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老李线上讲座《语文“教”与“学”的“道”与“术”》文字整理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闲篇儿不扯,下面进入正题,今天的讲座我凑合着拟了个名目:《语文“教”与“学”的“道”与“术”》。听着拗口,但顾名思义,今天我想从自我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来谈谈语文学科的道与术两个层面。讲“道”的部分也许显得枯燥,但恰恰是最核心的;讲“术”的部分都是大家关注的学习方法和应试策略,尽量讲干货。


“道”与“术”这样的名目,听着玄乎,但在我看来,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这两方面去审视。“道”是看不见的根底上的东西,以至简而驭繁;而“术”是道的演绎,是看得见的施之实用的方面。对于学习而言,简单地说,道是方向和意义层面的指向,是内功,这几年都在讲的“大语文”或者说人文培养,讲彻底了就应该是这个层面;而术则是实用和应考的伎俩,是招数,是广大家长和学生苦心追求锤炼的层面。


语文这个学科,是典型的内外兼修的学科。很多人长期有个概念,语文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无法短时间提高。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区分对待,语文素养和语文考试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前者是内功,需要长期积累,后者是综合呈现,在内功修为之外有很多招式可循,花架子总是能速成的。所以说,我们首先认为语文素养是个长远的修为,急不得躁不得,而语文应试有不少速成之法。


迫于众所周知的大势,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更多地是在讲“术”的层面的东西,这点本无可厚非。但即便是“术”,也有正枉之分:正术不离于道,是趋向于道的方便善巧;而枉术不及于道,是在“有用”的表相中自我消耗。



五年前我回乡创办学堂,取名“苏湖”,便有这层考虑。北宋初年,胡安定先生在苏州、湖州两地办学,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后来北宋太学以苏湖两地办学思路为法,世称“苏湖教法”。而“苏湖教法”的核心主张就在于四个字:明体达用。“体”就是道,“用”即是术。体用不二,讲得真是好。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寻找到意义和方向,同时让这种意义和方向化作一种坚实的力量,在打发世俗考核层面,以简驭繁,不离根本,是我的一点初衷。




下面,我先来谈谈语文这个学科追求的是怎样一种“道”,或者说意义。


《论语》里孔夫子的一句话讲得真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以为这句话某种程度上道出了语文学科的意义。我来分别说说。


志于道”是方向层面的,甲骨文中的“道”字即是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是个何去何从的问题。人生一世,何去何从是最根底上的问题,可以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但其实一生的路途都被这个问题牵引着。



所以,我们从书上看到,过去一流的读书人定然是以“求道”为毕生志业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在回忆起自己的过往时,曾经想过,这个何去何从的问题是何时在脑中萌芽的,记忆中所找到的蛛丝马迹是大约小学三年级时,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上,如今还能想到那个画面。


当时,我们的教室在一楼,而我的座位靠窗,完成作业后便对着窗外发呆,操场上有两株大雪松,看着这两棵树,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让我伤感不已,甚至是绝望。这个想法就是“我会死的”。



这一点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但其实从来没有去“思议”过,知道和思议是两码事。那天的契机,我开始思议这个问题,我想有一天我死了,但这两棵树也许还在,这个校园也许还在,可能还会有人坐在我坐过的地方听课或做些别的,而这一切我都不知道了,都与我无关了。这种想法太教人绝望了,死亡本身不可怕,但一个人孤独死亡,这个你曾经熟悉的世界却还若无其事地红尘滚滚下去就很可怕了。


后来长大读到陶渊明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读到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读到归有光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平静而苍凉的句子时,每次都哽咽难言,而我也逐渐相信人生的底色既非大喜,亦非大悲,而是“微凉”。既然死亡是无可避免的,那么生活的意义就值得追索了。



后来这个问题一直若隐若现地困扰着我,到了高中,智识的成长和荷尔蒙分泌的过旺,让这种思索变得激烈起来。我的方法是不停地读书,在前人身上去找答案,每天写日记,留出时间来真诚地与自己对话。至少就现在看来,这样的方法似乎是有效的。高中三年,读了很多所谓的“闲书”,现在每每想起蜷缩在宿舍卫生间里,在洗漱池上架块木板读书的日子,总还是温暖得如在目前。也就是那段阅读经验,让我读了大量与北大有关或者本身就是北大人写的东西,去北大读书的念头也越来越笃定,我以为在那所被称为“燕园”的园子里可以找到我的答案,至少能遇到跟我一样在找答案的人。


