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关于洞箫制作入门之我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合格的洞箫制作师,大致要经历三个成长阶段:摸索、入门、精研。这也是从初级走向中级、高级的不断自我完善过程。

摸索是每个初学者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多数人止步于这个阶段。因为,一开始很容易进入盲区,往往会遭受很多的挫败。这时,若有缘得到高人的指点,则有可能避免走弯路,不断地向更深的领域挺进。或者,你有很好的悟性,能够参透遇到的许多难题,也可以一步步接近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入门是制作的第二阶段,衡量是否入门的标准是看其能否运用所掌握的调音技术,有效地处理制作中的各种问题。比如音准的问题,八度的问题,共鸣与音色的问题等等。尤其的南箫的制作,管径大多不规则,经常会出现音孔定位不准确、八度偏宽、音色单一、共鸣不充分等问题。在制作的第一阶段,多数人面对这些问题,往往不知道调整的方向,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操作手法也比较单一,大多运用修调吹口、音孔的办法来改善音准,但往往顾此失彼。而进入第二阶段,经过长时期的摸索和积累,已经掌握了调音的技术和原理,能够全面综合平衡音准、音色、音压、共鸣等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有效的修调、处理。第二阶段,操作手法更为全面,除了吹口及音孔的修调,更多的是注重内径的处理。在内径的处理上,也可以运用加法(定点补土)和减法(定点打磨)两种方式得到理想的内径曲线,从而获得完美的音准、音色。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阶段精研细磨,不断追求高标准、高品质的作品,达到具有个性特征的完美的境界。这个阶段追求的是完美和创新,对于洞箫的研发和制作有着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其作品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或追捧,每一细节的变革也得到众人的普遍关注。


        这三个阶段的人群分布呈宝塔型,不客气的说,众多的洞箫制作人包括DIY爱好者和许多在市场打拼多年的专业制作商都处于第一阶段。而真正已经入门、分布在第二阶段,能够运用调音原理和技术,制作出音准、音色、音压、共鸣都合乎标准洞箫的制作人并不多见。很遗憾,时下很多制作人因为追求利润,更多的是关注产量而不是产品的内在品质,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产品进行细致的打磨调理。也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调音的理论和手段,凭借传统的技术和方法也足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因为,购买的人群95%以上是初学者,他们对于洞箫的鉴别力几乎为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刚刚接触洞箫制作的朋友,只是刚学会通管开孔,音程关系、制作原理尚不明了,也一头扎进市场,开起了网店,将自己的“作品”以几百数千元的高价卖出。这种现象,时下并不鲜见。其后果是搅乱了洞箫市场,损毁了洞箫形象,使众多箫友们失去了信心。

 

        真正在用心做箫、不断追求创新和完美的制作大师只有寥寥数人。他们才是令人敬佩的。也许他们的作品价格不菲,但他们的确在积极推动洞箫----这个古老中国乐器的发展。


作者:聂志强—南浦飞云

江西省箫文化学会名誉会长



/

只闻梵音,不谈悲喜,吹箫弄琴


更多精彩阅读:

《梅花三弄》与江西

《箫谱》第二辑新书预售

《箫谱第二辑》新书简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