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璀璨华夏· 澹影跹归——川渝地方戏曲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九年栉风沐雨,十载携手同行。

第十年,一个节点;

第十年,一个蜕变。

戏聚星期六·十周年特别企划

走进北京

璀璨华夏· 澹影跹归——川渝地方戏曲展


展览介绍

展览时间:2018/04/08-2018/05/01

展览地点: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的一个缩影。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除了灯调是四川本地原生戏曲音乐以外,“昆、高、胡、弹”均是外来剧种的声腔。因为高腔的音乐与戏剧表演系统的发展最为完善,所以在川剧传续的舞台上,高腔的演唱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川剧昆腔用笛子伴奏、皮黄腔用胡琴伴奏、弹戏用盖板子伴奏,而源于以四川南充为中心的川北地区的灯调则用胖筒筒伴奏。川剧剧目丰富、艺术个性鲜明、唱腔优美动听且能雅俗共赏。在表演技法方面,历代川剧艺术家有着诸多杰出创造,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代表的舞台表演程式全面展现了传统巴蜀戏曲文化多样性的艺术特色,故而川剧在中国戏曲界享有很高的艺术声望。2006年,川剧、川北灯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介绍了川剧的起源与河道流派的形成轨迹,并阐述了川北河流域川剧流派的艺术特点,以及川剧源流之一的灯调和川北灯戏的来龙去脉。除了展出一些川剧名家的演出服装、道具、乐器外,还有很多生动的剧照。观众朋友通过展览会对我国地方戏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着更多的人来关心并热爱川剧!


川北灯戏《闹隍会》


第一章 川剧源流概说

古老的戏曲艺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巴蜀先民们依水而居,傍江筑城,在原始的自然生态里,水路是天然的黄金要道。河道川剧艺术的形成就是四川人民对巴山蜀水的情缘颂歌。以河道流域命名并分类的川剧四大艺术流派,是“上、下、南、北”四条河道流经区域的劳动人民沉积下来的地方艺术人文。 



川西坝

川西坝不仅名角荟萃,而且剧作家众多,如黄吉安、赵尧生、冉樵子、尹仲锡等。前辈剧作家的“五老七贤”都曾经在成都“戏曲改良公会”的主持下进行过剧本创作。著名的《情探》《三尽忠》《刀笔误》等戏都出在川西坝。当时的成都,由于高腔过于原始,且汉中二黄已经流入川西,所以川西坝的班社都以胡琴擅长。 

下川东

重庆是水陆交通枢纽,商业重镇,不仅有川剧,还有京剧、汉剧、秦腔等戏班。剧种间互相交流、相互影响。下川东也以胡琴戏见长,与川味正宗的上坝截然不同,下川东的胡琴腔中已然夹带了楚调京味,被称为“京汉腔”。 

资阳河

资阳河因盐场地区所限,表演场地多为露天,尤适合激越的高腔演出。资阳河的高腔集“帮、打、唱”于一体,板式严格,不加花头,轻重、松紧、快慢都严格有序,舞台上下的曲牌、帮唱则十分注重词格韵律和锣鼓套打的规程。 

川北河

由于秦腔的影响,以南充为中心的川北河弹戏腔的发展特别突出,并具有强烈的川北地方特色。川北河的演员,以本土世居艺人为主,应观众需求,发展出包括“三国戏”“聊斋戏”、民间故事会及土生土长的灯戏等丰富的剧目类别。  