高考后如愿上了北大,念了哲学系。念了哲学系后才发现,原来哲学系是不负责教给你这样的答案的,或者说想要的答案根本不是能“教”的。但是,哲学系的经历让我有了思维基础训练,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古代思想,尤其是先秦思想,让我隐约看到了“安身立命”四个字。为了继续深究中国古代思想,后来我转读了中文系,选择的是古典文献专业,重点研究先秦文献,进行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比对阅读。大学毕业时,没有如父母和老师期许的继续老老实实做学问,而选择了做个体制外闲散教书匠,有很多的偶然,却也有性格中散漫或曰“痞性”的必然。长兴是个小地方,五年前回乡办学伊始所面对的周围的不解、质疑甚或是调侃,让我更加去深思人应当如何处理“内”与“外”的问题。这个时代,整体氛围太喧嚣,惯以统一价值观来约束人,怎样守住内心的静气和力量,就成了一个太过重要的问题。所以,有时候我总是说,家长的“定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这些我自己成长的经历,让我在面对孩子时,总是想到,其实这么小的孩子也已经开始有微妙不可言的“思议”了,其实很多念头和性格及审美趋向在高中几乎成型了,所以,我常常试图去捕捉孩子成长中的那丝看不见的“暗线”,那是潜藏的力量所在。记得差不多三年前,我给苏湖学堂长兴校区的孩子讲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西铭》,读到最后一句“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时,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四年级小男孩忽然默默掉下眼泪,我问他为何,他哽咽着说不知道,就是觉得想哭,也不是难受。那一幕让我仿佛看到了三年级坐在窗口发呆的自己。也许,于我而言,这便是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教学相长”这句话的真谛。极致的教学过程应当是生命体验的对话,知识只是载体,抛开生命体验的知识是冷冰冰的。


所以,刚才讲的就是“志于道”,是我以为的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意义。其次是“据于德”。关于“德”这个字,我们现在总是有误解,想到的总是道德。其实在考古出土的楚简当中,德字有一种写法,上面是“直”字,下面一个“心”字,直心曰“德”。这就通了。所谓有德之人,是能够发现自己“直心”的人,直心就是人内心最根底本来的面目,古人叫“赤子之心”,老子说“能如婴儿乎”,庄子说“坐忘”,孔子说“反求诸己”,孟子说“四端”,王守仁说“致良知”,佛家说“自性”,都有这层影子。所以,这是教会人要向内求。一个人能够培养起静气,从而抽丝剥茧地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想法,并在与外在的事物交接时,时时以这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想法去鼓舞或约束行动,这就具备了人所能具备的最大的力量。


再次说说“依于仁”。“仁”是儒家一贯主张的品质,道家是反对仁的。为什么?因为“仁”这种品质是着眼于人要群居,要处于群体社会中自处而来的,而巍巍大道家是“徘徊乎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何有之乡,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道家的视域直接就是“天地精神”,超越了简单的社会层面,当然不讲“仁”。儒家讲的“仁”有两层意思,我们不妨抖个机灵,把“仁”字拆开来理解这两层意思。一层是“二”“人”——看着“二”一点的人,比较容易有仁德,孔老头子讲“刚毅木讷谓之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这个道理,仁德之人是宽厚不争,大智若愚,有容乃大的,像大地一样;第二层是两个人——你不是一个人,因为与人相处,所以才需要仁德,“仁者爱人”“恻隐之心”都是这个意思,正因为我们不是离群索居、孑孓独立的,所以我们需要与外界的相处之道,需要推己及人。


最后讲讲“游于艺”。这里的“艺”不光是艺术,而是审美情趣的积淀,“游”字太妙了,没有了“游”的心态和空间,是出不了审美与趣味的。看到很多学生学了一堆五花八门的特长,拿着一堆名目各异的证书,却叫苦不迭时,我总是想起这句话。有厚度的生命是需要闲暇的,没有了闲暇人就容易被“外化”,或者说“异化”,不容易找到自己。这个时代行色匆匆,似乎容不得闲暇。现实越是如此,从小培养起心境层面的闲暇就越是必要,这是“自留地”。每日汲汲于世务,连心境也不得闲暇,那就真的要枯萎了。


