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手艺是文明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是用劳作记录的历史!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寻找手艺》的纪录片导演张景,为了拍下中国快要消失的手艺,不惜卖掉北漂20年才买下的房子,带着团队去全国各地寻访手艺人......没想到,这部记录下144项传统手艺,花费两年没日没夜剪成的片子,居然被定义为一部“非典型”的纪录片,一经完成就被二十多家电视台拒播。


 


原因很简单:片子太土了!摄影、录音、音乐、整体风格等,都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难以切合“正规”的纪录片操作模式。


然而,令张景自己都没有预想过的是,这部片子会意外地在B站爆红。10天里点击量超过7万,在豆瓣也得到了8.7的高分。


 


现实在张景的身上形成了奇异的反差,一方面,因为《寻找手艺》的走红,他被年轻的网民们奉若圭臬,这部纪录片被众多自媒体赞赏,豆瓣评分8.7;另一方面,这部卖掉他北漂20年才买下的房子产出的作品,仅仅获得了4万元的播出费和4000元讲座费。而因为长时间地消耗在这部片子上,张景说,现在家里的生活状态有赖于妻子自制的牛肉酱,“一天能赚一百多块。”父亲的退休金也是帮助他度过困境的一部分。但在2013年制作这部片子之前,张景的年收入在30到40万之间。


跟大部分纪录片不太一样,《寻找手艺》整体风格散漫而任性,张景几乎不记录那些光鲜亮丽的部分,所到之处是现代中国的边缘地带。但某种程度上,他在非常平常的细节中找到了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来把握中国。




如今,这些数字还在疯狂增长,

很多观众刷了一遍又一遍,

只为镜头下的人物太过朴实和温暖,

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匠心传承,

带着满满的诚意,甚至穿透人心。


 

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急着去追寻新的事物,

却忘记老祖宗的手艺有多么震撼和神奇,

这些默默无闻的民间手艺人,

不甘心不朽的文化从此就这么没落,

仍然坚守在自己的传承之路上,

既让人敬佩,又让人难过。


 编制腰带40余年的石大姐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

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

来传承一门慢节奏的民间手艺,

每个观众都能在他们的影像背后,

看到一种难以磨灭的匠人精神。


 

在拍摄傣族油纸伞的时候,

一位80岁的坎温老人,

让导演张景瞬间泪目:

老人用线固定伞骨架时

线断了8次,

他也就用干瘪的手与伞架搏斗了8次。


 

每失败一次,

老人就在搓线、系线、断线,

再搓线的过程中循环往复着,

摄影师何思庚说,

他想起了《老人与海》。


 

一把纸伞的制作过程,

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老人虽然早就熟稔于心,

但他的手脚终究不听使唤了。


 

 

令人惋惜的是,

就在今年2月份,片子还未上传到B站之前,

老人就撒手人寰了,

从此再也没有人靠着墙,

日复一日地做油纸伞了。


 

贵州麻江县白兴村,

张蜡四老大姐是枫香染的手艺人。

拍摄团队想买她的枫香染,

她拿出一大叠作品,

如数家珍地在客人面前介绍,

但最后还是因为舍不得,

一件也没有卖成。


 

贵州省的小黄村,

有两位擅长传统手艺造纸的侗族老人,

由于销路不畅,

他们决定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

这项造纸术也就彻底失传了。


 

当她们得知导演要将这门手艺记录下来,

两位老人像个孩子般乐不可支:

“就算人去不了北京,

名字到了北京也很好啊!”


网友看了深为感动,

纷纷在B站发起弹幕,“告诉”她们,

全国人民都收到了!


