是各的主场。这些庙会中,尤以三月二十八的庙会为最盛。每年这天,大阳就像到了花期要绽放的花,空气里浮着翠流着丹,大阳人民欢乐的颜、躁动的心把大阳哄得花攒锦簇。不管你是青春期还是更年期,来到大阳,保证让你瞬间进入凑热闹的骚躁期、消费的冲动期和狂吃狂喝的增肥期。


三月二十八的庙会赶的是东岳庙的庙会。东岳庙在我们大阳的最高处,庙因供奉东岳大帝得名。但东岳大帝可不是东岳庙的全部,庙里一进门供奉着咽喉神、像,往里走,大殿的两侧有奶奶殿、龙王殿、太子殿、老君殿、药王殿、三圣殿等等,一座庙就是一个神仙体系。烧香的以奶奶阿姨姐姐妹妹为主,他们手里攥一大把点着的香,拎着简易包装的小饼干,一处处挨着拜,香烧掉了大半截,神仙还没拜完。我都担心神仙会不会不高兴他们烧的半炷香,但他们自己一点都不急,虔诚得有条不紊。


庙会外行赶的是热闹,内行赶的是门道。庙会的门道一在烧香,二在看故事(社火)。烧了香再看看故事,会就算是赶得有里有面儿了。不知道这两个门道而突突地跑到大阳去赶会,你会拔剑四顾心茫然地琢磨:会在哪?就像我,照着从前的印象按图索骥,想像着街上一个接一个的摊位,摊前人挤人的人群,结果只会一脸蒙地怀疑人生。毕竟,你不能让你自己活在物联网时代,而要求我们大阳人还活在乡间市场时代。


庙会就是给老爷过生日,大阳人民认为,在老爷生日这么重大的日子里,烧香是必须的,祈福也应该是格外有分量的。庙会前半个月,就有人开始到庙里烧香。香有很多种烧法,简单一点的,就是拎点点心烧炷香拜一拜;如果有特别的心愿,香就烧得特别复杂。主殿前,有专门引导烧香的人,他们会带你走完整个流程。


主殿是最繁盛的,建筑规模最大,人最多,香火最旺。人们繁盛的心意在这里缠缠绵绵地缭绕,你的我的大家的纠结在一起,纠结成大阳人的现世心情。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看上去体面又有主见的壮年夫妇会放弃形象,听话地由人摆布;为什么一个打扮鲜亮的九零后会一个人安静地一路磕过去。每个人的繁华,大概都是孤独在打底吧。无论是孤独的孤,还是孤独的独,都需要默默地向外去借点力量和温暖。


之前我说过,我们大阳有“上老爷”的风俗。老爷生日,会“上老爷”的人,还会亲自在老爷面前真人唱一段。那天在药王殿外听到熟悉的“上老爷”的调子,还以为有人在那儿“上老爷”。走近一看,一个老太太站在烧香的台子前,闭着眼睛、打着拍子,全身心地给老爷献唱,俨然已入无人之境。细细的声音,带着一股真诚的力量,从老人瘦小的身子里流出,在不大的药王殿里升腾,一种朴素而有力的浪漫,和声音一起,缠绕在小殿的梁上,让偏居一隅的小小药王殿有倾述、有温度,人和殿都不再是繁华中的一叶孤舟。


赶会还是赶故事。今年的三月二十八,18伙故事400多号人的表演阵仗,一路穿大阳新街而下,威风锣鼓、担花篮、抬杠箱、二鬼扳跌、跑驴、斗河蚌,等等新旧故事伴着八音会的声音,在大太阳下火辣辣地招摇着,闹哄哄地让所有烦恼妥协,把一切孤独逼退。那一刻,繁华浅薄地盛开在艳阳下,一切深刻都有赖于浅薄而得以暂时的韬光养晦。


大阳的八音会曾经名噪一时,上党八音会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一宝就是大阳人。黄一宝从大阳出发,带着大阳人把八音会吹到了万水千山外。


最早八音会还不叫八音会的时候,大阳就有乐户,祖祖辈辈从事红白喜事的吹打。我们土话管乐户叫“龟疙瘩”,小时候总听大人讲“龟疙瘩”长“龟疙瘩”短,以为“龟疙瘩”是一个人的外号,后来才知道“龟疙瘩”背后是或源于宋或源于明的长长的中国社会史。大阳这样的活化石一般的古镇,还真的塑封了一些远古的人事。