上面四个层面,就是我所认为的语文学科所应承担的“”,或者叫意义。至少就目前我们的学校学科设置而言,的确是语文学科最有可能承担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功能——寻找意义,反躬自省,宽厚处世,守住闲暇。



下面请容许我不得不换一副功利而老谋深算的面具,讲讲“术”的层面。


这两年在杭州的办学经历,让我在这点上有更深的思考。杭州的孩子相比长兴,在闲暇和“游”的心境上会有天然的不足,所以在文学感知和思想趣味基础上起点其实不高,不过也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学习能力强,自主学习主动性好,家长的重视和配合程度高。文学和思想很多时候是基于五谷杂粮的“野”,但也一定脱不了持之以恒的系统性训练。


下面我将从语文学习的次第,语文的核心能力,语文的应试和语文改革趋势四个层面来简略讲讲语文的“术”的问题。


我们不妨先来谈谈语文学习的次第问题。在我看来,理想的语文教学是层次分明的:基础知识积累,应试技巧,运用能力提升,文学和审美素养,思想意识。在我的自主讲课意识中,第一层次是不专门讲的,第二第三部分有专题讲,但是是末技,而且并不那么困难,最后两部分是最乐意讲的。当然,过于专注后面两部分,自然就容易出现接收和次第上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授课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让文学性和技法性多凸显,思想性不刻意追求,还是润物细无声为主。



语文教学是依托于文本材料展开的,在一篇文本里,内容信息、文学技法和思想是有机组合的。而文本材料本身,又决定了在解读上的偏向性会各不相同。以我自己编写的《古董今才》教程卷下为例:文言文部分,《渔父》《桃花源记》《鱼,我所欲也》和《圬者王承福传》诸篇侧重思想性解读,《项脊轩志》《高粱桥游记》《洞箫徐五》《陌上桑》诸篇偏重文学性解读;现代文部分,《青年的选择》《定和是个音乐迷》《读<伊索寓言>》《差不多先生传》重思想性,而《中国的日夜》《有关庙的回忆》《北平的四季》《我的母亲》《十八岁出门远行》几篇重在文学性。


所以在语文教学上,很大的注意力应当放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不同层次的解读以及阅读者和写作者角度的切换几个方面。


就语文而言,能力层面我认为有四个核心,括号里的是关键词:



阅读(趣味、习惯、转化)

总有不少家长要我推荐“有用的”书,我时常勉为其难,但其实,有用是个伪命题,因为到底是对增长知识面有用,是对写作有用,是对考试有用,还是对培养审美趣味有用,等等。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是先考虑“有趣”吧,有用而读不下去的书除了伤害阅读趣味之外,实在没有太大的用处。“有趣”的标准就因人而异了,对孩子趣味的了解与引导是前提。


接下来是习惯,阅读不应该是一时的激情澎湃,囫囵吞枣,而是树立起习惯,把阅读列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去树立阅读的方法,比如如何粗读、精读,如何做笔记,下次有机会的话,我愿意与大家专门分享一下怎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老李现身说法:我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最后是转化,把阅读的积累转化成素养,可以是思维方法上的提升,可以是写作实践中的提升,但是,一定要转化。比方说,常有家长问“以读促写”是否有效。我只能说普通的阅读是不可能达到促进写作的作用的,至少收效甚微。因为平时的自发阅读,往往是站在阅读者的角度进行的,这时你的关注点在书的情节内容、事件信息、人物命运、情绪心境等等;而对写作有促进的阅读常常需要我们以写作者的视角去阅读,你会关注文章的条理结构,详略安排,处理技法,抒情模式等等。而这种写作者视角,是需要老师提供一些维度的。



写作(习惯、生动)

提高写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写作变成一种习惯,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我妈妈的引导下开始记日记,差不多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在读书时旁置一本笔记本记笔记。这些习惯保留至今,受益无穷。在引导孩子养成写作习惯时,一定不能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硬性要求。写作的本质是记录见闻和表达情思,我们不能脱离了这个初衷。其实,就孩子的天性而言,绝大多数孩子是有记录和表达的欲望的,只是被任务性和命题性教学戕害了这种天性,所以可以让孩子记日记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一天最有感触的见闻寥寥数语记录下来即可,这不惟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长久看来,可以引导孩子生活有条理,习惯自我反思等。


