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怀念恩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良师难觅。幸运的是在学业和音乐中,我都遇见过。而我的二胡老师又显得更为特殊。他是我音乐的启蒙者,是我童年既温和又严苛的大叔,是一位作出的形象比喻、阐明的哲学道理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文化人。8岁时我去考四级,稚嫩的我却能熟练俏皮地演奏出我自己风格的《赛马》,让评委老师不禁问到:“你的老师是谁?”那一刻莫名的自豪感涌上心头,我望着评委老师告诉他我老师的名字:“王恩文。”

      老师走了整整十年了。

      小时候的琴谱在时间的无情冲刷以及我不懂爱惜的双重打压下面目全非,有的已经遗失,有的已经破损得缺胳膊少腿,甚至乐谱上的标记都已经看不清楚。可每一张乐谱的右上角,老师亲手写下的我的名字和日期,都那么清晰有力。每一位学生的乐谱,都是他将原手抄乐谱复印好,写下他们各自的名字,再交予学生的手中。这样的乐谱,现在恐怕是难寻的吧。老师对待音乐十分严谨细致,我亲眼见过,他对照着曲子的原谱,自己用二胡拉一句,揣摩沉吟,然后用2B铅笔在纸上认真写出这一句的简谱,再详细标记出所有的修饰音、强弱渐变、弓指法....这是凝聚老师心血的乐谱,而我竟到现在才懂得它们有多珍贵。

      老师实际上是个急性子的人,然而对待学生,他却极为耐心。新曲教学时,他甚至手把手一句句地教,虽然这种方式在今天的二胡教学中已不是特别提倡,但我感恩他的认真、用心、无悔地付出,让年幼的我培养出了对音乐的兴趣,也让我在面对一种陌生的乐器时不会慌张,因为我感觉到,老师会在我们的身边一直陪伴我们,即便走路不稳会摔倒,也大胆跨步,因为我相信,在我还没有摔倒时,老师已经把我扶住。老师深知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所以他连赞许,都给得个性化、不套路。他常夸我音准感觉好,虽然手小,二胡一个把位握不住,但手指的反应却非常灵敏。他给我的这种自信,陪伴我直到今天。

      老师是满肚子文化的人。他的桌上和床头,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摞摞书。音乐、历史、文学...每一本书,都已经被翻得书页发黄,但却没有任何一本书的书页有卷折,都平整干净如新。借出的书在归还时如有卷折,他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愠色,而是将书整理好,压在高高的一堆书的最下方,让它恢复平整。每每回忆到这一点,就会感慨老师真的是爱书之人。于是又会更仔细地爱护我手中的书。有人说,热爱知识与不爱惜书本并不矛盾。曾经我也认同。可当我看到我做了点评但却依然平整的书,我都是满心欢喜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视书中的知识如宝,他又怎会随意处置他的书呢?

      老师的生活是清贫的。学琴时,总是很多学生挤在他一间卧室加一间小客厅的家中。房子有些潮湿阴暗,空气中弥漫着不透风的气味。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简易的。布衣柜,老式木床,用得快腐的桌子,黑白电视机。即便如此,我们的课时费也很便宜。在他为生活所迫,急需用钱时,老师的选择依旧是,认真教好他的每一堂课。演出若得到津贴,他也不会私占,他说:“这是我学生的努力换来的,应当给他们。”

      回顾那段学二胡的记忆,心中总是有一丝愧疚。那个每周六因为睡懒觉10点才到老师家中的我,那个在家中练了20分钟就要撂挑子的我,那个在外婆家的后巷和学琴的小伙伴们沉迷于游戏而不情愿地被老师叫进去练琴的我。而无论我多么不用功,不努力,在老师的眼中,我似乎总是优等生,一个对音乐有感觉的孩子。那种鼓励与教导,让处在爱玩年纪的我,对学习不会有厌恶与排斥。

      这些天尝试去演奏初级的曲子。惊讶地发现,虽有生疏的地方,但疏通一遍后,手指就像有感知一般,不由自主地按下琴弦。可几年前我自己网上找谱自学的《女儿情》,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这正是应了我二胡老师说的那句话:“小时候学东西,如同石头上刻字,一辈子难以抹去;长大了学东西,如同沙子上画画,风一吹便没了。”他谆谆教导我们,要趁着年少的黄金时期多学习。可叹的是那时候我嘻嘻哈哈,觉得这是老夫子说的话,不足为奇。现在想来,老师用心良苦!话在耳旁,人却早已不在这世上,忍不住泪流满面!

     《忆江南》、《江河水》、《豫北叙事曲》...每拉一首曲子,脑海中总能浮现老师演奏它时候的样子。如果他还在,我多么希望我能把所学过的曲子都拉给他听。让他知道,水准虽然停滞不前了,但我已日臻老练。这么多年,我已不再是老师眼中那个稚气的小丸子,经历过挫折与困难,感知到人世间的真情冷暖,便更能理解音乐背后的厚重吧。

      老师走了,留下的不止是珍贵的琴谱,还有我无尽的思念。

      谨以此文,在清明时节祭奠我的二胡老师王恩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