大阳的乐户姓薛,乐班名号乐盛昌,大阳曾经一度有很多八音会,但都不如乐盛昌吹得地道。


黄一宝天生喜欢音乐,11岁时背着家人花一毛五分钱买了根笛子,开始踏上音乐江湖。14岁起,顶着家人的反对和棍棒,跟薛家及大阳的老艺人学吹打,二胡、头把、唢呐,渐渐在行。后来黄一宝把唢呐吹到了县里,把家里人认为的下九流吹成了各种级别的荣誉。1981年左右,又被选进省里的培训班,接触了像模像样的音乐人,见识了像模像样的音乐,那一刹那,就像习武之人终于见到了武功秘笈,黑暗中的摸索终于见到光明,黄一宝对音乐的理解有了醍醐灌顶般的质的飞跃。回来后不长时间,他们兄弟三个就组建了黄氏乐班,后来改为大阳民间艺术团。从八十年代初到2004年,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大阳民间艺术团年年在比赛中拿一等奖,在晋城保持了数一数二的水平。黄一宝还率先把电声融入八音会,把古老的唢呐吹得春风扑面,成为晋东南地区第一人。那些年,黄一宝的乐队生意好到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天天有事宴。黄一宝和他的乐队天天穿街而过,用音乐吹醉大阳的大街小巷,也把他自己的人生吹得一派繁华。


1990年,他到北京演出;

1994年,;

1996年,庆祝香港回归,到深圳演出三个月;

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同年,参加庆祝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上党八音会专场演出;


黄一宝就像桃花岛主黄药师一样,用他对音乐的天然理解,经营出了自己的音乐桃花岛,在八音会的江湖上划出了大阳人的势力范围。


黄一宝会文吹,也会武吹。武吹的时候,鼻子吹唢呐,嘴里叨扁担,扁担上挂六把铡刀。嘴里千钧一发,鼻子却淡定优雅,把唢呐吹得如泣如诉,听不到半点铡刀的紧迫和锋芒。


文吹更是投入,《万花灯》《二番》《葡萄架》《靠山红》《戏杜丹》等等一套大小曲牌下来,人和乐已不分你我,彼此依偎,彼此成就。


然而,繁华终有憔悴时。


赵飞燕在汉成帝死后被废为庶人,难逃孤独赴死的命运。


在大阳经济不振的那些年,大阳的庙会虽没断,却也相当冷清,像是苦恼人勉强挤出的笑。


黄一宝的民间艺术乐团也在突然的一天突然地分行李散伙,大阳八音会的未来从此扑朔得有点迷离。


黄一宝现在63岁,得过脑梗的身体不再能吹,一身武功就此负了年华。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国家非遗司刚给他拍完片子。正午的太阳已过,斜阳犹在。


虽有现代乐的冲击,八音会仍稳稳占据我们大阳白事和故事的地盘,土壤犹在,种子犹在,繁华仍可期。而黄一宝和八音会的孤独在于,愿意学的年轻人不多。即便行情最好的时候,一个人演一场也挣不到二百块钱,靠这个养家,显然逊了点。


接着说庙会。在我们大阳,赶庙会,其实也是赶爱情。从前家里有没过门的媳妇儿,赶会时一定会把人家叫过来,给点赶会钱,吃点好饭,逛逛街看看戏,稍带接受一下街坊邻居的检阅。很多不确定的爱情也在会上赶得进了一步,就像赶海一样,庙会就是那一波潮,潮涨潮落间,必然会留下一些东西。


说了这么多,其实庙会于我,就是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姥爷去马村赶庙会带回来的一个面包。当时光抵暮,姥爷坐在堂屋门口的条石上,手绢扎着的小包放在膝盖上,我巴巴地蹲前面,姥爷轻轻把手绢四个角打开,露出黄黄的一块方面包。那个面包的做工应该连现在最简单的啤酒包都不如,但就是那样一个面包,承包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印象与理解、口感与味道。那个面包让我觉得,外面的世界是软的、甜的、好看的,后来我和你们一样,知道了,世界大部分时候是没味道的,有味道的是人心。看上去软的东西也并不一定真的软,就像笑里可能藏着刀,绵里可能藏着针。


再说回我们大阳。明暗幽转,众所周知,我们大阳现在是大阳古镇,开始新一季的花期。明清老街上,从前割猪肉的地方变成了红红火火的卖面摊,原来的五金店改头换面走起了文艺风,石头饼、小米煎饼等各种吃的三两块钱就能买到,再也不用等打了新麦子等家里人心情好的时候做给你吃,还有庙会饮食的女一号饸饹,到处都是,庙会甚至被人戏称为饸饹会。


而所有这些的旁边,都站着一个随时可以说出你家祖宗三代的人,你想装一下,基本不可能。


敞亮亮地透明着,也许就是家乡给你的特殊待遇。


庙会于大阳男人,就是酒会。开头说的无论是七零后还是八零后还是九零后的呼朋唤友,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招呼喝酒,我们的喝酒不赶饭点不挑地方,只需有心情。三月二十八那天,寂静的张家老院里,年迈的繁华在喘息,新生的榆树正郁郁,蓝天下,响亮的划拳声从隔壁翻墙而过,那时也才不过上午十点,一天中最旺盛的时刻,生命正以各种形式充沛着。


花月正春风。


我们都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