在记录和表达的基础上,从小学来讲,进阶的能力就是怎样生动地表达。很多家长告诉我孩子就是不喜欢写作,每次完成作文都是敷衍应付凑字数。这个问题固然一方面是孩子的惰性使然,因为很多孩子愿意说,但不愿意动笔。但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跟我们所认可的写作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似乎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从内容到形式,写作都是有规矩的,这种束缚就很要命。有时,家长会拿来孩子参加比赛的作文要我修改,我一看题目,什么“五水共治”“和谐社会”“法制”之类的题目,你让孩子怎么有表达欲,违背了天性嘛。我有一个课例跟大家分享,因为我脸上有个疤,小时候调皮摔的,就总有学生跑来缠着我问“老李,你的伤疤怎么来的”,于是我索性卖了个关子,布置了一篇作文《老李的疤》,要求很简单,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老李的疤是怎么来的,注意要有具体的情节,而且想象的情节要能够符合老李的疤的形状。结果娃儿们沸腾了,那次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想象力尤其丰富,后面来得及我找两篇课堂例文给大家看,一个二年级小女孩甚至一口气写了一千多字,她爸爸后来告诉我回去后孩子还在接着写续集。这种写作动力从何而来?就是趣味,孩子觉得这种写作跟现实中活生生的一个“老李”发生了关系,他们觉得自己发挥的想象力是在编排老师,这就很有趣。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首先得给他们一些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基础的写作技巧,在小学阶段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场面、细节,这些描写怎么运用,是课上要提前传授给他们的。

《老李脸上的疤》——课堂作业展(五)


文言文(方法、语感、趣味)

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大的脱节就是在文言文上。很多小学生到了六年级,文言文的底子依旧很差。我最初讲学时,从三年级起就开始带着学生读《世说新语》《笑林广记》一类有趣的短篇,当时有很多家长担心,说李老师,这些文言文我们读上去都有困难,孩子能接受吗?其实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或者说,我们对教学方法缺乏信心。事实证明,孩子学得不亦乐乎,有一位姓费的小男孩,对古文产生兴趣后,回去找《史记》《山海经》《东周列国志》一类书读了起来,每周到学堂就抓着我聊古书的内容。现在常有学校邀我去做讲座,我总能很有底气地吹牛,我们苏湖学堂学过两年以上古文的学生,古文底子绝对不输一般初中生。为什么?因为学古文是有方法的。我给学生总结了“阅读五法”和“翻译五法”,非常简便,却实用,接下来就是反复用这个方法去读就是了。但先给出这个方法很关键,手上有了工具,才有底气,才知道摸索着从哪儿下手。摸着石头过河,总得先给几块石头吧。


第二是语感。这一点上熟读就很重要了,用方法疏通完大义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当然能背最好。熟读或背诵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我会背很多古文了,或者我记忆力多好,而在于读到后来,你发现读古文不别扭了,一句话这么讲下来你不需要推敲琢磨,而是觉得很自然顺畅,这就是所谓的语感。


第三是趣味。文本材料的选择,讲解的方式以及对古人生活的引入很重要。要让学生感觉到古人的世界其实离我们很近,而且常常比我们有趣鲜活,他就愿意去了解探究,生起亲近感。



文学(视野、想象力)

首先说说视野,我们要努力带着孩子读第一流的文学作品,这才可能有格调和审美趣味,所以材料的选择是很审慎的。同时,尽可能要选择那些可模仿性强的作品,让孩子能够切实地转换为写作者视角去阅读文学作品。