 

开放商要征地,

愿意以12套单元房来换取

他家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

但他不同意,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想让祖辈留下的房子和手艺,

在自己手里毁于一旦。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他仍然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成为新疆喀什制作土陶最后的守望者。


 

在山东泗水,

还有一位土陶的传承者刘新文,

他是泗水陶器的“末代传人”,

在周围几百户人家陆续放弃制作土陶后,

只剩下他一人还在继续。


 

 

导演说:

“ 他几乎是中国传统手艺和手艺人的一个缩影,

可是太悲凉了,看到他,

心里总会有一些没落的寒意。”

所以到了后期剪辑的时候,

他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把他的故事剪掉。


四川喜德县原来有一家当地最的漆器厂,

曾以制作色彩明丽彝族漆器而闻名,

但现在已经遗憾倒闭。


 

吉伍家族漆器的唯一女继承人——吉伍五各,

从小就对漆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漆器厂倒闭后,

意味着她的漆器之路也被迫终止,

吉伍五各只好在父亲的建议下当了老师,

但是只要有节假日,

她还是会把闲暇时间花在最爱的漆器上。



戈壁荒滩上,

一位名叫胡大拜尔地的老人,

只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放羊倌”,

但他擅长各种民族乐器,

会制作、演奏巴拉曼、热尔普、都塔尔等,

称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间艺术家。


 

“ 向北90公里无人,

向南8公里无人,

向西11公里无人,

唢呐的声音以胡大拜尔地为中心,

抚平整个戈壁滩。”

然而,因为他的儿子不愿意学做乐器,

他的音乐恐怕再无传人。



13岁开始刻经的江雍次仁,

已经刻了8年,

他来自西藏,如今才21岁。


 

他对摄制组说:

“刻的时候好好刻,慢慢刻,

对这个板子好一点嘛,

否则死的时候会害怕,

良心过意不去。”


 

很多手艺人的作品谈不上精致,

甚至有些古板和落后了,

但它们曾经是生活的必需,

手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在这之前,张景觉得自己卖掉房子,

破釜沉舟的勇气很不一般,

但看到这些手工艺人后,

所有的虚荣心都粉碎了。

他觉得很惭愧,

“ 再也不好意思提梦想这个词了。”


 

一开始,因为预算有限,

张景把原来搞IT的何思庚拉来做摄像,

连拍摄设备都是二手买来的。

喻攀原是一家客栈的经理,

但因为有“一颗狂野的心”,

主动来当录音师,

顺便还兼职寻找手艺人的任务。


 

一支如此“非专业”的团队,

就这样一路拍拍停停,

在126天里跨越23个省份,

寻访到199位手艺人,

记录了144项传统手艺。


喻攀在录麦穗的声音

4个月后,素材是有了,

可是剪辑工作从预想的三个月,

变成了两年,

光改稿子就近50遍,

后期配音达到10多遍。


“半路出家”的摄影师何思庚(左)与麦麦提克日木

成片出来后,因为没钱推广,

张景把片子送往各个电视台都惨遭拒绝,

他不禁开始反思,

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寻找手艺》纪录片导演张景

4月29日,《寻找手艺》终于被搬上B站,

想不到网友反响异常热烈,

一天之内就达到了一万多的点击量,

张景面对这一傲人的成绩,

终于释怀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

手艺人身上具备的传承精神,

是可以带给整个中国人的。

他们不以获取丰厚的利益为目的,

也从来不谈工匠精神,

真正推动他们走下去的,

是来自心底的那份热爱与信仰。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曾经记载了某种文明的手艺也在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也不能去勉强年轻人非要继承这些手艺,这需要岁月的沉淀,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专属的文明。


但这些手艺是文明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是用劳作记录的历史,至少我们要去记录它,保护它,传承它,让文明的火种可以一代代的延续下去!


『 end 






美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后天的自我修炼

Lida这儿包罗万象,但不落俗套

感性愤青一枚、但不暗黑偏激

这里有独辟蹊径的前言服饰资讯、原创设计分享

刁钻人事赏评、精彩手绘布艺等

期待参与你的美丽人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若你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_^!

微信号原文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lida艺术天空!


微信:lida艺术天空
微博:lida艺术天空
八卦一哈子时尚撒~~~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