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沈英彪:浅谈箫的音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随着改革开放的越来越深入,中西文化的交融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民族器乐在借鉴西洋作曲技法和配器上已形成一种现象——“新民乐现象”。这就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及交乐团如何结合、传统的五度相生律制如何和西乐的十二平均律结合,以及音区、者域的拓宽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多年习箫,摸索出通过气息和风冂的控制将箫的最高音吹至(倍高音4) ,在此作如下介绍。


箫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件民族乐器,因其甜润柔美的音色、潇洒儒雅的内涵,在古代和古琴一起被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尚品,因此在中国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长期以来作为音乐学院笛子专业的附修科目,一直未受到专家、作曲家们的重视,专门适用于箫演奏的曲目也仅仅局限于民间江南竹中传统的《熏风曲》、《春江花月夜》...或是与古琴合奏中的一些琴箫曲目。上世纪80年代起,箫的演开始有突破传统表现手法的迹象,如张维良先生吹奏的《箫与弦乐四奏》《箫小曲两首》《咽》等曲。以及90年代录制的《天幻箫音》等。台湾地区著名笛箫演奏家陈中申先生的箫专辑《人间箫声》就是一部箫和交响乐团完美结合的作品,箫的独奏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弹拨类乐器如古筝、琵琶,以及西洋乐器中的钢琴、提琴等,由于乐器本身的构造,其音域、音区是固定的。而笛箫类吹管乐器其发声原理是由腹部隔膜将气息通过风门的控制压入管内产生驻波、形成振动频率而产生音。音的高低取决于于波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取决于驻波的长短,由于波有不定型性,这就为笛箫类乐器的音域向上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箫的音域有多宽,最高音能吹到多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习摸索,目前将箫的最高音吹至G调箫筒音作)。



在已出版的孙裕德先生所著《洞箫吹奏法》、张维良先生所著《箫吹奏法》、吴华与彦平合著《箫演奏实用教程》以及王铁锤、曲广义、赵越超等前辈们所著的各类教材中,箫的最高音基本都是(以G调箫筒音作)且指法不一。(其音区见下图):


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法有:


按照这个指法吹奏的倍高音2较标准音偏低


柳州歌舞团的古林先生经过实践探索,将倍高音2用如下指法吹奏,获得标准的倍高音2.


笔者在此基础上,用急吹法结合下列指法将箫的最高音吹至

倍高音3的指法:


倍高音4的指法:


皆为泛音范畴类音,所以气息的强弱与指法是影响音准的两个关键因素,吹奏者可凭听力对气息的强弱和指法做适当的调整。同时箫为天然竹乐器,因材料、制作等原因,这些音的指法可根据乐器本身及自身吹奏特点,在笔者提供的指法基础上做微调。以达到最准最佳音。由于箫的最佳音色在中、低音区,所以大部分的曲(特别是传统曲目)中都很少用到超高音。但随着中国民乐的走向世界、走向国际舞台。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如何突破与创新,借鉴西方交响乐的优势和长处,成为当代民乐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箫上,以前解决音域欠高的方法是通过加键的方式。如谭谓裕先生演奏的《春之海》曲,倍高音3就是通过在箫上加键的方法解决。加键箫因其乐器作的复杂以及在演奏时有杂音等因素,给演奏者带来诸多不便。


笛箫吹奏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良好的音色和超高音的吹奏需要强劲的“丹田之气”和“紧收的风门”两者结合而成,后者是通过强而有力的口劲来实现。吹奏者可经常用急吹法吹奏的长音练习,使周围控制风门的轮匝肌得到训练而变强,再循序渐进地从音逐个吹至音。同时通过长期的超高音长音练习(ppp~fff~ppp),增强气息的控制能力后,可弥补箫在高音区尖锐、干涩之不足,从而达到优雅动听的韵味,正如苏轼云:“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