其次是想象力。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文学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我曾经做过一堂诗歌课的教学实验,待会儿把课堂内容附上来供大家参考。首先通过对几首诗的阅读讲解,让孩子慢慢总结出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比如节奏、想象力、传情达意等。在对诗歌语言有了这些基本了解之后,我开始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起来。比如随便指一样东西,让他们充分发挥联想,说出脑子里蹦出来的话。我指着课桌,学生就说出了这么天马行空的句子“课桌张大了嘴,要吞下我的书本,和我的脑袋”,也出现了这么萌萌哒的句子“课桌呀课桌,我瞪着你,你也瞪着我。我用手打你,你却还不了手”,这不是文学语言是什么?当学生已经对自己的想象力有了自信之后,我便给他们列出了几组看似毫不相关的词语,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词句用诗歌的语言联系起来,于是出现了很多妙作。从那堂课之后,很多孩子开始喜欢上写诗,用诗歌语言去描摹见闻和抒发情感,而这种锻炼对于写作自信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这儿有一个叫孙瑜的孩子,平时极爱写诗,他的爸爸是我的初中老师,告诉我这两年小家伙已经在各类文学比赛当中拿了六七个一等奖了。这就是良性循环,或者说所谓文学天赋的挖掘。

《组诗》——课堂作业展(四)



就我们的课程设计而言,第一方面注重的是语文的内功。就内功而言,人文素养、知识视野、思维方式、胸襟情怀等皆是。所以课程设置上我们也偏重这些方面,所选的材料都按一定主题编排,以便具备系统性和深刻性,在对材料的挖掘上,也倾向于从视野和思维两点上进行,浸润进材料所属的背景和人性。强调由材料而牵连起来的历史认知和自我内省。比如说,我们曾经讲过《隐士》一讲,所籍的材料是苏轼的《方山子传》和一篇当代人寻访终南山的见闻纪要,借着这两则材料,我们会一点点从古今隐士模式挖掘到隐士心理以及不同类型的隐士,并进一步结合中国近代史以来几次“回归农村”的运动, 通过这样的梳理,对于隐士这样一个文化现象,学生就具备了一种较系统的认知。这时候思考就要凸显出来了,我们抛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即这几年在徽州黟县由几位知识分子发起的“碧山运动”,通过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的讨论与关怀,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这一点很必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推荐一些补充阅读物, 给有兴趣和余力的学生自我拓展,比方说美国汉学家BILL BORDEN 的《空谷幽兰》,以便学生可以进行进一步探索。


然后是语文的应试。语文的应试其实就招式层面是不难的。从考察方面来讲,无非是这么几块: 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和写作。基础知识部分没什么技巧性的东西,主要是对知识库的选择和记忆方法的树立。先说说丢分的一个重头,现代文阅读部分。


从理论上讲,现代文阅读题丢分无非三种可能:不懂材料,不懂题干和不懂表达。其中,不懂材料的情形很少出现,也就是说考试当中阅读材料的难度通常是控制在绝大部分学生了解的范围内的,而不懂表达的情形主要是靠写作与逻辑训练来完成的。所以大部分时候,问题出现在不懂题干上。具体来说,很多学生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时并不明确地清楚每个题目的指向是什么,当然不用提从哪些角度去回答,这种模糊会导致得分也很“模糊”,运气好的时候很少丢分,运气不好的时候丢分严重。这就使得现代文阅读得分没有稳定性。所以,从题干上下功夫是最有必要也是效果最立竿见影的。


比如说,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题干术语:表达效果,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生一看就晕了,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这些题干的具体指向,连蒙带猜,但经常到不了采分点,怎么可能拿分呢?


其实每一个题干术语,都对应着严格的答题角度,这就是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和思路,有了这样的意识,无非是根据阅读材料进行答题语言的组织了。下面我会举一些例子,大家可以对照着想想。



比如表达效果,一般会分为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和划线句的表达效果,分值安排上通常是两分或者三分。完整的解答应该从内容、结构、中心三个角度,内容上就是直观地写出了什么什么,结构上是整体结构安排上考虑中心上就是主题层面。个别题目只需从内容、中心两个角度答题即可。内容上只需概括写出的内容, 如果有表达技巧也需要指出,中心上指出主题也不难,结构上会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范围,基本上不超出这么几种:总起全文或是引出下文;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升华主题;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曲折丰富;为下文作铺垫;给文章设置悬念;点题。做题时只需一一对应。而且,当你掌握了“表达效果”这类问法的答题角度,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也是触类旁通的,比如说问你这么写的“好处”,或者“为什么”这么写等等,实际上问的都是表达效果。


阅读题的答题语言组织好不好,在我看来并不是表达能力的问题,而往往根植于这么两点: 一是缺乏语言表达的角度,有了角度,自然就会填内容了,要不然就容易流之散乱;二是缺乏逻辑分析的习惯,很多问题,通过逻辑分析才能明白究竟怎么组织语言回答。


比如说,一些现代文阅读题会问你,文中“A”一词能否换成“B”一词,为什么?