第二章 川剧“川北河”河道流派艺术

川北河与川剧其它三条河道流派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擅演皮黄戏和弹戏。根据史料记载,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在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川剧声腔里,川北河地区的戏班擅长演出的就包括胡琴、弹戏和灯调三种。川北地区地处秦巴山脉南麓,与陕西汉中、安康接壤,因此演唱风格深受秦腔的影响,它的弹戏高亢激昂,苍凉悲壮,二黄又深沉含蓄,婉转悠扬,它是带有浓郁山陕气息的别具一格的川北风情的川剧流派区域。 
  川北河最早的班社是清道光年间的太洪班,该班专唱弹戏,后来吸收胡琴,便同时演唱弹戏、胡琴两种声腔。据西充县川剧团统计,建国前有班社29个之多。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刘成基(艺名“当头棒”)、彭海清(艺名“面娃娃”)、鲜耀山(1850-1951),以及名旦赖素莲等都是西充人。 
  三百多年来,层出不穷的川北河川剧艺人,精心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戏曲人物形象,在川剧艺术的殿堂里,因为有着这一批批名伶名戏而使得“川北河”这三个字在巴蜀文化史上熠熠生辉。 



川剧的丑行

川剧的丑角最为丰富,几乎各个行当都与丑行有交叉之处。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剧目中小丑这个行当是不可或缺的。 
  陈全波(1913-1992),川剧名丑,川北河流派的杰出代表。14岁入永乐戏班,拜文武小生刘瑞甫为师学艺。成名后的陈全波与刘成基、周企何、周裕祥被誉为川剧的“四大名丑”。


1983年,


变脸

川剧特技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变脸。变脸的基本手法是“吹、抹、扯”。川剧变脸不介乎行当,生旦净丑都可以作为舞台需要的素材绘入变脸脸谱。以下展出少量变脸脸谱供大家作基本了解。 


 
第三章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又称“农民戏”,是四川的一个地方剧种。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流行于阆中、南部、仪陇等地,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灯戏是植根于川北的传统歌舞小戏,它源于傩戏又承续巴渝舞的遗风。在灯戏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歌舞曲调主要是川北山乡的民歌、佛歌、嫁歌、清音、端公调等,同时它也吸取了陕西的酃(ling)调、吴下的补缸调等极富地方风味的小调声腔以及庆坛中的唱腔和锣鼓。川北灯戏曲调质朴明快,优美动听。乐器十分简单,最早的演出只有一把胖筒筒、一个盆鼓和一面老大锣,早期演出只需一人伴奏即可,后来才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 


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

川北灯戏有灯有戏有歌舞,可以用“一傩一坛一灯”来形容它的成长轨迹。它的唱腔音乐是极具川北地方特色的“灯弦调”(又称“胖筒筒”)。剧目大多是笑戏、闹戏(喜剧),正戏、苦戏(悲剧)较少。如若上演正戏、苦戏,也带有浓烈的喜剧色彩。人们常说“无灯不成戏”,鲜艳夺目的彩灯在舞台上非常瞩目,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蚌壳灯既是道具又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不仅如此,道具灯还是剧中的角色。观众看灯戏演出叫“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与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呼雀跃,演出场面蔚为壮观。 

根据乾隆年间《苍溪县志》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这是可考的史料中最早把“灯”和“戏”二字连在一起的记载。灯戏因此而得名。这种民间小调因流行于四川北部山乡,所以称之为“川北灯戏”。灯戏在川北流传甚广,中心地带是阆中、苍溪、南部、盐亭、剑阁、昭化、江油、西充、南充、仪陇、巴中、广安等地。灯戏除多在春节、春种、中秋、秋收等传统节日演出以外,也在如清明、春社、秋社、建庙、迎神以及婚丧嫁娶等民俗典礼和祭礼上演出。 


川北灯戏《跳磴》

川北灯戏传统剧目有《回门》《请长年》《借亲配》《竹篮记》《李龙打店》《李达打更》《拔钉》《芦花记》《亲家母上轿》《赶隍会》《访友》《假报喜》等200余个,故事取材多以当地民俗生活为背景。其声腔分为正调(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等)和杂调(各类民歌、时调、小曲等)。表演形式分为以小剧目为主的天灯和集各种灯调歌舞表演的地灯。表演以丑、跩、笑为突出特点,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等多种手法和技艺。由于它生长于民间,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人生剪影,因而为山乡民众所喜爱。川北灯戏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川北剪纸共称川北戏曲的“四朵奇葩”。 
  2006年,川北灯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北灯戏《灵牌迷》


长按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