回答这类题目逻辑一分析就很明确了。假如我们把这篇文章的语境称作 C, 那么转换为逻辑语言,题目无非问你 A 和 B 哪个更适应 C。那么回答时,只需要三步:A 指的是什么,B 指的是什么,C 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问题就讲清了。



而就写作问题来看,写作最怕单纯通过积累好词好句的方式,好词好句就像是树上的枝叶,长在树上看着很美,积累下来就容易枯萎。最重要的是从根上注入活力,一是文章的结构意识的培养,二是写作主题视野的拓宽,三是写作素材的系统化积累。


讲到古文写作,想起差不多十年前,还在念大学时,用古文替朋友的茶厂写了篇介绍紫笋茶的《大唐贡茶赞》,后来流传开来,被央视介绍紫笋茶的节目里当做了古人的文章。可以分享给娃儿们看看。


吴兴故郡,钱王旧处。东临震泽,南望天目。斯有桃源,名曰顾渚。绝凡尘,生嘉木。抟雨霖,涌甘泉,灿若金沙;聚精气,发茗茶,状似紫笋。漫轻雾以氤氲,承重露而沃若。银瓶玉瓮,登帝王之筵席;墨书黄篇,列茶经之卷端。其色黄绿而吐紫,目之而如茵;其香净雅而涤烦,嗅之以清心;其味馥郁而甘醇,啜之则生津。古人云:酒类侠,茶类隐。故凡一盏茗茶相伴,虽居尘嚣而不乏隐逸气,即处陋室犹复增高士志。僧隐嗜喫茶论禅,文士亦喜品茗吟弄。是以前有陆鸿渐、僧皎然推紫笋为草魁;后则苏东坡、陆放翁称紫笋为极品。宴乐小聚,则煎香烹雪,鼓琴歌诗;自处闲居,便焙茶煮水,沐手焚香。酬朋而博雅,独啜以悟道,皆人生至乐也。故赞曰:养性怡神,正在紫笋;人生清苦,谁能及汝。


我们接着来讲写作问题。经常有个误区,认为单纯大量阅读就可以提高写作。其实这是没道理的,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一些成人朋友就知道了,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你真让他自个儿动动笔未必写得精彩。写作一定是需要写作实践培养起来的写作意识来提高的。平时日记或随笔的习惯会非常有效。



写作早期训练中一定是强调趣味性的,表达的欲望很重要;其次是视野,不论是思考的问题还是可驾驭的材料,当你有了表达欲望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被调动起来;再次才是表达的技巧,技巧一说其实都很简单,但对于一个缺乏实践积累的人来说,技巧等于空说。


写作和表达欲是建立在对生活观察和阅读思维乐趣上的。一个没有生趣的人是断难有表达欲的。从生活上来讲,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并进行想象是很有效的, 比如说我在桥头看到一个老大爷,他靠在桥头拉着二胡,拉得很不错,面前放着一个碗,里面零星有些钱,老大爷不同于一般的乞讨者,穿着干净,也不见跟行人求乞。这就是我观察到的内容,但生活中往往一视而过,如果付诸想象,趣味就来了。比如说老大爷以前是做什么的,他为什么在这里乞讨,他为什么穿着整洁,他为什么选在这座桥上,等等。这是生活化教学法。


我们针对阅读趣味特别浓厚的孩子,还可以启用书卷味更重的教学法,我把它称为亦步亦趋法


亦步亦趋法的第一种


可以针对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进行模仿训练,起初是好玩,比如说模仿鲁迅,表达伤心就说“我的内心大底是要灰暗且沉闷下去了的”,模仿钱钟书,则可能成了“伤心这种情绪有时就像爱情,不知怎么它就产生了, 而当你不再念它,它也就淡泊下去,以至于无了”,而模仿张爱玲,则可能成了“伤心就像西洋镜里的画片儿,你不去看它时,它就兀自在那转啊转;凑近了一看,你就被牵引住无法自拔了”。这样的训练对视野的拓宽和文风的锤炼都是很有效的,而且有趣味,有种 cosplay 的快感。


亦步亦趋法的第二种


是针对写作题目。可以针对大作家写过的题,自己进行再写作。这是很好玩的,而且可以促使你去揣摩原文及收集素材。


其实从单纯的技巧来说,总分总的结构训练也好,还是七大描写的技巧训练也好,都是有必要的, 但方法很重要。

很多学生小学进入初中后出问题的就是古文和写作两项。古文是小学过于淡漠,初中难度瞬间提高。写作时因为考察的侧重点转变,对人文内涵的要求又显著提高。


也有很多孩子每拿到作文题目,就抱怨没有内容可写。也就是说缺乏阅历带来的写作贫乏。其实很多时候,好的阅读经验可以弥补经验的不足。当年钱钟书先生就说过,其实人不需要去经历那么多才能写作,生活中的东西,大多在书上都能读到。李敖也说过,从来没到过北京法源寺,却能把《北京法源寺》写得活灵活现。文学家就是干这个的。



接下来重点讲讲文言文的问题。学习古文,特别需要的就是浸润进古人的语境和情境。感觉很重要。古今中西心理之攸同,是我们学习很多东西的一个立论前提。


知识考察上而言,中考范围无非一百多个实词加十几个虚词。

从两个角度来说吧:第一,生字生词的畏难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趣味与信心, 但是反过来说,学习古文一开始不要太过着眼于生字生词的执着,因为那会遮盖掉文章中原本的思想内涵和行文趣味,鼓励孩子蒙或跳,培养整体感,因内容而忽视字词上的难度,慢慢地,当学生对内容的趣味性提起来后,不用你说他也会自个儿翻着字典求甚解了。第二,传授给学生推断生字、生词的方法,这里我有一系列方法,待一一道来。


推断字词,通常这么几个方法:一是组词(或成语)法,二是字形推断法,三是上下文推断法。都很有效。


组词法的可行性在于,尽管古文和现代文在意义上有很大差别,但是现代文义是从古文演进而来的,所以当遇到一个字而不解其义时,完全可以通过组几个带这个字的词语或成语,来看看这个字在词语或成语中是何意义,它在古文中也往往会有什么意义。


比如说,“”这个字。一时间要学生说出在古文中有哪几个意义显然是困难的,但可以组词语成语推断。

兵临城下,是到达;居高临下,是面对;大难临头,是靠近。其实,临字在古文里最主要的就是面对,靠近,到达三个意思。非常好记,是一个渐近的过程。


再如字形推断法,这要分为两类,初级法是利用汉字的基本元素、部首等推测;高级法需要掌握一部分常见汉字古字形,所以苏湖学堂以往的假期都开有《说文解字》课程,讲解汉字源流和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增进孩子对于汉字的直观认知。


比如说,“”字,我们现在是长度单位,但是古文中有“手腕”的意思,从古文字形来看,就是画了一个手,在手腕的部分点了一点表示指示。

比方说,“”字。古文中有一项意思就是腊肉。这就需要看一下这个字的繁体字形式“脩”。是明明白白有“月”(念 rou) 字旁的,代表的就是肉的意思。论语中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这个意思。


一切东西都是有因循有根据的,学习过程当中注意把握来龙去脉,探因求果是很重要的方法。也会逐渐培养孩子探求本质的思维方式,和一切皆可有解的信心。



最后还要说说中考当中的古诗词鉴赏题型。其实,古诗词鉴赏的训练与现代文阅读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学生会反映看不懂古诗词,其实看不懂是个假象,是因为你没有看懂的钥匙或者说角度,所以说角度很重要,老师不能替代学生思考,但是可以提供角度引导。比如,任何一首古诗词几乎都逃不开意象、表达技巧、画面、氛围、思想感情、意境这么几点, 这些就是角度,把这些概念明确化了,也就容易着手了。


一讲到方法的层面,东西就多了。今天点到即止。


春季班课堂作文展(一)

《冬天》——课堂作文展

《小城故事》——课堂作文展(三)

《扎彩铺子》——课堂作文展(一)

《角落》——课堂作文展(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